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钢琴演奏家、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钢琴基础教育分会理事、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钢琴专业高级考官,美国莫海德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主持北京市级科研项目以及校级优秀课程建设和教改立项,参加国家级钢琴精品课程建设。主编全国高等学校音乐专业课程教材《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钢琴教程》《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程》等3部。担任国家卫星电视教材主讲教师,出版个人钢琴独奏专辑《流水》等音像作品40余套。在国家大剧院等地举办学术讲座,为全国各高校及中小学骨干教师做师资培训工作,是教育部高校表演艺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培训专家。受聘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大连艺术学院、甘肃联合大学为客座教授。担任“星海杯”、长江钢琴“小金钟”等钢琴比赛评委,组织历届北京市“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并担任组委会副主席和评委会副主任工作。从事教学工作30年来,一贯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教学经验丰富,水平高,成果显著。注重教书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音乐学院、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等著名高等学府。指导学生在国内外各项赛事中屡次获奖,个人屡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年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基本功比赛中带队并指导学生,不畏强手,力压群雄,赢得最高荣誉,荣获团体一等奖第一名,3名学生全部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含第一名)及9个单项奖,创造了历史,实现了飞跃。年再创佳绩,蝉联团体一等奖及多个奖项。优秀研究生毕业生李媚佳荣获第7届河南省专业声乐器乐大赛“文华奖”暨第四届河南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第一名。长期钻研探索钢琴教学,特别是钢琴伴奏教学。经过不懈探索和努力,逐步形成一整套完整、科学、系统的钢琴伴奏教学体系,实现本科教学钢琴原谱伴奏到即兴伴奏一贯制教学,采用分层分级因材施教,教学和考试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教授的钢琴伴奏课程被评选为校级优秀课程,成功举办多场钢琴伴奏教学专场音乐会,并成为钢琴演奏与教学、钢琴伴奏艺术指导双专业方向硕士生导师,将钢琴伴奏教学提升至研究生层面,培养大批优秀钢琴伴奏艺术指导人才。在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地成功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长期活跃于舞台,与德国室内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中国爱乐男声合唱团、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等国内外一流艺术团体及著名音乐家、歌唱家合作演出,足迹遍布国内几乎所有著名音乐厅,多次荣获国家级优秀钢琴伴奏奖。合作过的歌唱家包括李光羲、刘秉义、叶佩英、罗天婵、胡宝善、吴天球、姜嘉锵、邓玉华、耿莲凤、李元华、柳石明、杨洪基、程志、戴玉强、丁毅、魏松、杜吉刚、王秀芬、王霞、马梅、杨阳、谢天、*华丽、王威等。曾赴意大利录制电视节目,多次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音乐会、讲座及唱片宣传活动。参加德国布叶可脑音乐节、美国“南京同胞受难60周年纪念活动”、新加坡《联合早报》创刊75周年庆典活动、香港神州艺术节、澳大利亚澳华音乐节、俄罗斯“中国年”、瑞典“让世界歌唱”合唱节、台湾海峡两岸合唱节、保加利亚斯拉夫国际青年节、芬兰瓦萨国际合唱节、澳门国际合唱联盟世界合唱博览会、法国南锡国际合唱节等演出活动。在著名的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德国柏林国王宪兵广场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香港大会堂、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俄罗斯莫斯科歌舞剧院、圣彼得堡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歌剧舞剧院等地演出。年参加《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纪念大会演出。妈妈教我一支歌作为一名“60后”,和当时大多数孩子一样,高梅的童年是单调的。然而,因为音乐,又让她的童年变得那么丰富和与众不同。
