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笔记本张曼菱众说纷纭之下
TUhjnbcbe - 2021/7/22 1:13:00
众说纷纭之下□张曼菱

引言

刘文典,这个名字我很早就从父亲口中听到。当父亲带着我,在金马碧鸡坊和翠湖流连时,他会用带着满足的慨叹,说出一些往事和名字,让我知道,他的生平并不虚度,昆明这座小城亦非平庸无奇。幼小的我,不知道西南联大的伟岸,亦不知世有“诺贝尔奖”,吸引我的是那些神奇的人物。曾经,北来人潮携带着一道“科学与民主”的光芒,辉耀山城。父亲行事与判断时会引证这些教授的话。学者教授们在致公堂等处为民众开讲,在富滇银行供职的父亲前往恭听。潘光旦讲“优生学”。怎样才能生出聪明健康的后代,以使国民强大,国家强大。闻一多与吴晗讲时事,讲国土沦丧,悲痛之极,全场激愤。刘文典讲《红楼梦》尤为诡谲:元春省亲,看到贾宝玉给大观园各景所题匾额都点头称许,唯看到“蓼汀花溆”四字时,笑道:“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贾*忙遵旨换了。元春为何如此?此乃她只喜欢宝钗,不喜欢林黛玉之故。因为“花溆”的“溆”其形似“钗”,其音似“薛”,而“蓼汀”反切一个“林”字。此种议论,我闻所未闻。父亲有旧学基础,则可玩味。父亲说,刘文典敢顶撞蒋介石,颇有些“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气概。他讲话喜欢挖苦人,挖苦的都是“名流”,文化人,从不挖苦大众平民,他有鸦片瘾。在我成长的岁月中,闻一多,是经常要被提到的,他是一颗星辰,处于崇高地位。潘光旦成为遥远的启蒙学者。吴晗在“文革”中被点名批判,令我的头脑发生了一次“历史的折叠”。刘文典踪影杳杳。其实他就在云南大学。当我着手做寻访西南联大的事情,这个名字又出现了。刘文典鲜活的形象镌刻在一代学子心中,人们怀着亲切与幽默,追忆他留下的无穷韵味。有位出版界的前辈,从远地打电话来问刘文典“后来的境遇”,刘文典与文化人,似有一种天然的情结纽带。西南联大现在已成为“流行文化”的最富资源。刘文典逸事编得像“折子戏”那么精彩,对白、动作如戏台表演,以满足人们的情趣品味。而真实的历史如何,仿佛已经无人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笔记本张曼菱众说纷纭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