“天临四年,知网被查。”
最近正值各大高校毕业生论文查重的好时候,每年的这个节骨眼儿,都是演员翟天临收获新一波黑粉的时候。别人的黑粉是一批一批的,只有翟天临的黑粉是一届一届的。
年2月8日,名声正盛的翟天临刚刚喜获博士学位,谁承想,在这天的直播中,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让他与网友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此后各大高校针对论文查重环节设置了重重关卡,大幅度提高查重标准,让广大毕业们生苦不堪言,因此,每年六月对翟天临的怒骂,也便成了毕业生们的保留节目。
然而,翟天临大概做梦都想不到,有朝一日能看到对他来说有如前世冤家的知网吃瘪,甚至对于知网的遭遇,网友们堪称弹冠相庆,欢喜到如同过年。
有人调侃道:“‘知网是个什么东西’!翟天临当年最大的失误,大概是用错了语气。”
那么,知网到底做了什么激起民愤的事情,才能使得自己的名声臭到如此地步呢?
真要弄清这个问题,那可真是说来话长了……
一
很长一段时间里,知网是学术圈公认的论文最全、体量最大的学术性网站。可以说,包括很多学术大牛在内的人士,知网是做学术必不可少的一个存在。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知网其实是一家私营企业,全称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为外国法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其经营目标是在数字出版、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领域成为世界一流的资源、技术供应商和知识服务企业。
按理说,这样的网站造福学术界,本该得到知识分子的交口称赞。然而,最近几年的新闻中,却不乏有关知网的负面消息。
年,随着赵德馨教授状告知网赢得70余万赔偿的消息传出,知网的口碑坏到无以复加。充斥全网的,是对知网的讨伐与谩骂。
事实上,对知网的不满早在之前几年中就暗暗蓄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网走到如今这一步,其实早有迹可循。
如今的不少谩骂中,知网被冠以“流氓”、“无耻”的前缀,这让不知情者感到惊讶万分,但对于经常使用知网的群体来说,这个形容却意外的贴切。
有学子现身说法解释道,在知网,不管是作者亦或者下载论文的人,使用网站的体验都不甚好。
作为作者,在知网上传一篇文章,仅能拿到元的酬劳,而读者每下载一篇论文,就需要向知网支付7元,如果下载的是博士论文,则需要25元。
以知网用户的体量,仅仅是这一个规则,已经能为其带来不小的收益。
但这还不算完,每个用户想要下载论文,必须先向账户充值50元人民币,无论你是只想下载一篇还是下载一百篇,区别只在于后者需要继续充值,这无疑拉高了知网的下载门槛。
此外,知网的查重费用更是世人皆知的高,很多毕业生在千辛万苦写完论文之后,每查一次重,都要花费几百元,如果查重率不符合要求,那么学生们就得面临数次查重,费用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难怪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天下苦知网久矣”。
促使知网如此作为,并使它有恃无恐的,无非是它占据学术性网站的垄断地位,可难道说,就因为这一点,国内高校师生以及学术群体就逆来顺受吗?
当然不全是。
二
由于知网的费用高到离谱,所以一度引发了部分高校的不满,甚至有高校一怒之下停用了知网。
这里解释一下,很多高校为了方便学校师生使用知网查找资料,会以学校名义向知网交钱,这样,在校园网的范围内,师生们是可以免费使用知网的。
在众多弃用知网的高校中,武汉理工大学的声明最为出圈,也最让学生群体感到解气。
年,武汉理工大学发表声明,称由于近些年知网收费的涨幅已经引起了众多高校的公愤,学校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为了维护广大学子们的利益,与知网方面进行了一场堪称艰难的谈判。
最终,武汉理工大学与知网的谈判以失败告终,并决定与知网停止合作。
武汉理工大学的做法完全值得理解,据校方称,近些年CNKI公司(知网)对他们的报价涨幅每年都在10%以上,特别是在年,涨幅高达24.36%,从年到年的涨幅更是达到了.86%。
不止是武汉理工大学一家起来反抗,除它之外,南京师范大学、集美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等高校均发表过类似的通知。
有资料显示,从年至年的十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均为知网涨幅过高。
有媒体注意到,4月14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