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新生命,一直是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坚守的信念。当一声啼哭响彻产房的时候,迎接新生命的不止是父母,还有产房里的所有医护人员。保障母婴平安,是妇幼人的使命。基于此,侯祥院长让每一个妇幼人牢记院训:“仁爱、求真、耕耘、和畅”。
新生命是人类的延续,是家庭和祖国的希望。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孕育是一个幸福而又艰辛的过程。妇幼人希望能成为“生命早期天”的守护者。希望能为守候在产房外的人们道一声:“母子平安”。
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地区的新生儿科建设尚落后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建科开始,在人员设施配备不足的条件下,妇幼人克服困难,不断探索进取,创新求实,爱岗敬业,言传身教,经过几代人的辛苦付出,现已将新生儿科建设成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基础扎实、梯队健全、专科设置合理、整体综合能力强、设备先进的临床学科。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自建科至今已守护新生命26年。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应该怎样建设?是侯祥院长让每一位新生儿科医务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基于此,侯院长提出一切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生儿科要建设成真正让老百姓放心,受用于广大新生儿患者的科室。能让新生儿在优质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救治。年至今,新生儿科飞速发展,在国家对妇幼医疗卫生建设大力支持下,院领导带领妇幼人脚踏实地探索,逐渐实现改善医疗环境,完善医疗设施,引进先进设备,夯实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
年3月16日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建*路总院搬迁至新楼。新生儿科在新住院部3楼。将开设3个重症监护病房,1个普通病房,1个负压病房。所有病房均安装新风系统,让住院的每一名新生儿时刻呼吸新鲜空气。整洁安静的环境也是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搬迁新楼后为广大就诊患者献出的第一份关怀。
现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配备了海伦、苏菲、科迪娜常频、高频、无创及有创呼吸机,丹麦雷度血气分析仪、美国GE长颈鹿多功能新生儿暖箱、蓝光灯、多功能生命监护仪、新生儿转运暖箱、亚低温治疗仪、视频振幅整合脑电监测仪、床旁血液滤过机、新生儿支气管镜、消化内镜、一氧化氮流量控制仪、移动DR、床旁超声、微量输液泵、新生儿蓝光箱、新生儿辐射抢救治疗台、日本经皮*疸检测仪、微量血血糖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开展了机械通气、新生儿脑病亚低温治疗、视频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超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救治技术、INSURE联合n-CPAP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脐静脉置管术、新生儿疾病床旁影像诊断、光疗等治疗技术。
硕博医生团队,先后于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加州太平洋医疗中心、上海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医院、北医医院进修学习先进技术和诊疗理念。
护理团队积极采纳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极低/超低体重儿精细化管理”、“护理创新”、“护理新技术开展与应用”、“新生儿院内感染预防控制”、“个性化健康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展早产儿发展性照护、营养管理、体位管理、疼痛管理、机械通气、经外周动静脉换血术、多部位PICC置管术、袋鼠式护理、光疗等护理治疗技术,积极开展母乳喂养,作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首批“中国母乳库推广项目合作单位”。
新生儿科治疗范围涵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疾病的救治和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尤其在早产儿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脑病、新生儿*疸治疗方面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新生儿听力筛查,眼底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神经系统检查,新生儿回访在耳鼻喉科,眼科,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儿童保健科也已开展成熟。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转运范围为半径公里。在省内率先开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减少了窒息并发症的发生。科室现有国家卫健委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国家级师资1名、省级师资8名。自5年始承担着吉林省各级师资的培训工作。经过10余年的全省范围的培训,使吉林省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有了长足进步,窒息复苏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为降低吉林省新生儿死亡率做出了贡献。新生儿科也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科室在省内第一家开展了脐静脉置管术、第一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每年新生儿科监护治疗新生儿达0余人。其中成功复苏24周双胞胎,25周三胞胎。救治最小的早产儿体重克,现健康存活。
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吉林省妇幼保健院的所有建设和妇幼人的开拓进取都是为了患者。希望新院址的落成,能为广大患者带来更舒适的就医体验。希望妇孺在和畅的就医环境中感受到妇幼人的温暖。年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也将在新起点上迈向新征程。
新生儿科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