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院优秀人物专访
为了提高药学院本科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药学领域未来的发展与变化,为同学们的阶段性选择提供参考与帮助,药学院团委于年11月组织开展了对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赵春杰教授的采访。希望本次采访能够使同学们有所收获,为同学们将来的选择确立方向,助力人生启航。
赵春杰教授年7月毕业于沈阳药学院药学系,同年留校在药物分析教研室从事药物分析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现任沈阳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体内药物分析及中西新药开发,中药有害残留物、农药残留的检测与控制技术和应用化学,微量元素、内源性物质与疾病的关系、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及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专利2项,主编和参编教材21部。
专访问题
Q1
通过对您的了解,您从79年开始就一直在沈药学习研究,见证了沈药的成长,请问是什么支持您坚持为药学事业献身工作到现在的呢?
赵春杰教授:
我是83年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选择留校是自己对老师特别喜欢。我从小很想当老师,机缘巧合在招聘老师的时候考上了。我有好多次机会到企业去,但是一直没离开,因为我喜欢教学,喜欢在讲台上,喜欢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喜欢体会让学生听懂、听会的幸福感。
Q2
我们了解到您的工作涉猎非常广泛,那么您是如何看待学科交叉这个问题呢?
赵春杰教授:
学科交叉现在越来越广泛。我在学校担任期刊编辑部主任,所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各种专业的学术会议,强烈的感受到了学科的融合。
Q3
老师您觉得,我们除了要学好专业的基础课程之外,还有那些能力是我们作为学生需要提高的呢?
赵春杰教授:
除了专业课程学习,还应该做到德、智、体、劳全面发展,广泛地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同时要学习做人,学习与别人相处,掌握学习能力。
Q4
很多本科生面临考研或就业的选择,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赵春杰教授:
在大三之前我主张充分锻炼自己,释放自己的能力。大四时,如果你、学习成绩不错,家里经济条件也基本可以,那么首选考研。而且选择考研最好一鼓作气地把博士或者博士后读下来。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对学习没有兴趣那可以选择就业,再根据就业岗位,在职学习和提高。但作为年轻人,选择哪一条路都要用心的走下去。
Q5
您认为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搞科研?
赵春杰教授:
做科研应当是一种爱好,要有兴趣,要细心。科研是很枯燥很乏味的,但是喜欢搞科研的人,觉得通过自己努力把问题解决了,是一种很大的乐趣。
Q6
现在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各种创新型的项目和比赛层出不穷,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来如何培养这种创新的能力?
赵春杰教授:
我们不要把创新理解的那么难,其实每做一个实验,都涉及到创新。创新要注意学科交叉,可以将其他领域的研究,用在自己的领域中。
Q7
如今正值大创热潮,您如何看待大创项目,我们应当如何选择呢?
赵春杰教授:
我希望学生积极参与大创,大创这个项目就是让学生参与科研。我们学校现在的大创,还是在各个导师的实验组里,与导师们一起实验对以后读研等等有很多帮助。
Q8
您可以给我们当代学生学习方面、职业方面一些建议吗?
赵春杰教授:
从学习的角度,要一鼓作气地学下去。从工作角度来说,要有一个职业规划,定位成为哪里的人,再看看自己想做什么。第一份岗位一定是要有更多上升空间的。
Q9
请您给本科生一些寄语。
赵春杰教授:
作为本科生要在大学期间充分全面锻炼自己,广泛培养自己。如果考研,要针对考研的课程进行复习和掌握。另外,作为学生,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的力量很强大,要相信自己行,给自己心理暗示,那就一定行!
通过本次采访,药学院本科生得以从药院名宿的视角,更加深入地了解药学专业及科研前景,理性思考,明确目标,积极开拓视野,发掘自身潜力。
特别感谢赵春杰教授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药学院团委书记李典赛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以及药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
专访精彩片段
视频来源:廖东川
图片来源:于耀远
文稿整理:陈姝彤
设计:敬佳琪
责任编辑:郭秋奕/于耀远/*诗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