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有用么,为什么我毕业后工资还不如一个农名工高?”
这是很多大学生的疑问和不接,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一组数据
年
年,最后一批90后也上大学了,95后也正式加入职场成为新生代主力*,你就说,95前出生的你慌不慌吧!
为了解这届毕业生的职场动向,也为各位职场新人提供一份求职数据参考,BOSS直聘以年进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抽取个(本科生占比76.5%,硕士研究生占比10.7%,博士研究生占比1.3%,大专生占比10.8%)有效样本,并围绕行业选择、地区分布、薪资等维度展开分析和解读,撰写了《高校应届生竞争力报告》,同时发布了《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各位可以看看自己的母校是否上榜)。
先来几个亮点,各位自行感知: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元,同比上涨14.1%67.3%的应届生起薪不足元,17%起薪在元以下学校品牌对应届生薪酬加成作用依然明显,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平均薪资元仅有32.8%的应届生选择到北上广深工作,在二线城市就读毕业后留下来的超过60%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名列三甲年
年本科毕业生起薪同比可涨5%左右
“今年高校应届生平均起薪相比去年整体提升5%左右,其中专科起薪元、本科起薪元、硕士研究生起薪6元、博士研究生起薪元。”
《年高校应届生就业报告》在8月发布,报告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调研了余位高校应届毕业生,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得出对比结果。
年
BOSS直聘发布了《年应届生求职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应届生平均起薪元,相比去年提高了7.5%。
据介绍,该报告调研了万应届生样本,其中专科毕业生占比48%,本科生占比49%,研究生占比3%。数据显示,年应届生平均起薪元,相比年提高7.5%。
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平均招聘薪资为元,同比增长10.2%,涨幅最大。理学专业人才平均期望薪资为元,位居各大专业大类榜首。在选择就业地点方面,年毕业生近四成首选新线城市发展,一线城市应届生吸引力首次跌破30%。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平均薪资普遍是不高的,这是一个事实也是社会的现状,除了个别及其突出优秀的毕业生外,其他大部分都要面对毕业即失业的问题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各个企业的门槛订的高,有的要本科毕业,有的甚至要或者毕业的,然后还要两三年的工作经验,我也是从大学毕业的,每次看到这种要求,就有要骂人的冲动,谁特么刚毕业就有两三年的经验啊,是不是啥,还给不给我们大学生活路啊。
第二个原因呢就是大学生的自尊心在作祟了,有些大学生觉得自己是本科毕业,去人家企业只能做做端茶送水,干干杂货的工作,伺候人不说,还工资低还不如回家养猪种田呢。
以上两个原因是造成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
有档节目中,张雪峰举了齐齐哈尔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的例子,指出:所有的强企业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他们根本不会到二本学校去招聘
看到这有些人就觉得上大学没有用,错了,大错特错
上大学肯定是有用的
首先声明一点上大学绝对是有用的,但是上大学不是搏取前程的唯一出路,可以这么说大学是99%的人搏取未来前程的最佳途径,因为你只要老老实实上完大学四年,你就一定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工作的好坏我们先不论,就说网上的招聘信息,薪资比较好的工作首先第一点就是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文凭,有的还要求是、毕业的。
所以这找工作的第一道门槛你就迈不过去,没有本科毕业人家连你简历都不看直接就过滤了。
曾经看过这样一部美国电视剧,里面有货这样一段,有个美国人45岁了在他之前的一家公司干的的钳工,工作20年了,薪资非常可观,家里有两儿子,一个女儿,妻子在家做全职太太,一家人就靠男人养着,也算比较幸福。
