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答辩顺序
2答辩进行中
01
第一位答辩的勇士是蔡海畅同学,他的答辩题目是《硅酸盐载体负载Pt纳米颗粒催化二氧化碳加氢性能研究》,讲述了以二氧化硅为原料合成硅酸镍并负载铂,并对产物进行各项表征。
02
第二位答辩的是单睿琪同学,单睿琪同学答辩的题目是《基于有机金属骨架材料的耐有机溶剂纳滤复合膜研究》,讲述了以P84聚合物和2D-MOF为原料的混合基质膜在有机溶剂纳滤方面的应用。
03
第三位答辩的是邓杨同学,她的答辩题目是《基于PCN-(Zn)及其复合物衍生的固溶体氧化物在CO2选择加氢的应用》,讲述了将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好的PCN-(Zn)或PCN-(Zn)/Cu(acac)2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固溶体氧化物催化剂,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其催化性能。
04
第四位答辩的是纪铭豪同学,纪铭豪同学的答辩题目是《Au团簇修饰的CuBi2O4及其光电催化水还原性能研究》,主要讲述了将Au团簇与CuBi2O4光电阴极结合,有望提升CuBi2O4中的电荷迁移,并且可以作为反应位点,促进表面水还原反应的发生。
05
第五位答辩的是刘全有同学,刘全有的题目是《低共熔溶剂催化PET塑料乙二醇醇解性能的研究》,讲述了其毕设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用尿素、乙酰胺与醋酸锌合成低共熔溶剂,来降解PET,并选出最佳工艺条件。
06
第六位答辩的是刘思雷同学,她的答辩题目是《基于植物花粉模板制备二氧化铈及其负载型催化剂研究》,讲述了利用油菜花粉模板制得二氧化铈载体,随后将铂负载在二氧化铈载体上最后得到具有花粉形貌的多孔铂/二氧化铈催化剂,应用于一氧化碳低温催化氧化。
07
第七位答辩的乔丽娜同学,乔丽娜的题目是《以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为载体负载CdS纳米颗粒及光催化研究》,乔丽娜同学主要讲述了生物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及其实际应用。
08
第八位答辩的是邵晓碟同学,邵晓碟同学的答辩题目是《M/CeO2双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及催化CO氧化应用》,主要讲述了采用Ce-BTC吸附乙酰丙酮金属盐(M,M=Cu,Ni,Co,Fe)作为前驱体,再经焙烧得到M/CeO2双金属氧化物用于CO的氧化反应。
09
第九位答辩的是沈莉莉同学,她的题目是《3D打印Mn基金属催化剂用于污染物治理的研究》,她主要介绍了实验通过使用Mn、Cu与BTC结合,形成MOF材料制备催化剂,再通过3D打印使其用于污染物治理。
10
第十位答辩的是田紫玲同学,她的答辩的题目是《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修饰的硅酸镍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加氢研究》,讲述了采用水热反应通过二氧化硅合成硅酸镍,以及在合成过程中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修饰硅酸镍合成负载型催化剂,对比探究两种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加氢性能。
11
第十一位答辩的是王昊同学,王昊同学的答辩题目是《MOF模板法合成CuBi2O4纳米光阴极的制备工艺研究》,他主要讲述了以Bi-MOF出发,同步引入Cu源,合成CuBi2O4纳米材料。
12
第十二位答辩的是王君琳同学,她的答辩题目是《离子液体铜基缓蚀剂的合成与缓蚀性能研究》,主要讲述了通过结构设计优选阴阳离子一步法合成出离子液体,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以及电化学极化曲线的研究内容。
13
第十三位答辩的是王昱涵同学,她的题目是《Cu/W/CeO2三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及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应用》,主要向大家介绍了掺杂磷钨酸型离子液体的Ce-BTC吸附乙酰丙酮铜作为前驱体,再经焙烧得到Cu/W/CeO2三金属氧化物用于CO的氧化反应。
14
最后一位答辩的是张文轩同学,张文轩同学的答辩题目是《基于离子液体作油相溶剂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类复合纳滤膜研究》,讲述了以离子液体为油相,在不牺牲截留并加大通量的情况下,通过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类复合纳滤膜。
至此,14位同学都顺利完成了本次毕业论文中期答辩。相信通过本次答辩,大家对于不久之后的毕业答辩有了一定的了解,预祝各位同学带着本次的收获顺利完成后续的毕业设计实验以及毕业答辩。
图文|邓杨编辑|*明真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