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著作荐读教育人类学参考阅读书目之一
TUhjnbcbe - 2021/6/28 19:54: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82.html

一、滕星《教育人类学通论》

主编:滕星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6页数:

内容简介······

作为教科书,本书全面而简洁概括了教育人类学学科。全书分为五篇:第一篇的主题为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阐释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概念和认知;第二篇为理论和方法,阐述学科基础理论、学科流派、学科研究方法和学科研究成果;第三篇为文化和教育,涉及人的发展与教育、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多民族学校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地方性知识与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问题;第四篇为族群与教育,涉及社会分层、族群流动、族群差异、认同、学业成就、原住民教育和流动人口教育等主题;第五篇为教育人类学的实践,主要涉及教育领域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作者简介······

滕星,浙江绍兴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富布赖特(Fulbright)高级访问学者。最早将教育人类学理论引入中国的大陆学者之一,多年来致力于教育人类学理论在中国的推广、发展和本土化实践,研究成果为“教育人类学研究系列丛书”(共四辑,近50部)。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所长,《民族教育研究》主编;曾受聘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英国海外发展部、美国福特基金会、日本文部省等国际组织,担任项目负责人、专家或顾问;主持10余项国内外教育人类学重要课题;曾获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研究基金;曾任美国加州伯克力大学人类学系客座教授。现为中央民族大学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教师教育协会(WFATE)常务理事,香港苗圃基金会顾问。

目录

第一篇: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社会文化人类学与教育研究

第三节教育人类学的学科诸要素

第二章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渊源

第二节英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欧洲哲学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中国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篇: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进化论学派

第二节文化传播论学派

第三节结构功能学派

第四节文化相对论学派

第五节文化与人格学派

第四章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

第一节哲学教育人类学学派

第二节文化教育人类学理论学派

第三节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学派

第五章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进入田野点之前的准备

第二节田野调查

第三节民族志撰写

第四节教育人类学理论建构

第六章国内外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

第一节国外学校教育的微观民族志研究

第二节国外学校教育的宏观民族志研究

第三节国外学校教育民族志新趋势

第四节国内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

第三篇:文化与教育

第七章人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人的本质与教育

第二节人类进化与教育的起源

第三节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

第八章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

第一节社会文化变迁及相关理论

第二节社会文化变迁中教育及其转变

第九章多民族学校中的文化适应

第一节文化适应

第二节多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

第十章仪式与教育

第一节仪式概述

第二节学校教育中的仪式

第三节教育仪式的承载维度

第十一章经济文化类型、地方性知识与教育

第一节经济文化类型与教育

第二节地方性知识与学校课程

第三节学校教育的生态学研究

第十二章多民族国家的双语教育:人类学的视角

第一节双语教育的定义与模式

第二节双语教育的宏观视角:同化主义与多元主义

第三节双语教育的微观视角:民族志的研究

第十三章多元文化教育

第一节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目标及历史发展

第二节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观点

第三节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案例

第四节多元文化教育的展望

第十四章现代性与民族教育

第一节现代性的概念与维度

第二节教育在现代性中的位置与功能

第三节现代性与民族教育的内在矛盾

第四节意识三态观的基本主张

第五节现代性与民族教育关系的重构

第四篇:族群与教育

第十五章学校教育、社会分层与族群的社会流动

第一节“卡斯特”和“类卡斯特社会”

第二节教育与族群的社会流动

第三节学校教育与社会边缘群体——中国本土的研究

第十六章学校教育领域中的族群差异与教育公平

第一节族群偏见与歧视

第二节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优惠*策与教育公平

第三节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优惠*策与教育公平

第十七章学校教育中的族群、身份与认同

第一节社会化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

第三节学校教育与地域认同

第四节学校教育与国家认同

第十八章西方少数族群低学业成就理论与中国个案研究

第一节美国少数族群学业成就归因理论

第二节中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个案研究

第十九章国外原住民教育

第一节原住民概述

第二节北美印第安人的教育

第三节大洋洲原住民教育

第二十章流动人口与移民的教育

第一节人口的流动和移民

第二节西方移民教育

第三节中国流动人口的教育

第四节跨地域、跨文化人口流动和移民与教育的未来

第五篇:教育人类学的实践

第二十一章教育领域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第一节教育领域中为什么要普及人类学知识

第二节美国教育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第三节中国大陆地区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参考文献

后记

二、冯增俊、何瑾等译《教育人类学》

作者:冯增俊,何瑾等译

出版社:海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0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译文集,序言中提出了

亟待建立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必要性和

构想。书中介绍了教育人类学的历史、

目的、方法、分析框架,主要的研究

领域,人类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作为

文化传递的方式,对美国教育过程

分析模式的理论探讨,学校教育民族

志的研究,分析了作为方法论的民族

志及其在学校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目录

亟须建立我国的教育人类学(代序)

一、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建立我国教育人类学势在必行

三、我国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四、教育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我国教育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

教育人类学

1、历史背景

2、目的、方法和分析框架

3、主要的研究领域

人类与教育的联姻

人类学对人类学与教育联姻的贡献

教育对人类学与教育联姻的贡献

重要问题概述

结论

教育作为文化传递的含义

把教育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含义

教育研究的人类学策略

对美国教育过程分析模式的理论探讨

假设与概念

文化移入模式

渠道模式

信息论与系统论模式

概要与结论

学校教育人种志的研究引导

一、概念

二、优秀的学校教育人种志的标准

三、人种志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四、人种志世界观的特征

五、人种志的专业培训

论作为方法论的人种志及其在学校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导论

对社会中和变革中的学校教育人种志的考察

结论

哲学——教育人类学

三、庄孔韶《教育人类学》

作者:庄孔韶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

页数:页

内容简介:

书中探讨了儿童教育、正规教育、民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中国教育的社会文化关联,并提出了批评和建议。书中列举了包括民族志在内的十三种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

四、冯增俊《教育人类学》

作者:冯增俊著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内容简介

人类与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这种紧密关系,使现代社会的人们普遍

1
查看完整版本: 著作荐读教育人类学参考阅读书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