但是有一天这家公司突然宣布一周后即将破产,男人破不及防,赶忙回家通知家人这个消息。
但是妻子听了这个消息缺安慰道“没事的,你20年的钳工,算是到哪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的”
男人一听也是也就不慌不忙,打电话联系自己手下的几个工人准备一起找一个新工作从新开始。
于是十几个人就合伙一起像六家企业投了简历,但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和男人一起投简历的十几个人都找到工作了,有的还是他手把手带出来的都找到工作了,就他没找到,他开始急了,赶忙一家一家的打电话询问为什么没有录入他,最后得出的答案让他感到一阵晴天霹雳,因为他没有上过大学,只是初中毕业,连人家最低的门槛高中毕业的要求都达不到,也有部分企业看到他有20年工作年薪的,准备给他一个机会,但是工资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根本不够养活一家人的。
男人心里十分气愤,他原来手机的十几号人都是大学或者高中毕业,还不是进公司就得跟着他干,听他指挥,现在居然因为文凭这么无聊的的东西拒绝他,心里即愤怒又不削,他认定这些企业没有眼光,他们一定会后悔的。
于是男人又接着找,一个月两个月,男人减减的失去了信心,没有企业愿意接纳他,他也不愿意放下自尊去做那些低薪酬的工作,妻子也整天和他吵架,因为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妻子都自己找了一份快餐店服务员的工作来维持生计,男人居然为了可笑的自尊不去上班,还整天喝酒,妻子越想越气,于是有一天和男人摊牌“你如果这周再不去上班,我们就离婚,这个家不需要一个酒*,孩子们也不需要一个懦弱无能的父亲”
男人一听立马愤怒的吼道“你说什么,我无能懦弱,是哪些该死的企业,该死的文凭,不是我”
妻子反问道“是所有企业都不给你机会么?还不是你可伶的自尊让你放不起架子去干卑微的工作”
男人一听沉默了,他知道妻子说的对
妻子又温柔的说“亲爱的,我知道你一时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但是我希望你能为这个家,为孩子,问我们的将来想想,你想让孩子们和你一样穷的伤不起学,很早就出来谋求生计么,像你一样因为文凭被人看不起,拒之门外么,而且你既然有本事,无论在哪都有机会去表现的,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我也会陪你一起努力”
男人听了潸然泪下,哽咽着说“对不起……对不起……我错了”
当天男人就联系了一个企业表示愿意去试试,薪资底也没问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三年后,男人已经成为了一个车间的主管,比他原来的工作还要好,薪资更高,也不用自己去干活,他需要的只是指导别人,领导他们,妻子也成为了快餐店的店长,日子更加美好。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么,我有两个,第一及时我未来的工作不需要我读完大学,我也会老老实实的读完它,因为它是迈向大部分工作的敲门砖,很多工作不要求和你大学里面学的专业相匹配,只要求你有个大学本科证而已。
第二,在自己一无所有,倾家荡产时我的学历,那一张平时看来没有用的废纸就变成了救命的稻草,你可以凭借它东山再起。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有资金而没有知识,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高;有知识而没有资金,小小的付出就有回报”,可以看出你光有钱光知道怎么赚钱没有知识终有一日会失去它,知识不仅是提升自己的工具,更是维护你现有财富的基石。
1.知识是未来的铺路砖,学好知识你即使卖猪都会比同行优秀
现在社会上的行业工种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以前只存在我们想象中的工作也实现了,比如说试睡师,职业拥抱师,职业伴娘/伴郎等等收入高,看起来很“轻松的活”,但是这些可以说都只能是兼职的行业,也需要很好的硬件条件,试睡师你以为光就在人家酒店里睡一觉就完了,看看人家的要求吧
看到没有,这条件都快可以去当侦探了,还要写体验报告,这玩意你别觉得就像写小学里的作文日记流水账,这可是很专业的东西写完就快比上毕业论文了,所以你要是没有点文化功底,你敢去?
现在的社会不想以前了,那个时候知识分子少,人名普遍都没有文化,有的人任然还是采用古时候的方法做事,这也是社会生产力底下的原因。
我们就举个例子:养猪
首先不要瞧不起养猪的,因为猪养的好,比那些北上广名牌大学毕业的白领拿的钱还多。
从前人养猪,有的是一家自己养五六头猪,养肥了就宰了卖钱或者自己杀了吃,有的是专业养猪的,盖几个饲舍养个百八十头猪,每天喂喂饲料,长大了就宰了卖钱这样其实也挣不了大钱,因为他们不说猪吃的饲料吧,就说人工至少要有三四个人,一个人一个月就要五千多三个人一个月就是一万五,一年就是18万,年底了你买了猪,结算了工资,下扣去饲料,还要买猪仔钱,你还有多少?
