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是学生时代最后一次作业。几年的心血凝聚在这一篇论文里,是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结果,也给那些年的时光一个最好的交代。受到疫情因影响,今年毕业生们的论文进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学位论文答辩工作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疫情时期的毕业答辩更显意义非凡。如何实现大规模线上答辩的可行性,做到线上线下效果相同?这些问题一直都是这个学期以来,积压在老师和毕业生们心上的头等大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夏天的答辩工作,看看在幕后默默付出的老师们如何“过五关、斩六将”,为特殊的毕业季保驾护航。
经济学院在线毕业答辩
外国语学院视频答辩现场
城市与环境学院视频答辩合影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现场答辩合影
历时三月,敲定方案
2月,冰封的未名湖水开始融化,毕业生们本应开启学生时代最后一个春夏,无论是忙碌地修改毕业论文,还是约上好友一同拍毕业照,都是往日的校园里最稀松平常又美好的事情。
然而,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开学遥遥无期,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成为毕业生和老师的难题。为了降低疫情对学生深造和就业的影响,保障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及时获得学位,2月20日,研究生院根据当时的疫情形势,召开会议讨论学位工作,预设出线下和线上结合的论文答辩方式。此外,研究生院还调研了多种视频会议软件的功能,评估线上答辩的风险。
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相关部门根据同学与导师们的需求不断优化服务。
3月,经在视频会议软件开发公司、北大学位会议系统开发公司、兄弟高校、计算中心、法律事务办公室、法学院教授和广大教务老师范围内的调研,并经研究生院院务会讨论,形成了《北京大学视频答辩方案》的预案。
学校的各部门之间积极沟通,反复修改具体方案和操作手册,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视频答辩工作具有了仪式感。
5月,抗疫形势逐渐好转,学位论文答辩等各项工作安排也臻于成熟,研究生院发布《关于本学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通知》,正式确定了论文答辩形式,答辩工作在学校几个月的探索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专家评阅怎么办?
在进行正式的答辩之前需要先请专家进行论文评阅,以往多是将学生提交的纸质版送交校内外专家评阅,但疫情期间,一方面学生无法返校交稿,另一方面传递纸质版论文也非常不便。
于是研究生院联合计算中心,在一个月内紧急开发并上线了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线上评阅功能”,并且研究生院和计算中心团队24小时在线回答、解决老师们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教育学院徐未欣老师表示:“匿名评阅的线上系统,老师的界面、学生的界面、教务的界面都是好用的。”截至目前该系统累计使用次数已超过1万次。
“会议等候区”和“匿名投票”
线上答辩需要良好而稳定的软件系统支持。学校选择了北大桌面视频会议WebEx平台作为推荐使用的答辩平台,桌面会议平台已在校内使用十余年,具备答辩的基础功能,但答辩的“高阶”需求仍未满足。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短暂离开会议室的难题。答辩学生发言完毕后,答辩委员会委员对其答辩情况进行评议时,学生和旁听人员需暂时离开会议室。人员反复上线或下线,会给会议主持人带来很多操作困难,稍不注意就会导致答辩程序出现瑕疵,甚至会影响答辩结果的合法性。
为解决这一难题,计算中心联合平台技术人员开发了“会议等候区”功能。在答辩委员会委员评议和匿名投票前,答辩秘书可以将其他人员移入“等候区”,等待投票完毕后,再将其移回会议,由此保障答辩程序的合法性和答辩进程的顺畅。
此外,匿名投票也是线上答辩亟需解决的问题。答辩委员会委员需要对学生论文进行匿名投票,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授予学位的学术水平。
学校分析了多种投票方式的利弊,如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