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毕业论文致谢,是我对兰大的告别
TUhjnbcbe - 2021/8/17 0:05:00
白癜风早期治疗好吗 http://m.39.net/pf/a_5683025.html

致谢

作为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

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回望终章致谢

这里是大学青春的总结

无论是导师的谆谆教导

或是父母亲人

同窗好友的温情陪伴

抑或是对四年时光的深刻反思

都被写入其中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今天

就让小萃带你一起

走进毕业生们的论文致谢

感知离别之际的纸短情长

我的毕业致谢级马克思主义学院裴榕

伴随着毕业论文完成,我的本科生生涯也即将结束。回望这四年的求学生活,关心呵护我们的老师,友爱互助的同学们都成为了我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一路走来,有进步的喜悦,也有成长的烦恼,在此向所有给我支持和关爱的人表示感谢!

感谢我的导师王学俭老师,非常感谢王老师在百忙之中对我毕业论文的支持和宝贵的建议,无论是“治学”还是“为人”,我都从您身上学到了很多;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谢谢你们在教学中的付出;感谢在我之前各项科研项目中担任评委的老师们,你们的建议使我对科研和论文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感谢我的父母,无论什么时候,你们都是给予我最大支持的人,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女儿一定会努力,成为你们的骄傲,给你们更好的生活;感谢我的同学们,你们是我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宝贵财富,让我见证了友谊的美好和纯粹。除此之外,还要感谢级李杰和冯荟帆同学在问卷发放和数据整理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

携梦想乘风破浪,看明天继往开来。如今我已经在不断的摸索中确定了研究生的方向,我会将这宝贵的经历珍藏于心,继续奋斗,不断提升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级文学院窦雨欣

感谢兰州大学接纳不那么优秀的我,并给我这四年美好的学习时光。“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不是说说而已,它会在未来继续陪伴我前行;感谢文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严谨的治学风气,无论未来走向何方,我都会始终铭记。

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我从老师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具体的专业知识,更有宽和待人的气度、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认真敬业的精神……尤其感谢文艺所的聂成*老师,您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里帮助我良多。从课程论文、校创项目到国创项目、毕业论文,您始终是我的导师。感谢您一次一次认真耐心地与我交流意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论文,感谢您用深厚的学养和包容的态度支持我完成了这些研究。

还要感谢我可爱的朋友们,有人陪我聊哲学、诗歌和理想,有人约我去*屋探险,有人和我胡吃海塞,有人和我别扭又和好,有人说五年后咱们再见……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要分别了,前路不知如何,愿大家一切都好。

级新闻与传播学院路人甲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行笔至此,四年大学生活也已经到了尾声。四年前初到兰大时,便是细雨霏霏的天气。如今到了别离之时,雾蒙蒙的天空中依旧落着雨点,亦如第一次踏进这座校园。

离开这座校园之时,我已是二十又二的年纪。相比于十八岁的青涩,更多地增加了几分成熟。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活,所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还有弥足珍贵的同窗情谊、各位老师的宝贵经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以及一段美好甜蜜的爱情。

四年的大学生活能够顺利结束,离不开在一路上向我提供了莫大帮助的各位老师、我的家人以及朋友们。在这里,我向所有陪伴我成长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的陪伴与帮助!

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臻老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论文的写作中,您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关心与支持。您在中国新闻史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原理课程中的精彩讲解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此外,在论文的完成上您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开题报告到初稿的完成,再到之后定稿,您全程对我进行了悉心的讲解与指导,再次向您表达真挚的感谢!

同时还要感谢大一时重走西北角社会实践活动中,作为我的带队教师的韩亮老师。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是新闻学,并没有您直接执教的课程。但您在重走西北角之前对我进行的指导以及实践过程当中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在重走西北角社会实践当中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完成实践内容。

感谢四年来所有的任课老师。你们的辛勤付出与指导,为四年前懵懂的青年注入了厚重的专业知识,才使得我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感谢我的室友与同窗,是你们的陪伴与帮助,让我四年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感谢曾经陪伴在我身边的女朋友,让独在异乡的我有了心灵上的寄托。我曾听说,分别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那么,下次希望见到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你。

感谢养育我成人的父母。从诞生到长大,从一座四方四正的小城到象牙塔,这二十二年的时间里,父母付出的远远比我想象中的更多。在这里,我想对父母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赐我生命和养育之恩是最大的恩情,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也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付出。

最后,感谢在百忙之中参加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各位老师!六月的风,吹来的满是离愁别绪。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号,而新的征途才刚刚开始。在此,我也向所有敬爱的师长和同学朋友们致以诚挚的祝福:愿大家满怀热爱,砥砺前行!

