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物优秀毕业生,来啦三
TUhjnbcbe - 2021/8/5 17:05:00

今年,工学院共有13位同学获得“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夏季)”称号,40位同学获得“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夏季)”称号。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推出系列推送,展现优秀毕业生的风采,听听他们在北大工学院求学期间的感悟。

今天出镜的,是获奖的本科生,掌声有请~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我是孙博天,工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17级本科生,导师是王雪峰老师。

我在本科阶段成绩优异,曾多次获得奖励奖学金。大二暑研期间进行了关于“MRI兼容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运动学与力学建模”的研究,并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于机器人领域国际期刊IEEERA-L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积极参加学生工作,曾任工学院学生会权益部部长。自分专业以来,一直担任理论与应用力学班班长,任职期间始终认真完成日常工作并积极帮助同学,成功组织了多次班级活动。对我来说,优秀毕业生这一荣誉既是对本科期间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研究生阶段的鞭策,我将携着这份荣誉,不断前行。

我是张灏宇,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7级本科生,导师是朱怀球老师。

北大四年,真心感谢一路走来遇见过的每个人,也感谢这四年来虽有时迷茫,但不曾荒废的自己。生活是一场不只是求学的修行,希望今后的日子自己也能素履以往,坚持心中的执着,追寻生活的净土。在北大四年求学路,学会最重要的是抛去学历、分数、头衔,用最平等的眼光去审视自我、欣赏他人,我们都不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设限,更不应该用过往履历去界定自己的人生。22岁的我们从学校出发,希望今后的日子里,在路上的我们永远脚下有路、眼里有光。

我是高楚桐,工学院工程力学专业17级本科生,导师是侍乐媛老师。

我在本科四年期间,GPA和综合测评成绩均为专业第一,曾获三好学生标兵、廖凯原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并在IEEETASE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在IEEECASE会议上作过报告。在北京大学的四年,我深受这里的土壤、这里的老师同学润泽,一点点地进步着。“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为我本科四年做出了阶段性总结,获此殊荣,不胜荣幸;唯有不辜负此荣誉的重量,在今后阶段的学习科研中持续精进,让优秀成为一种好习惯。

我是陈策,工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17级本科生,导师是段慧玲老师。

在本科期间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廖凯原奖学金、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等综合荣誉,并分别获得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和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二等奖。大三春季学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赴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交换。陈策曾任工学院团委实践部副部长,联系了企业参访活动和支教活动,并多次参与了毕业典礼和返乡宣讲志愿活动。回望本科四年,对我自身受益最多的有两点:一是保持独立思考、不受外界声音影响的能力;二是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尽量让自己问心无愧。

我是张盛涵,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7级本科生,导师是占肖卫老师。

我的毕业寄语:在燕园,每一个选择都会得到充分的尊重。这里欢迎成功,同时也接纳失败;可以在退步中得到欢喜,但当前进时也会有喝彩相迎。因此,最重要的是悦纳现实自我,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选择,然后向着选择的方向不断前进。即便是步步倒退,又何尝不是在向新的方向前进,总是要好过在原地踌躇、光阴虚掷。

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我叫卢楚祺,工学院材料航空班17级本科生,导师是曹安源老师。

我在本科期间学习认真努力,前三年总绩点在系里排名第二。同时,本人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和国家纳米中心的王浩研究员进行多肽自组装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参与了在Nature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物优秀毕业生,来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