高梅的母亲曾经是总*歌剧团的歌剧演员,父亲是一位飞行员,但他非常热爱文艺,属于业余圈里专业的票友。出生在总*大院的她,从小就在院里和家里的文艺氛围中耳濡目染。“如果说我人生的音乐启蒙老师,那就是我妈妈。妈妈曾经描述,当我还不太记事的时候,只要妈妈一弹琴,前奏一起,我就能跟着钢琴开始唱。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在钢琴上‘扒拉’。”高梅说。
看到孩子身上的音乐天赋,父母克服重重困难,花元给小高梅买了一架崭新的“星海”牌钢琴。正式学习钢琴以后,乐谱极度稀缺,大多数谱子都是父母连夜用钢笔手抄下来的,整本的手抄谱《拜厄》《车尔尼》《车尔尼》……凝聚了父母的心血。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高梅的父母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极其重视,不惜代价为她创造一切条件。
音乐让我变得开朗
采访中高梅谈笑风生,不难想象她经常是众人的焦点。但高梅坦言,小时候的她是个极其内向的小女孩,胆怯而害羞。高梅的钢琴老师是钢琴教育家*瑂莹老师。*老师的爱人、著名声乐家吴天球曾经风趣地对她说:“我一直以为*老师教了一个小哑巴,原来你会说话啊!”但只要音乐一响,她就像换了一个人,用她的话说像个“小疯子”。“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喜欢舞台表演。”高梅说,自己很小就拿着一个小坐垫垫在琴凳上参加各种演出。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琴、唱歌,基本不用大人逼着,很自觉。“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少年宫的环境,从小学到中学,陆续参加了北京市少年宫合唱团、‘丰盛少年之家’手风琴班、西城区少年宫管弦乐团、中国少年艺术团……后来我家搬到了西四附近的一个四合院,也是总*的房子。每周我都组织院子里和胡同里的一大帮孩子给大人们表演,《白毛女》《红色娘子*》……什么都演,又唱又跳。别看我现在的身材,上大学时,我的舞蹈可是全班最高分呢,还跟老师一起编舞。在中学自导自演独舞,舞蹈音乐是自己弹琴录音的。我还教同学跳印度的《罐舞》,带领大家一起表演,没有服装就各自回家拿家里的各种花床单裹在身上。‘音乐改变人生’这句话真的不是一句口号,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人生之幸遇到好老师
聊到成长道路时,高梅连说了好几个幸运。“我真是幸运,这一生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尤其有几位对我是有人生转折意义的老师。”她说。
高梅6岁正式学习钢琴,先后师从多位老师,在钱致文、*瑂莹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年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原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入学后师从徐斐老师。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年起跟随杨峻教授学习4年,年起师从周广仁先生。
高梅从小就认真好学,文化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每一年都是“三好学生”。小升初时,她被北京市重点中学三十五中以艺术特长生录取。
毫不夸张地说,高梅的初中生活就是围绕舞台展开的,她淋漓尽致地发挥着音乐特长,距离她的音乐梦想越来越近。高梅描述,当时的三十五中作为北京市唯一对外开放的学校,外事接待活动特别频繁。在这些活动中,她承担了钢琴独奏、伴奏、独唱、合唱等各种表演任务,很快她就成了学校的“明星”。
成为人民教师一直是高梅心中的愿望。妈妈出于照顾家庭的原因主动提出提前复员,离开部队当上了一名中学音乐教师。这些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高梅的人生选择。中考时,高梅毅然放弃升入三十五中高中的机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选择朝着自己挚爱的音乐道路发展,考上了北京市音乐职业高中。这所学校原本是幼教专业,仅那一年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开办了一个音乐班,培养方向是小学音乐教师,所有专业均由中央音乐学院的优秀教师亲自执教。在这所学校里她开始接触更为专业、系统的学习,包括钢琴、声乐、视唱练耳、乐理、曲式、和声、中外音乐史等等,为高梅将来的音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钢琴即兴伴奏的童子功
高老师的钢琴伴奏在行业内是大名鼎鼎的,她是全国伴奏圈里屈指可数的专家之一,特别是钢琴即兴伴奏的功夫得到广大业界音乐家、指挥家、歌唱家的称赞。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她的钢琴伴奏是有童子功的。这跟她从小在少年宫、乐队、学校舞台的历练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她的授业恩师是总*歌剧团的国家一级钢琴伴奏钱致文老师。钱老师是文化部特聘专家,是中国第一批出国参加国际声乐比赛人员的指定钢琴伴奏,当年的傅海静、梁宁、迪里拜尔等众多歌唱家出国比赛都是钱老师担任伴奏的。
高梅说道:“我很想跟家长强调一下,尽可能地给孩子找相对专业的老师打基础。很多家长不明白,基础学得不对,孩子路走歪了,必定会半路夭折。跟随钱老师学习,她首先帮我改方法,给我规范演奏技术,是钱老师把我的演奏路子摆正了,特别感激钱老师!”
