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信息
导师姓名:何征
主要研究方向:陶艺、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创作
作品《农夫》参加全国美协“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苗姑》参加全国美协“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天目大树》参加林业部美协作品展,《老汉》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获世纪优秀奖;《北方院落》参加全国色粉画展,《九天揽月》参加浙江省体育美展。陶艺及设计作品理论文章先后发表在《美术观察》、《画刊》、《中国陶瓷》、《江苏陶瓷》、《景德镇陶瓷》等刊物上。
主要论著:《留痕》《因为喜欢所以热爱》主编艺术设计刊物《设计与生活》《21世纪艺术家画集—何征》作品册、设计作品集等。主要论文有《陶艺管窥》、《林中的迟桂花》、《论江南园林的小巧与雅谈》、《谈兴起的城市雕塑》等20余篇,发表在《雕塑》《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
主持浙江省教育厅精品课程《平面构成》;省教育厅《雕塑与环境》等建设;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参加全国竞赛并获大奖。承担《中国传统艺术与民俗文化》《现代陶艺研究》《视觉传达艺术研究》等研究生课程。
学生姓名:赵雨凡
专业:设计学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时光荏苒,研究生三年的时光就快要过去了,和导师何老师的相处,还是从三年前的开学开始。第一次见到何征教授,还是研究生刚刚开学的时候,选完导师的我十分忐忑,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虽然我本科也是本校的学生,但是对于艺术学院这个新的大家庭不甚了解,也仅仅只能凭网站上的文字了解我未来三年的导师,只知道何征教授是学科带头人,研究陶艺和艺术理论之外。
真正和何征教授面对面的交流是在学校的餐厅里,何老师为了让我们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准备在西餐厅请我们吃饭。第一次和导师一起吃饭我们也有点紧张,趁何老师没有来,还拖着学姐问这问那的,结果何老师一来,一开口我们就乐了:“你们要不要吃水果味儿的煎饼?”我们还正寻思餐厅里哪儿来的煎饼呢,后来才知道何老师说的哪里是煎饼,而是匹萨。
这个小小插曲让我们开怀大笑,顿时拉近了我们和何老师之间的距离,这顿饭上,我们了解了未来三年的大致学习方向,认识了学姐学长,也对何老师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一个和蔼、幽默却又不失严谨的老师。
在研究生三年的时光里,我们也时常到何老师办公室汇报生活日常和学习情况,有时是制定学期的学习计划,有时是讨论论文内容,但结束工作学习的讨论之后,总会变成我和我同学叽叽喳喳的和何老师聊起了天,一聊又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以至于每次走出何老师的办公室总觉得有些饥肠辘辘。
和导师这样的相处氛围,使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舒服,好像何老师不仅仅是我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学习上的导师,也是生活中的长辈。何老师还有不少与原来形象不符的“反差萌”:何老师带着我们专业的同学们一起去大西北田野考察,在餐厅里乐呵呵的让我们吃包子馒头,在北风瑟瑟的敦煌戴着卫衣的帽子站在路边和我们聊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