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
林沄文集
01
基本信息
上海古籍出版社,年12月。
《文字卷》,定价元,
ISBN:6;
《考古学卷》(全二册),定价元,
ISBN:3;
《古史卷》,定价元,
ISBN:0。
02
作者简介
林沄(-),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商周考古、先秦史、古文字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著有《古文字学简论》《林沄学术文集》《林沄学术文集(二)》《商史三题》等。
03
内容简介
《林沄文集》收入已出版《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林沄学术文集(二)》(科学出版社,)的全部文章,补入年至今林沄先生发表的有关考古学及古文字学等方面的文章。《林沄文集》分为《文字卷》、《古史卷》、《考古学卷》(全二册)三编。其中,《文字卷》共收录了林沄先生的关于古文字研究的文章39篇,《考古学卷》收录林沄先生已发表论文55篇,《古史卷》收录林沄先生已发表论文23篇,另附有《我的学术道路》和《明辨慎思博学笃志——林沄先生访谈录》两篇小传。作者对已刊行文章中不准确的古文字字形予以纠正,并新增按语对以往部分观点进行订正。
04
自序
55年的治学生涯
从我在《考古》年第8期上发表《越王者旨於赐考》一文到现在已经有55年了。
年,和张亚初一起到吉林大学,做于省吾先生的甲骨文金文专业研究生,于先生就要我们一个月交一篇学习古文字的短文。到了第二年,还要我们在教研室同于先生、姚孝遂、陈世辉还有同时学习古文字的王健群一起,对每一篇文章进行讨论。现在翻阅当时的学习笔记,第一篇是年11月10日写成的《说氓》。而《越王者旨於赐考》一文,本是我在年4月26日写的《蔡声侯墓中出土的越王戈考》一文,在于老指导下改写而成。
年9月至年11月是我学习和研究古文字的阶段,当时,于老并不只注重我在释读古文字方面下功夫,而希望我由释读古文字入手,对中国古史有如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一样的重大贡献。这和我学古文字的本来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于老自己当时很注意学习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发表过对商代社会不同于郭沫若见解的文章。我师兄姚孝遂也发表过商代人殉不是奴隶的论文。像我试写的第一篇文章《说氓》,就是从确定古文献中原应作“自他归往”之“氓”的辞条,从而讨论在东周时期古代公社瓦解的重大社会变动。在年《考古》上发表的《说王》便是从王字的造字原意揭示古代王权起源于*事指挥权力。而我在这一期间写成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琱生簋新释》、《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也都是通过古文字资料的释读来进行古史问题的探讨。从“子卜辞”入手探讨商代的父权家族一文,本来是打算作为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只是因为同学张亚初也打算写社会形态方面的毕业论文,才改为我自己在分期收集甲骨文资料时有所发现的《甲骨文断代中一个重要问题的再研究》,把董作宾原定的“文武丁卜辞”中属王卜辞者,改定为早于“宾组卜辞”的“师组卜辞”(和陈梦家定为晚于“宾组卜辞”不同),而且另找到所谓“真正的文武丁卜辞”。后来研究证明,前一论点是正确的,后一论点是不对的。
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没有发表,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在年复刊的《考古》上,以燕耘的笔名,发表了《商代卜辞中的冶铸史料》,那是我在年写的文章中的一节。用燕字暗指东北,耘字包含林云二字。
在学习和研究古文字的同时,为了继续学习俄文,并在中国北方和东北考古方向上扩大眼界,我笔译了吉谢列夫的《南西伯利亚古代史》的一部分,奥克拉德尼科夫的《贝加尔湖沿岸的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以及《西伯利亚各族》这部大书的历史部分。而且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