*瑂莹老师的正确决断
高梅说:“我人生路上又一次抉择是考大学。钱致文老师经过与我和家人商量,为了我将来的出路,决定把我介绍给当时在首都师范大学(原名北京师范学院)任教的*瑂莹老师。*老师在演奏上完全按照专业化的训练要求我,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高二那年,*老师就建议我去报考首都师大音乐专业,就当一次锻炼。由于年龄小,大家都没有把我考试当回事,没想到,一路经过专业面试和文化课高考,我竟然考上了!那年我才上高二,没有毕业证怎么上大学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棘手的问题。我特别感谢我的班主任冯响老师,她把我的情况汇报给了校长,学校给我开了证明,让我顺利跨入了大学的校门。那年我17岁,成了班上年龄最小的一员。
我在班里年龄最小,但专业成绩最好,几乎承接了所有的伴奏工作。入学时学校就告诉我,我是按照留校目标来培养的。声乐、合唱、指挥、舞蹈、考试、演出……学校里各种伴奏的事儿都给我排满了,使我得到了充分的伴奏实践锻炼。大学二年级时,学校开设了钢琴即兴伴奏课,让我对伴奏艺术有了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我的伴奏之路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
大学一年级刚入学,*老师就把高梅介绍给了徐斐老师。徐老师是当时音乐系唯一的副教授,毕业于美国波士顿音乐学院,是跟随她的丈夫(两弹一星专家)为了祖国建设毅然选择回国的。
“跟徐斐老师学习让我体会到了西方音乐教育的精神。她给我写的音乐术语和要求都是英文的。徐老师教我是下了功夫的,找各种音响资料,给我转录成盒带让我听。她上课特别耐心细致,一个音一个音地抠。刚开始我都快不会弹琴了,怎么弹都不对,后来我才慢慢地适应了她的教学。回想起来,4年跟徐斐老师的学习使我在音乐上日渐成熟,真正学会动脑弹琴,用心弹琴。”高梅说。
向更高标准前进
在高梅心中,她并没有把自己仅仅当作一名师范教师。为了让自己的钢琴演奏更上一层楼,她又跟随中央音乐学院杨峻教授和周广仁先生继续深造。
“总结起来,杨老师的教学非常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每次上课都是两个多小时,在课上要努力达到他的要求才肯罢休。他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和处理,善于‘磨’音乐,追求细腻的表达。杨老师给我上课的场景让我至今难忘。”
关于背谱的问题,以前没有人对高梅有特别高的要求,考试或上台前背下来就行了。跟杨峻老师学习时,第二次回课,杨老师问她:“你怎么还看谱弹?只有完全脱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表现上。背谱子不能凭感觉,要当作一门功课认真完成,要真正记住每一个音符。”从此,高梅开始高度重视背谱,深刻体会了什么是专业水准。“跟周先生学琴,我从第一次上课就作好了背谱演奏的准备。正如我所料,一进门周先生就把谱子拿过去了。以后都是,整整两个小时的课几乎没有看谱子一眼,老师讲到哪儿直接就弹,真正做到了然于心,考试上台前再也不用为背谱发愁了。”
跟随周广仁先生学琴,也是高梅的求艺经历中的宝贵时光。她称,周先生特别重视整体的演奏状态,并且能够一下抓住重点。周先生经常担任国际大赛评委,经验很丰富,评判非常精准、到位。在周先生那里她学到了一个最大的本事,就是如何将复杂、高难的音乐和技术,化繁为简,顺利通关。她说道:“周先生真的很神奇,她细声慢语地就把那个最难的问题给我说通了。周先生的语气轻柔,但却蕴含着巨大的无形力量,她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国内钢琴即兴伴奏事业任重道远
年,高梅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她钟爱一生的教育事业。教学的同时,她仍然肩负着大量的钢琴伴奏工作,并且将其延伸到校外的各种伴奏实践中。从给学生伴奏,到与戴玉强、杨洪基等顶级歌唱家的默契合作;从给业余团体伴奏,到与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中国爱乐男声合唱团等一流专业文艺团体的密切合作;从演奏古典音乐到加入电声乐队担任键盘手,从事流行音乐……所有这些都成就着高梅在钢琴合作艺术上的不断探索与提高。
年,高梅开始承担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当时是一百多人的大课,在演奏厅上课,没有合适的教材,困难重重,但这更激发了高梅钻研这门课程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所谓教学相长,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2年拍摄教学片,3年主编教材,抓住几次调整培养方案的契机,大胆进行伴奏课程的教学改革,完成优秀课程建设、教改立项等相关课题,逐步建立科学、系统、完整的钢琴伴奏教学体系,成功申报硕士研究生钢琴伴奏艺术指导专业方向,开展多层次钢琴伴奏教学,培养大批伴奏专业人才,成为教育部培训专家。
高梅老师介绍说,钢琴伴奏绝不是简单地充当绿叶,钢琴伴奏者是与演唱、演奏者共同演绎音乐作品的合作艺术家。台下一起研究探讨音乐的处理,台上虽然谨记“我跟你”的原则,但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歌唱家、演奏家的主心骨。
“一个合格的专业伴奏听到的合作者的肯定应该是‘你给我弹我心里就踏实了’。”高老师说,每次演出的掌声与鲜花使她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幸福,每一位合作者的褒奖都带给她无穷的前进动力。
