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会计学术联盟(ID:KJXSLM),学习资源推荐专栏;来源:会计学术联盟整理;欢迎联系
第一,本套教材在内容上注重知识性及相对完整性的同时,采用专题的形式,着重探讨会计学科当前的前沿问题,其目的是引导读者不要局限于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求做到能在联系实际中发展,在理论的前沿上深化,在学科的交叉中融合各种新的和活的知识。
第二,本套教材不是反映作者一家之言的专著,而是囊括有各种不同意见的百家之言。这样,就为读者留下较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并有利于逐步培养读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本套教材主要研究中国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但在必要时也借鉴国外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并同它进行比较研究,其*终目的是为了繁荣我国的会计科学。
第四,在对会计问题的探索中,必须要有好的研究方法。在我们看来,不重视研究方法肯定是错误的,但也不能认为,有了好的方法就一定会有好的会计理论。那种试图认定一种标准通用的研究方法来指导会计理论的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本套教材在研究方法的问题上,也遵循了这一认识。10.审计基础理论郑石桥著本书旨在介绍审计的基础性问题,重点阐释审计的八个基础理论:为什么需要审计,即审计需求理论;审计是什么,即审计本质理论;审计谁,即审计客体理论;谁来审计,即审计主体理论;审计什么,即审计内容理论;期望通过审计得到什么,即审计目标理论;如何审计,即审计方法论;审计作为一个系统,与系统环境是什么关系,即审计环境理论。在阐释上述八个审计基础理论时,以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为基础,将人性假设和审计主题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自利和有限理性这两个人性假设,引致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不同于次优选择,还没有达到次优选择的水平),它们都体现在信息、行为和制度等维度,审计是对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鉴证机制,主要从信息、行为和制度等维度来展开。不同的审计主题会有不同的审计命题,会发生在不同的审计客体,会有不同的审计目标,也更需要不同的审计取证模式,也会面临不同的审计环境。11.会计简史托马斯·金著周华译本书追本溯源地以近一个世纪以来会计领域最具争议的若干重点问题为线索,分专题阐述了一些重要会计规则的来龙去脉。这些颇具争议的会计问题,包括所得税会计、通货膨胀会计、无形资产的核算、股票期权、会计信息披露等。本书以财务会计为重点,同时涵盖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各个会计学分支。本书意在向读者展示每一种会计理论、每一项会计规则所反映出来的深刻的社会背景,揭示经济、*治(主要是*策和法律)、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对会计发展的综合影响,帮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深刻理解当前纷繁复杂的会计准则体系。12.审计简史德里克·马修斯著周华译本书通过梳理审计技术和审计程序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深入了解审计丑闻频发的原因以及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弊端,形成了较具说服力的研究发现,这些贡献使得本书成为一部发人深省的佳作。本书基于审计程序发展演变的史料和案例,生动地剖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观性,揭示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陷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对流行的审计理论主张进行了辩证分析。同时,通过实务调研、访谈等方式,收集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诸多一手实践素材,刻画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实践的真实状况,为学术论证提供了扎实的证据基础。本书对审计的理论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构,特别适合业界人士用于刷新审计知识。
二、会计研究方法论(实证/案例)系列
13
吴溪主编
会计研究方法论
《高等院校研究生用书:会计研究方法论(第二版)》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对会计研究方法论的讨论。第壹个维度是会计学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档案式研究、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案例研究等。第二个维度侧重于讨论研究方法在会计学主要领域的应用,包括财务会计领域、财务管理领域、管理会计领域、审计领域、税收领域、公司治理领域等。第三个维度与会计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和发表有关,包括了解会计学领域的主要学术期刊,如何评价和识别有意义的研究选题,会计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会计研究方法的学术道德问题,以及中国主题的会计研究在国际期刊的发表。上述三个维度,既有方法论的讨论,也有会计分支领域的视角,还有对会计研究产出环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