致谢背后的感想级新闻与传播学院朱晨

年6月4日凌晨1点36分,我躺在13号楼的一张4号床上,难以入眠。可明明榆中的夏夜是那么安静,只能听见微风拂过窗外的树枝,嘶嘶作响。

忽然间才意识到,在学校的日子真的进入了倒计时。今夜是毕业前的第9天,这也就意味着我还能在这张嘎吱作响的铁床上睡上8个夜晚,或许这就是我难以入睡的原因吧。尽管每次上学前我都要抱怨上几句“家里的床太软,实在不想回去呀”,可真的等到毕业的时刻来临,我却有些舍不得这张硬邦邦的4号床了。这不免让我想起与它第一次相见,与兰大第一次相见的情景。

年9月,我第一次来到兰州,飞机窗外是连绵不绝的*土荒山,这是我在南方从未见过的景象,坚韧且雄奇。搭乘着校车,我来到了榆中,不得不说这与我脑海中想象的大学还是不太一样的,宛如停留在了上个世纪的天天新和视野小卖店很难不让人记忆深刻。可惜的是,现代化的综合楼早已取代了视野的小平房,天天新也被围挡起来即将拆除,如今也只能凭记忆搜索在这些地方留下的欢声笑语。

已经消失的还有紧挨着宿舍楼的后市,我还记得来到学校的第一顿午饭就是后市的一碗“齁咸量还大”的土豆片回锅肉盖浇。解决完午餐后,我便和同学在学校里闲逛,无意间看到了*训记者排的报名点,随手拿起一张报名表填完交了上去,没想到大学的新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了。加入了记者排,我认识了一群好朋友,之后也留在了萃英在线,和大家共度了三年美好的时光。

当然,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新闻院以及身边的这一群“傻崽”们。新闻院的老师们上课总有一种魔力,能够让人跳脱书本,从课堂中感受到满满的人文魅力,四年的熏陶,使我逐渐明白了“顶天立地,做社会的良心”究竟意味着什么。与我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身旁的这一群挚友。不知不觉间大家一块学习一块打闹竟然已经翻过了四个年头,如今即将奔赴天南海北,但我相信这一段快乐时光会镌刻在每个人的心头。

突然想起前两日,我被学妹采访问到了“即将毕业离校是否感到难过”的问题。当时我有些语塞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如今回忆起四年的点点滴滴,却依旧觉得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从一开始的失望、想逃离,到后来的习惯与不舍……兰大带给我的是成长,是一段充实而精彩的人生篇章,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概括。如果非要我谈谈毕业的感受,我只想说一句谢谢,谢谢四年来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段故事。

不知不觉夜已深了,这里的夜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安静的星空和微风,而我是一定会想念这样的夜的。

级外国语学院蒋竺晏

我的怀念来得漫长。是有那么一天,我站在自家屋顶上,忽然看见兰大的校车远远驶向高速时才开始的。猛然间的念头,我知道自己再不会刷卡上那辆车,回到那个地方了。闪回的往事时而稀疏,时而艳火一般落在记忆的黑窗上砸醒了我,整整四年像在琉璃塔中恍惚游移,真是一场黑甜的梦。

大学这样结束了。俯瞰记忆,寻见一个出入在天山堂和昆仑堂间的年轻人,会在夏天的清早溜出门去背书,把生硬的俄语单词在嘴里咀嚼来去,大舌音像小型拖拉机一样让一天呼噜噜地转动起来。

谈论生活,总是单调,除了学习似乎无事可做。这个年轻人钻进过昆仑堂每一间自习室:一楼总是狭窄,二楼学生来来往往,三楼似乎不错,四楼常有熟人,五楼最是理想,六楼冬天暖和,四年的光景在此打发。这个名叫“我”的年轻人,已经有点想念那里环绕的读书声,转到北边是毛概,再换一边成了宪法,中央地带是听不懂的外语。

东区的操场,夏夜从此跑过能闻见槐花香。大一时候参加集训,一群人在夜里拉练也不觉得累。偶然一个晚上,队伍里有人喊:“流星!是流星!”我抬头看,那是泛着*的星条,不给人反应的时间就坠下山去,我憋了半天也没憋出好愿望来。

