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经验分享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的你,看过来
TUhjnbcbe - 2021/8/20 17:16:00
白癜风皮肤防治 http://m.39.net/pf/a_6311310.html

为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百项工程,以及“校长杯”、“挑战杯”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想必不少同学都在积极地为各种项目做准备,也一定遇到不少困惑吧?哲学院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学术部为同学们采访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学长学姐们,大家快来听听他们的建议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参与往届创新创业赛事的学长学姐们的经验总结吧~

一、选题相关问题

·1.社会热点问题和专业学术问题作为选题分别有什么优劣?

刘丰源:对于纯粹理论类学术选题,优点是有利于我们本身学术思维的培养,能够让我们学会如何去抓住一个在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更好地培养学术方法论上的一种思路,能让我们比较早地尝试进入一种学术研究的状态。缺点我认为应该有两点,就是针对于刚刚提到的优点而言,我们可能会进行一种相对不那么深入的研究方式,类似于一种早熟的过程,它不利于我们一种比较正常的方式逐步进入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过程。第二点就是,我觉得可能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去寻找这样一个纯粹的学术选题本身也具有一定难度。这需要大家去找一个学术问题来进行追踪,捋清发展脉络,寻找解决办法,这可能就会产生很高的学术要求。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但是难度会大一点,相应地会降低大家的热情。我们在大一大二接触大创,可能选择与社会结合紧密一点研究题目会比较好着手开展。

聂博闻:这里可能要区分的就是,学术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是以同样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学术问题可能需要我们去阐释,而社会热点问题更多需要我们去解决问题,这是两种思维方式。如果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它是以用哲学视角去审视社会现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如果大家真的觉得这是一个足够重要、足够吸引你的热点,真的觉得这个问题有被解决的必要、有去研究的价值,就会有足够的动力做下去。但是劣势,也就是社会现象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可能涉及到一些交叉学科的问题,如果组内没有对相关领域比较擅长、掌握相关方法的同学可能比较难以进行。

·2.如何进行选题以及如何把握选题大小?

韩仁浩:在开题阶段,大家集思广益,这个过程时间很长,可能会不断推演可能性,也可能会出现推倒重来的情况。我认为选定主题可以有两个路径:一方面是初步选定大主题,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另一方面是选择一个小切口,逐步填充内容。不管是哪个路径,最后的落脚点尽量要小,并且要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可以联系一下导师,看导师是否有正在做的课题,可以分一些子课题出来。

聂博闻:这个大小的问题涉及申报的项目是国创还是市创百项,市创百项有一年的时间,国创要有两年时间,所以国创的选题可以适当设置大一些。当然,如果选题过大,可能会出现立项的时候设定得比较空泛,但是最后实际上做出来的成果比较单薄,为避免这种情况,这就要求要合理分配时间精力了。当然,如果选择小切入点的选题能够以小见大,挖掘出深刻的内涵,这也是一种功夫和学问。

刘丰源:设定选题大小可以打个比方,类似于跑马圈地。我骑着一匹马,选题大就是画了一块很大的地。但其实呢,地画得大不大并不能反映这个项目学术上怎么展开,而是要看你能在这里挖得多深,我觉得这个才是反映了学术能力。但是我们本身作为本科生,受到视野和学术水平的限制,使我们可能对对某个问题没办法进行很深入的展开。因为一旦深入展开某个问题,其实它也就相应地就变大了。我们把一个小问题做大的时候,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知识面,而不像圈的这块地一样。这个知识面可能上钩下联,可能涉及到哲学史,可能涉及到现实的多种问题,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可能还是需要区分这两个层次。

·3.如何对选题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聂博闻:选题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觉得这这可能是个直觉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激发了你的在直觉上的对这个问题的兴趣的话,它可能就是有意义的。可能他的意义暂时未受别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验分享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的你,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