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学校还是院系的管理层面,还是从科学论文的写作规律来说,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流程:
(1)选题:选题就是给毕业论文确定一个研究与写作的方向,通常由指导老师给定范围选题或直接指定毕业论文的题目,但是也有部分情况是能力强的学生自己拟定题目。题目确定后,老师通常会下发任务书给学生,任务书上面明确规定了学生论文论文撰写目标以及具体格式要求。
(2)搜集、整理资料:研究方向确定以后,就要围绕论文题目开始搜集相应的研究资料。搜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就是登录各大文献数据库,利用合适的检索词进行检索,浏览初筛的论文摘要来确定其价值与自己研究方向的相关度,下载一些(一般要几十篇)与自身研究方向相关度比较高的论文,以便后面再精读、再提炼。中外文献数据库主要有:中国知网、读秀、webofscience、IEEE等相关论文,这些数据库在大学里一般都是免费的,如果需要缴费必须先咨询图书馆老师。在搜集完资料后,对搜集到的文献做一个整理,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入手点与研究方法。
(3)撰写开题报告或任务书:资料搜集整理完毕之后,便要根据整理的资料开始撰写开题报告或任务书,通常开题报告都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2)现有文献综述(3)本论文研究内容(4)研究方法(5)研究步骤与进度安排(6)参考文献等。
(4)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完成之后,就要开始论文的撰写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流程中最耗时的阶段,本科生通常需要花费2-6个月来进行论文撰写,而硕士生则要更长时间。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来进行撰写,并且有规划的制定进度安排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设计或者实验。
(5)中期检查:中期检查主要是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通常是由学校抽查以及导师检查两部分组成,主要检查内容是论文的完成情况,以监督各位的完成进度。
(6)论文查重:检查论文重复率主要是为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通常本科毕业论文重复率要求为10-30%,硕士毕业论文重复率要求则更严苛。具体的查重标准由学校单独制定,不同学校甚至不同院系有不同的查重标准,每个学生只要保证自己的重复率低于学校要求重复率即可。
(7)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论文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情况,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研究的水平与能力,从而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学校毕业要求。通过答辩,指出学生研究的不足,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