记忆很容易模糊不清,这里拆了那里又建的,对老生来说是不习惯,新生只管负责新的记忆。大三的时候,碰见以前毕业的人,他问我牛肉面馆还开着么,我对此一无所知,原来是早我一年就拆除了。现在换我离开,知道了过去的记忆只存在于过去,从此任由它再怎样建造和拆除也不能得知。就像东区的澡堂、后市和天天新超市只在我们这批老学生的记忆中一样。

我像是离开了,又好像没有。因为从来没什么感觉,好像随时能回去一样,可我和我们确实是实在地离开了。又或者,兰大已经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间跟着我们了,我还不能从其中窥出什么真谛。这更像是一场梦、一股扬沙的风。沉默的、名叫萃英的山,千年如一日般永恒年轻,倒是我醒觉过来,明白要上路了,带着它给我的俄语包袱,进行我的另一段人生。

我在无言中与这座学校话别,就像目送那辆写着“兰州大学”的校车驶离我一样。我再不是十八或二十二岁了。

级文学院李韵

时间如水,总是无言。

大学四年转眼就到了结束之时,从前看到学长学姐拍毕业照总要惊叹一下的我们,如今也穿上学士服架起了相机。日历的飞快跳转,宣告着毕业季的来临。忙于毕业论文的这些日子,常常辗转于宿舍和图书馆之间,走在校园里,来来往往的人们,行色匆匆。阳光炽烈,透过海棠花的树叶,停下脚步,深呼一口气,如此美好。

四年匆匆,匆匆四年,骨子里的仪式感告诉我,要在这里郑重地感谢这一路走来帮助过我的人们。

感谢樊得生老师对我毕业论文的指导。从论文选题,到内容构思,再到正式撰写,樊老师给予了我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尊重每位学生的想法,耐心和蔼地与我们沟通。另外,樊老师的鼓励式教育大大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消解了我写作时的焦虑,从而使我的毕业论文得以顺利进行。感谢大学四年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谢谢你们毫不吝啬地给予我的帮助,更加坚定了我以后要和你们一样传道授业解惑的信念。

感谢我的父母,在过去的21年里,给予了我太多的爱和包容。求学之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或因天资不够,或因努力不够,一路坎坎坷坷。在这期间,父母付出心力、物力、财力之巨大,我不知何以能报,我也无以为报。他们的世界很小,小到时时刻刻牵挂我;我的世界很大,大到时常疏忽了他们。我不善将爱意说出口,但我很感恩父母对我的付出,让我实现了上学自由、生活自由以及追求自己理想的自由。不管面对什么,他们给我“兜底”,他们是我生活最大的底气。

感谢我的朋友们在我迷茫困顿时,不厌其烦地开导我,安慰我,让我找到了坚持的意义;感谢我的室友们,四年朝夕相处,一起学习和生活,使我的大学生活不再孤单;感谢我的偶像,那一首首歌陪伴我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那一句句歌词触动着我,抚平了我的焦虑,使我有了一直向前冲的勇气。

最后,感谢无畏的自己,在青春之时勇于不断尝试,愿意成长,愿意奋斗,愿意不甘平凡,愿意追求理想,愿意努力成为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人。

难留少年时,总有少年来。诚挚地感恩过去种种遇见,祈盼未来人事顺遂。

级经济学院郭雯婷

前言:四年的兰大岁月,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完成了从懵懂的少年到对人生和未来有目标的青年到蜕变。在这段成长的过程中,唯有精神独立,思想独立,人才能摆脱成见,摆脱愚昧。

1:量化自己的时间管理,学会取舍

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被大学丰富多彩的各类社团活动吸引。但是对于萌新而言,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做到学业与工作的平衡。在这一阶段,需要面对的就是来自大学阶段的第一次取舍。其实无论是选择将精力部分倾斜于和伙伴们共同奋斗的社团活动,还是专注投身于学术事业,两种选择都会给带给你不同的体验和收获。但是始终要铭记,学习是永远是你的首要任务,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为自己留出一定的学习空间。

当你拥有优异的成绩,相当于自己拥有了他人无法轻易超越和比拟的筹码,这些蓄力会在未来迸发出巨大的力量,为你的人生开拓出新的道路(保研、出国等深造途径,学业成绩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2:时刻保持勇气,人云亦云的结果是失去本心

