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淑华,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从教以来,在《法学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权同价”视角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法律制度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科研课题近20项。出版《土地法学》《房地产法》等著作教材11部。
严肃、刻板、枯燥,人们常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法学。对许多法学院学生而言,学好法律绝非易事。不过,在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淑华看来,海量的法律条文、复杂的法律关系,层出不穷的新案例并非枯燥冰冷,也是有“温度”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好法学,让学生学懂弄通法学原理,培养法律思维能力,掌握法律实践应用,也并非难以跨越的鸿沟。
执教二十余年,王淑华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搭建了一座通往法学殿堂的无形桥梁,把培育社会法治精神更好地融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她主持的《建设法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之构建——错位发展、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获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她参与的《面向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改革》,获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凭借高超的教学水平和创新式教学方法,她先后获评山东建筑大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山东建筑大学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年度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
革故鼎新创新教学培养学生法律的学习,离不开基础理论。在理论教学方面,王淑华喜欢根据法律热点和难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法律应用实践热点和难点合理融入教学,通过剖析热点、难点,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上课热情,也通过剖析案例,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法律思维能力;她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将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有效解决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率低、实践能力低等问题。
同时,她依托智慧树、腾讯会议、ZOOM等线上教学平台,重组课堂教学手段及模式。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识记和理解内容模块);课中线上和线下内化探究(运用和分析内容模块);课后线上拓展提升(评价和创造内容模块),形成教学闭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在课程考核方面,她合理设计学生的评价与考核机制,实行全过程的学生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多主体、多元化学习评价与周期管理,激励学生探寻自我适应的深度学习机制,健康可持续发展。因为这些教学改革创新,她的学生评教优良,年均98分以上,她作为课程负责人的《民法学》获评学校精品课程,《学术伦理与知识产权》获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立项。
立足实训心系学生实践能力王淑华始终认为,法学教育离不开法律实践。除基础理论教育外,王淑华始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她积极搭建平台,构建校企、校院、校地等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已牵头建立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建大工作站,指导学生进行法律援助;牵头学校、省工程法学研究会与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建“建设工程纠纷诉调中心”,溯源化解矛盾,通过平台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环节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法律人职业体验和知识融合能力。
她带领学生参加“农村土地改革”调研、住建部门规范性文件清理等,培养学生以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指导学生撰写的两篇土地改革论文在原国土资源部主办的期刊上公开发表;她指导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关于山东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法律探析”获第三届省“调研山东”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三等奖;指导本科生毕业实习,指导本科生、硕士生参与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建大工作站的法律援助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建筑类高校法律文书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若干,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模拟法庭大赛,训练学生的诉辩能力;通过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的选题、论证、撰写与答辩,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实习、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理论应用实践、解决真问题的实务操作能力。
践行使命潜心问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