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阿基米德一个支点,他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给张恒一个郑爽,他可以翘起整个娱乐圈;
给翟天临一个博士,他可以撬动整个学术圈。
翟天临是谁?
年之前,他是北电博士,北大博士后。
他的愿望就是穿着博士服上热搜,
让所有人看看他有多牛!
年之后,他是被剥夺博士学位,
且不知道“知网是什么东西”的学术造假者。
因为他的这句话,
学术界平地起惊雷,
纷纷开始严抓毕业生论文质量。
论文查重率从原先的30%降到20%,
有些更为严格的高校,
论文查重率控制在5%-10%才算合格。
更为坑爹的是,
知网查重连专业词汇都会被标红!
比如化学试剂乙醇会被标红,要改写成“百分百酒精”,等到下一次,可能要改成“类似二锅头的液体”才能通过了;
比如法学院的专业术语猥亵儿童会被标红,硬生生被改成“骑跨在小女孩身上进行性行为”,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写什么不可描述的小*文。
就连“我吃过晚饭了”也会被标红,最后被改成“朕用过晚膳了”才罢休。
本来一篇语句流畅的论文,
改到最后就剩狗屁不通了。
查重率是下来了,
学术垃圾也是真的产生了。
所以一到毕业季,
大家见面都是致命三连问:
“你论文改完了吗?”
“你论文查重率是多少?”
“翟天临睡觉了吗?”
5月24日,继学术造假事件后,翟天临第一次给出了回应。
他说,如果骂他能缓解大家的压力,就骂吧!
听上去显得他多委屈多可怜,
甘愿牺牲自己成全大家多伟大。
他甚至一条一条回复评论,
试图扑灭大家的怒火。
请问诚意值几斤几两,
够查一次论文费吗?
现实是,
因为查重率的陡然降低,
让学校一人两次的免费查重不够用了!
而想要额外查重就得自己掏钱!
昂贵的查重费
翟天临没搞事情之前,
查一次重也就来块,
可现在,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多,
查重费用也是水涨船高。
随随便便查一次重就得+,
对于生活费本来就不多的学生来说,
简直是一笔巨款,
查一次重估计半个月都得啃馒头了。
还有些查重商家的价格,
从之前的元,一路飙升到元,
涨了整整十倍!
橘长买的基金要是按这个势头涨,
早就不愁没饭吃了
论文被贩卖的风险
除了电商平台的论文查重项目火爆之外,
降重服务也养活了一大批商家。
有些毕业生为了顺利毕业,
在网上找人帮忙修改论文。
而查重率修改到20%以下,
就需要4元左右,
也就跟橘长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吧!
如果花钱可以解决问题,
花点钱查重也就罢了。
但你永远不知道,
自己送去查重的论文会不会被有心人二次贩卖。
年就有媒体报道,
一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在查重的时候被盗取,
被电商平台卖给了别人,
最后导致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属于自己了,
自己还面临着论文不通过的风险。
知网查重不对个人开放,
单笔查重费用又很高。
电商中介的查重也不便宜,
还要冒着被盗用的风险,
毕业生真的有苦说不出。
代考究的外审合理性
现在许多高校,
除了知网查重还增加了抽查、外审等环节,
外审不合格,可能直接面临延毕,
势必通过层层筛选阻碍“垃圾学术”的产生。
可橘长又听说,
有的外审仅有一人负责审核,(一般是两个人)
如果那个人认定不合格,
那论文就不合格,毕业生就毕不了业,
而且哭都没地哭。
假设这样的事情存在,
“外审一刀切”真的合理吗?
假设这样的事情现在不存在,
谁能保证以后的外审绝对没有水分呢?
没有人年年恨翟天临,
但年年有人恨翟天临。
他仅凭借一己之力,
就影响了所有学校的论文查重,
改变了莘莘学子的毕业路。
让每年的准毕业生都齐聚他的微博之下,
为他贡献了超活跃的微博数据。
(可惜热度再高他都用不上了)
作为“学术垃圾”的事实他是洗不白了,
或许他把知网买下来,
给广大毕业生免费查重,
能让大家的怒火降下来。
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
不断降低的查重率,
真的能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学术论文吗?
不断攀升的查重费用,
真的不需要进行管控吗?
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的查重机构,
真的安全可靠吗?
毕业没有那么容易,
每个人都有他的论文。
事情刚发生的时候,
翟天临是个问题。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
已经不是翟天临的问题了。
论文查重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抄袭,
但是机械化查重没有意义。
年复一年的怨声载道,
不是我们所希望看见的。
越来越严格的审查制度并非是错,
但是用错了过程,结果难辨好坏。
希望翟天临好好反思自己,
希望知网也好好反思自己敞开大门,造福学子吧!
当然了,翟天临该骂还是得骂,
最近总在微博刷存在感的他,
让我严重怀疑他在试水准备复出
橘长觉得他应该早日死心
本期制作人员
编辑EDITOR沈三月封面ILLUSTRATOR
梁大头
监制CUIGAO
橘长
??*记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