她称,国内虽然重视钢琴专业教学,但是缺乏钢琴伴奏,尤其是高等的钢琴即兴伴奏人才,而限制这类人才的并非钢琴演奏技能,而是一个钢琴演奏者的和声、音乐感觉、审美意识、协作能力等等多重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在钢琴即兴伴奏上,国内的教学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教书狂人高梅称自己是一个十分喜爱教学的人。她很喜欢面对学生,通过她的努力让学生们有所成绩,这是她最乐意看到的。
她说道:“当好一名钢琴老师,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钢琴老师培养的是学生的整体,除了音乐,还有一个人的道德、气质、修养、素质等等。在培养艺术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认真的态度,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以后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比如,她无数次地为学生修改论文,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学生毕业音乐会的节目单,她会反复订正,简历、曲目内容、作品介绍、版面设计、照片选用……事无巨细。“在思想方面,老师要跟学生交心,在他们处于青春迷茫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老师身上的责任很神圣也很重大,只有把学生放在心里,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老师。”
大家都说高梅是教书狂,上课可以废寝忘食。比如忙学校参加高校五项全能比赛的时候,几乎每天给学生上课至深夜12点,比赛出征前一夜更是到凌晨一点。她是出了名的熬夜狂人,几乎每天都是半夜3点睡觉,七八点就起床,工作忙的时候经常连续48小时不合一眼。对于练琴,如果有空,一天上十多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我爱教师这个职业。即使是那些特别不爱学的孩子,我也发自内心地拉着拽着,一个不能落地认真对待他们。执教这么多年,有的学生毕业时抱着我号啕大哭,有的学生毕业后感言,如果没有我当初的严厉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听到他们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我非常知足。”高老师说。
高梅称自己是一个十分喜爱教学的人。她很喜欢面对学生,通过她的努力让学生们有所成绩,这是她最乐意看到的。
她说道:“当好一名钢琴老师,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钢琴老师培养的是学生的整体,除了音乐,还有一个人的道德、气质、修养、素质等等。在培养艺术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认真的态度,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以后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比如,她无数次地为学生修改论文,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学生毕业音乐会的节目单,她会反复订正,简历、曲目内容、作品介绍、版面设计、照片选用……事无巨细。“在思想方面,老师要跟学生交心,在他们处于青春迷茫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老师身上的责任很神圣也很重大,只有把学生放在心里,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老师。”
大家都说高梅是教书狂,上课可以废寝忘食。比如忙学校参加高校五项全能比赛的时候,几乎每天给学生上课至深夜12点,比赛出征前一夜更是到凌晨一点。她是出了名的熬夜狂人,几乎每天都是半夜3点睡觉,七八点就起床,工作忙的时候经常连续48小时不合一眼。对于练琴,如果有空,一天上十多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我爱教师这个职业。即使是那些特别不爱学的孩子,我也发自内心地拉着拽着,一个不能落地认真对待他们。执教这么多年,有的学生毕业时抱着我号啕大哭,有的学生毕业后感言,如果没有我当初的严厉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听到他们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我非常知足。”高老师说。
音乐让人生丰富多彩
音乐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随着音乐事业的不断繁荣,高梅的教学硕果累累,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创出佳绩。她说:“师范学校的学生,钢琴即兴伴奏是永远培训的主题,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需求是很大的,这样的人才也缺乏。但无论怎样,首先要让学生能够热爱音乐,培养他们在音乐上的创造力。在培养学生方面,我希望学生们能有自信。所以我总是多鼓励他们尽可能登上不同的舞台。舞台也是课堂,舞台经验是十分宝贵的,甚至可能比课堂更加真实和深刻。”
音乐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高梅的音乐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在音乐中她成就了梦想,点亮了生命之光。
1
想了解更多高梅老师的音乐故事吗?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