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范围教育,是点燃一把火
TUhjnbcbe - 2021/7/3 3:59:00

范围

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专业毕业,来到首经贸,现任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包括《劳动法律制度》《比较劳动法制》(双语)《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等,曾多次荣获优秀课堂效果奖,年获评首经贸优秀教师和教学新秀奖,荣获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称号。

走进范围的劳动法律制度课堂,教室里座无虚席,讲台上的范围穿一件蓝色格子衬衫,深色西装外套,干练又儒雅,法条、案例脱口而出,思路清晰,风趣幽默,课堂“抬头率”几乎是%,每每提问必有回应。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首经贸十二年的时光里,范围践行“用生命去照亮生命”的教育初心,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学院、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光。

严而有方,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在专业学习上,范围是学生们眼中严格的导师,“自律”“标准高”“要求严”是学生们在评教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范围很注重课堂纪律。言教者讼,身教者从,他每堂早课都是七点半左右到教室,提前做准备,他的学生们也几乎没有迟到的。级劳动关系专业张梦子说:“范老师的头几堂课,会让我们每个人制作一个姓名桌签,过不了多久他就能叫出全班同学的名字了,每堂课每个人都要参与讨论,旷课几乎是不可能的。”

范围很注重学习的过程。劳动法制是一门既要讲理论,又要讲实践的课程,范围看来,专业知识与社会视野一旦相接,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所以他一直坚持“以案说法”。采用“典型案例筛选—分角色模拟—分组评议讨论—模拟仲裁员或法官裁判”的四步教学法。范围说:“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理论,还要让学生明白制度为什么这样设计、案例为什么这样处理。”

在劳动法制课程的最后,范围还会把同学们带到劳动争议仲裁院,实地观摩,现场教学。张梦子说:“我旁听的是一起关于劳动者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工资发放问题的劳动争议案件,范老师是仲裁员,主持审理流程,通过陈述、举证、辩论后得以裁决。”参与的过程延伸了教学的宽度和广度,张梦子说:“亲身经历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剑拔弩张,这种感受比纯粹的书本学习来得更加真实,也更让人难以忘怀。”一面是强烈的实践感知,一面是丰厚的理论资源,让花开在路上,这是范围的教学智慧。

对于研究生经常被“邀请”到办公室面谈的严格,让级劳动关系专业研究生于秋霞深有体会。“范老师对我们要求严,对自己更是苛刻,有时候做课题很忙,给我们的论文指导意见时常是后半夜发来的,他其实什么也不用说,他的行动教给我们什么是认真,什么是严谨,我们打心眼里敬重他。”写毕业论文时,于秋霞给导师发完初稿本想着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第二天他就回复了,“论文已经标注上密密麻麻的修改建议,大到理论框架建议,小到用词和标点符号错误,我心里又忐忑又敬佩。”就这样在和范围交流、修改、再交流的往返了七八次之后,于秋霞的论文才最终出炉。

严格是范围给学生们的最独特的爱和沉甸甸的期望,在他所带班级已毕业的两届学生中,有约40%的学生考入境内外各类高校继续深造,级劳动关系卓越班荣获学校“优良学风班”称号,研究生多人获得学校科研奖励,1人主持的项目获北京市“双百行动计划”立项。

教学改革,做创新育人的实践者

劳动法律制度作为劳动关系专业的核心课程,范围一直坚持在劳动法的知识体系中深挖“思*基因”,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同学理解中国共产*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同学们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所包含的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他的劳动法律制度课程获批学校课程思*案例设计示范课。

为了培养和强化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价值观,在对《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等法律条文进行解读时,范围引用拼多多22岁员工猝死案例,他问道:“在劳资之间不平等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很多选择看似都是‘自愿的’,但是他们能够意识到这种‘自愿’可能导致这样的后果吗?”从而引导学生充分发掘制度背后的人性考量与价值关怀。基于学生对热点案例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范围教育,是点燃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