在兰州大学度过了充实的两年学习生活后,我意识到现阶段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学术能力都面临着发展瓶颈,所以在大三上学期决定前往韩国成均馆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但由于年初的新冠疫情,无法按原定计划出行。在综合考虑了自身的意愿和外部条件下,我还是坚持于大四上学期前往韩国成均馆大学进行学习交流。

在这一学期的交换生涯中,我充分体会到韩国大学教育与国内高校教学的差异性,在此过程中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也从全新的角度对自己进行了评估和观察,激发了自己新的潜力。

3:时刻保持勇气,遵从本心

对学校的认可来源于你在这里学到了什么或者付出了什么,以及你在这里遇到的人所经历的事。

(1)走出舒适圈。很多人烦恼的源泉在于自己的执行力跟不上想法。想法很多,但如果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无法实现目标的痛苦会一直持续下去。

(2)同自己本能的欲望对抗。自律的人永远值得别人尊敬,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比如懒惰。

(3)学会选择。不要因为外部环境过度压抑自己,选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

(4)珍惜同学间的友谊。四年之后,很多人是很难再次相见的。

(5)多和老师们进行沟通交流。虽然大学在课堂间的师生互动或许不如中学时紧密,但老师们的想法是可以为你开辟一条新的路径。不仅是在学术方面,在人生规划方面,老师们的建议也会帮助你拨云见日,开辟出新的想法。

在大学期间,最幸运的便是遇到了志同道合的老师,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和对自己所学内容的认知,基本上都来源于校创、暑期项目、课题组和科研任务的实践,我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对社会发展是有实际意义的,这都要感谢老师们的信任和鼓励。

总结: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你所得到的不仅仅是能够看到的一个好的名次或者一张证书,更多的反而是你认认真真做事情,一点一滴“磨”出来的思维逻辑、文案写作、认识事物、解决事情的能力,以及未必一帆风顺的生活学习经历。这些无形的财富才是你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大的能量和底气。

致谢不只存在论文的终章

亦是在离别之时

对于每一个

曾习以为常的人与事的感念

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

关于兰大的每一寸记忆

都化成一声“谢谢”

送给陪我走过四年的你

“谢谢你,后市”

王小半今天吃饭了吗

毕业在即,想说声谢谢的还有那拆掉的后市,毕竟那个破破烂烂的小市场承载了我四年的回忆——麻辣拌、水果捞、火锅粉还有略显油腻的重庆鸡公煲,这些都曾经慰藉过每一个晚课后的肚子和心灵。

曾经的慰藉

兰大的校园里,属于后市的时代结束了,属于我们的时代也结束了。但有关后市的美好回忆,从未消失过。

后市只存在于回忆和手机相册里了

“谢谢你,昆仑堂和堂主”

钟无艳

毕业了,说声谢谢给昆仑堂吧。

四年前初来兰大时,感叹于这座屹立于西北大地的巨大建筑;四年之后,即将离开校园时,回望昆仑堂还是那么沉默可爱。

小组展示时的作业讨论,临近期末时人文社科图书室里疯狂肝论文,考研备战时每天早上抢二楼自习室的位子……在昆仑堂的每一个时刻都是无比充实的。本科四年,在书堆中汲取的营养,成为我知识的骨骼,并将陪伴我走过以后的路。

回头再望一眼昆仑堂

月迟

谢谢堂主呀!撸猫是我上课路上最快乐的事情~希望堂主们以后都要健健康康的哦!

堂主再见啦

“你好,二教”

Charles

第二教学楼已经修成,可我们却体会不到新教学楼的魅力了......而且又有两个建筑即将完工,可我们都赶不上了。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小学毕业小学建好新楼,大学毕业大学就盖好新楼。哈哈哈哈哈,祝母校越来越好!

令人羡慕的二教

“谢谢你,兰州”

留生

坐上离开兰州的火车,有关这座城市的一切在窗外逐渐远去。*河、啤酒、牛肉面、中山桥、正宁路的烧烤,还有萃英山顶的日出……记忆中的一切都远去了。

感谢兰州,以及在这座城市里的一切快乐而鲜活的时光。我曾在这座城市里度过人生最美好的四年。

兰州,兰州

毕业生们

最后一声“谢谢”之后

我们终将与兰大告别

前途漫漫,各自珍重

愿所有新的开始

都是离别开出的花

?

制作

蒋煜陈立伟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网络

摄影

林厚庆陈加好

审核

朱佳君张驰豪王若冰陈立伟苗世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毕业论文致谢,是我对兰大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