你要是大学里面就像养猪,知道猪吃什么长得快,长得肥,知道哪种猪肉感好买的多,知道怎么自动化养猪,知道怎么养猪仔,一个人就可以养几千头猪,剩下人工钱,猪仔钱你能挣的更多。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财富,书中自有*金屋这些句子不是人们随便说的它是实实在在的至理名言,请铭记在心。
2.确定未来目标,提前准备会走的更远,更顺利
在大学的四年里你是幸运的,也是最幸福的,为什么每个毕业的人都想回到大学里面,因为大学里没人管你啊,中国式的教育就是这么残酷,从生下来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都逃不过作业,补习班的魔爪,全年天没有休息,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能拴住一群孩子的翅膀,就能封住父母们那颗柔软的心。
因此到了大学后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放松了
家长想“你都上大学,我们也管不到你了,你也长大了,我们也该放手了”
子女想的是“我终于大学,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了,没人可以管我了”
就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造成了,你在大学之前是优等生,是学霸,拿各种奥数,竞赛大奖,但是到了大学,你就整天出去玩,出去嗨,包夜,泡吧,抽烟,以前不敢干的事现在全都做了,结果就是门门挂课不及格,还要补考,这个时候你就懵了,知道不能在玩了。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还有三年的时间去弥补这一年的损失,接下来这一年你需要做的不是努力学习,让自己门门都优秀,重新做回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学霸,你需要的是确定你未来几十年的目标,要为那个目标做做准备,你以后想成为程序员,想像比尔盖茨那样做一个系统,那么你需要的的就是计算机知识,你想做商人,想一毕业就去创业,那你就需要对市场有明锐的分析,多去听听那些教授的讲座,多看看商业书籍,没有错的。
大学给你四年的准备时间,试问你做什么行业不够你打下坚实的基础,走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面试找工作你都是抬头挺胸的,不会抖抖索索的。
3.社会精英聚集地,不至于你出去后你的圈子讨论的都是那哪的菜便宜之类的话题
有句话说的好,你的见识决定了你未来能走多远,而你的见识取决于你的人脉圈子
这句话我当时听了挺扎心的,因为戳中了我心里的痛点,我不是什么本科毕业,我是大专毕业,而且不是什么好大专,我的大学同学都是普通人家,他们大学毕业后都是在工厂里面干活,每天都很忙,基本不怎么联系,我平常有没有什么朋友,作为半个IT男的我周围都是IT男,所以我的圈子就跟狭小,认识的人每天都是在讨论八卦新闻热点,可能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直到疫情期间我老婆给孩子报名的早教班,开课了父母大学,我发现那些教授讲师说的东西我都不知道,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平民一样在仰视着帝王一样,感觉自己很无知,感觉自己和他们不在一个层级,我从没有触摸过的层级。
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往名校送,有条件的都送往国外,为啥,因为名校里面出来的人很大一部分都会成为某某企业的高管,某个公司的总裁,某个国家机构的领导等等,你整天和这些人接触你会了解到社会的不同层级,知道的消息都会比别人及时说不定其中就有个能让你发财或者避免你破厂的消息呢,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方面,多和高文化高层次的人接触没有坏处的,当然你也不能鄙视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可是李世明说的,皇帝都不敢忽视老百姓,我们自然也不能了。
4.大学就是个小社会,所有的经历都会帮你更好的适应外面的大社会
大学是个小圈子,社会是个大圈子。想适应社会带给你的冲击就先适应大学几年的生活,而且有必要的话我觉得最好还是去加入学生会,个人认为学生会是个优秀的制度,学校放权给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把学校当成一个模拟的企业,通过各种活动,宣传等,锻炼学生的处事能力,社交能力,当然也有勾心斗角,明争暗斗。
大学不一定都很美好,也有酸甜苦辣,刻骨铭心。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这个小社会带给你的一切,如果说你连这个小社会都适应不了,那你还是别毕业了,或者毕业后回老家种田也不错。适应不了社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出了大学的门就知道什么叫做残酷,出了大学你就发现大学里面多好啊,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有地方住有父母给钱花,潇洒四年多快活。但是出来以后你抬头望着高耸的高楼大厦,它们仿佛就在俯视你,审视你,又或者在嘲笑你,鄙视你。此时的你内心会感到迷茫,恐惧或者焦躁。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需要去面对的,因为你出了大学,说难听点你什么都不是,你什么都没有,连住的地方都要父母资助你不然你只能流落街头,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这个社会的残酷,适应它,才能在物竞天择中生存,适应不了你只能成为社会的底层。
5.不要想着成为下一个“马云”,时代造就的人才不具备普遍的复制性
每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会有创业致富的梦,都梦想这成为下一个马云,天天还看着“马爸爸”的鸡汤视频,都快被灌晕了。。。。
马云的成功是时代造就的,他们那个年代其实充满了机遇的,各种行业之前都是没有的,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他们那个时代的人主要抓住了机遇,基本上都会有所成就的,比如刘京东,雷米等人,都是抓住了机会迎难而上,经历了多少苦难才成功的
但是今天这个时代,你想创业就要抓住机会,不要想着先搞一个其它人从来没有搞过的产业,不存在的,中国那么多人创业,什么想法没有,就碰巧给你想到了?还让你成功了?该醒醒了,现在这个社会抓住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这次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重视,口罩只是从原来的1块涨到了1块2,1块3的样子,但是就有一批人抓住了机会,花费几十万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口罩场,然后他们在短短的一个月就盈利了上千万的利益,这中间的利润是暴利的,一个月后他们就把口罩场买了,不再做了,这个时候国家又开始严抓不让价格太高,这就是抓住机会,虽然说这不是个好例子吧,但是却很有代表性。
再说说京东吧,京东创立之初刘强东就主张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不要依靠他人,公司里有很多人反对,觉得花费那么多钱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得不偿失,还不如多投资到其他行业领域上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刘强东坚持力排众议建立了京东自己的物流体系,疫情期间,京东是第一个送疫情物资到武汉的,快,准,两个字阐释了京东无论体系的完善和重要。
所以说时代造就的人才不具备普遍的复制性,想要创业不反对,一定要找准时间,找到对的朋友,找到合适的方向,切记找好给自己以及合伙人回头的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