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年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员徐海松
个人简介:
徐海松,男,汉族,光学工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成像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年加入中国共产*。曾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在入*至今的28年中,时时处处以*章为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的理论,坚定*的信念。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以及*风廉*建设新常态下,深入学习并理解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及其高瞻远瞩的思想体系,对当前及未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现代*的理念的学习和领会,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认真做好教学与科研本职工作。
理论与技术的探究与应用
起步于光学工程和计量测试的专业基础,并结合学科发展和工业需求,以颜色科学、影像技术、照明工程等作为学术主攻方向,完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7项、国际合作14项、市级及其它科技项目18项,并在视觉感知、色觉机理、色貌理论、配色模型、色差评估、颜色管理、影像复现、显示评价、三维扫描、外貌仿真、图像质量、颜色喜好、健康照明以及光度色度、光谱辐射、LED配光混色、光电检测等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成果,解决了工业界的迫切技术需求,并提升了国内外的学术声誉和专业影响力。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篇,专著2本;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专业人才的孜孜培养
始终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己任,年以来开设了《光辐射测量》、《专业英语》、《物理光学》、《信息物理基础》、《辐射与计量》、《彩色影像技术》、《颜色信息工程》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程7门,授课学生近人次。在不断革新并保质保量完成各门主讲课程的基础上,尽心尽力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注重本科生的实践指导与培养,现已累计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和毕业设计人、硕士研究生32人、博士研究生13人、博士后研究人员5人。
学术职责的公益担当
长期担任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视觉与颜色分部、国际颜色学会(AIC)和亚洲颜色学会(ACA)的中国代表,中国颜色学会会长,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照明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颜色光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照明学会视觉与颜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CIETC1-55委员,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委员,中国照明学会图像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照明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以及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等主要学术职务,切实履行作为具有专业特长*员的社会责任;主笔完成了-色彩学学科发展报告之专题报告“色彩科学与技术发展研究”,指导了-照明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之专题报告“视觉与颜色发展研究”,参与了中国光学学会承担的《光学名词》之“光度与色度学及光学计量”审定工作;积极参加各有关国际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担任了国际学术会议CIE中国组委会委员、AIC科学委员会委员、AIC技术委员会委员、ACA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AIC/MCS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AIC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等,代表中国颜色学会主办了第3届亚洲颜色学会国际学术会议ACA并担任大会主席,发出了中国的声音,促进了我国相关科技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作为中国科协的科普专家,积极宣传和推动本领域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主持完成了“色彩科普(光盘)”的编撰,其中包含8个主题近9万字和近幅图片,为“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