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们俯身基层去了余杭街道办,一时形成热议。很多人在为他们“惋惜”的同时,也产生了学历恐慌。
很多大学生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都面临过这样的选择。大学毕业以后,究竟是考研好还是考公务员好?
应该说,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就来摆一摆各自的利弊,方便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进行一个综合的选择。
01
读研*:磨刀不误砍柴工
首先,考研相比较公考,总体上竞争似乎要温和一些。我们翻阅一下历年的公考考录比,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并不罕见,甚至还有过“万人坑”。相比较而言,研究生的考录比,大都定格在两位数,运气好点的,甚至可以达到个位数。
面试环节的录取率也不尽相同,公考的面试是1:3-1:5,注定多数人都只能陪跑;研究生的面试不会超过1:1.5,很多时候进了复试就照单全收,相比之下,简直不要太温柔!
其次,读完研究生以后,在用人市场上往往会更有竞争力。现在很多地方有人才引进*策,针对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采取直接面试的方式,考录比温和很多——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是给事业编制,但基本不影响后面的发展。
而对于一些博士研究生,有的甚至是直接入编。整体来说,研究生的考录比比本科生要温和多了。当然可能有一些理工类的专业,确实不太好考公务员。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很多理工类的同学本身就手拿多个令人艳羡的offer,还非得考公务员吗?
最后,从个人的修养来看,好的研究生教育会全方位提升你的认知层次。研究生教育,会对你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更立体的建构,用更专业的知识背景,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助推你形成一种逻辑追溯思维,培养你信息拓展检索能力,不仅能有助于你领悟上级精神,吃透文件内涵,更让你形成一种反思和鉴别的能力,从而让你在工作实际中,更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是你个人素质的提升,也因此,更容易获得单位的青睐。
但读研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首先研究生毕业越来越难,写论文更是熬死一大票脑细胞;其次随着全社会学历都水涨船高,两三年以后的就业形势更加难以预判;最后也有很少一部分人,学历越高,越接近“学院派”,说话办事越来越不接地气,从长远看反而不利于其个人事业的发展。
02
考公*:从实践中不断提升
相比之下,本科毕业直接考公,就有很多现实的好处了。
首先,积累了大量的考试经验。现在公考越来越难,一次上岸的概率越来越低,大部分情况下,有应考经验的是占据优势的。
很多同学研究生毕业就二十七八了,再考个两三年,过了三十岁,考试的心情就不那么从容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应付考试可能会越来越力不从心。
其次,越早入职,越容易受单位重视。抛开按资排辈那些东西不说,单位是愿意重用知根知底的老同志呢,还是会把机会给新入职的年轻人呢?
毫无疑问,多了几年的工作经验,不仅让人更加老成持重,具备了机关人的“气质”,做事情更不容易出现纰漏;
更重要的是,使用有经验的同志,更容易鼓舞同志们的士气,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其三,还得算算经济账。顺利考取公务员的话,工资虽然不高,那也是在挣钱了,而且还有五险一金。积累个三五年,小地方说不定首付都凑够了,再对比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同学,自己房子车子都有了,而他们可能要重头开始。
最后,就算是入职了以后,也可以通过在职研究生等方式提升自己——当然相比起第一学历研究生来说,可能会有点差别,但很多时候也是被组织认可的。
但大学毕业即考公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第一,与研究生相比,缺乏系统的思维训练,认知层次上可能会有一些局限,从而影响自己后面的发展;第二,如果顺利考上却沉溺在安逸舒适的生活节奏,很可能就丧失斗志,小富即安,浪费了自己的潜能。
总的来说,两条路并没有绝对的优劣,每条路都有一定的试错成本。大家既没有必要产生学历恐慌,也没有必要产生就业恐慌,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实际按部就班的发展,总会有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欢迎在这个话题上有切身体会的同学们,留下自己的经历和见解。
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晚上时*
系统的“讲学练”+自律打卡60天=上岸
连续打卡满60天全额奖学费
年国考60天上岸计划
专属学习计划
权威师资保障
助你克服笔试、面试短板
笔面全程1V1协议班
如果大家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
或是情绪上的困惑
都可以咨询谈哥哦!
作者:之微
责编:亓文康韦思艺
校对:吉雪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公考生都在用的备考神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