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学院介绍航海管理数计电信化学与环
TUhjnbcbe - 2021/6/7 15:21:00
白癜风如何诊治 http://pf.39.net/bdfyy/

航海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简称航院。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航海专业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艘远洋船(光华轮)船长陈宏泽先生就是本校早期毕业生。我们院现在有航海技术(航海),轮机工程(轮机),交通运输(交通)。三个专业皆为我校高水平专业。男女比例一直视航院一个比较尴尬的梗,不过这两年航院招的女生已经越来越多,而且听说这一届新生轮机会招更多的女生,而且航院的女生质量一般都很高(认真脸)。

专业介绍

交通运输

如果你认为学交通运输将来是要当交警或者送快递,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专业在前几年是叫国际航运与贸易(很高大上吧)。

我们专业主要课程有国际航运市场营销、远洋运输业务、财务与会计、国际航运经营与管理、海商法与实务、商务谈判、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海事保险、航运专业英语等等。

以后可以工作的地方有海事局、海关、货运公司等,可以从事船舶代理、货运代理、商品检验检疫等职业,一般都是在陆地上工作,不用下海。

到大二的时候,我们会有报关实习。大三会到湛江港和宝盛码头实习。

(这是湛江港)

(我们还可以参观国轮)

航海技术

你以为学航海技术就只是学开船?tooyoungtoosimple!航海技术专业是要培养具有海洋船舶驾驶、船舶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航运企业从事海船船舶驾驶和营运管理等工作,符合“STCW78/95”国际公约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航海学、船舶值班与避碰、船舶操纵、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货运、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舶安全与管理、航海仪器、航海雷达与ARPA、GMDSS通信设备与业务、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航海专业英语等。

以后的就业去向:主要在航运企业从事海船船舶驾驶与营运管理工作,亦可从事船舶引航、港航监督、船舶检验、航运管理、航海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等。

当然学航海技术专业是有一定入学要求,仅招男生,要求身高在1.65米以上,无色盲(弱),双眼裸眼视力在5.0以上。(所以航海应该是全校唯一一个没有女生的专业)

(海南实习)

(四小证培训花絮)

轮机工程

轮机工程分为海上方向和陆上方向,在*训期间会让你们自己选择的。先说说海上轮机,海上轮机实践性要强一些,有许多的培训,培训的内容非常有趣,有五米跳水,开西湖的船等等。而陆上则是理论性较强,理论知识会学得比较深入。

轮机专业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船舶柴油机、轮机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船舶柴油机、电工电子技术、轮机英语等(很厉害是不是?)。所以我们专业被称为“万金油”。

至于就业方面,海上轮机主要在航运企业从事海船轮机操纵、管理和维修,当然也能在陆上工作。而陆上轮机主要是在涉船企业如船级社,从事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制造、试验和研究。当然,海上和陆上都能考海事局。

(大一四小证培训)

(大二实习的秀英港)

航海类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很可观的,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的热门和高薪,也意味着更辛苦一点,所以小鲜肉们要好好学习啊咧咧咧咧咧!!尤其是航院很重视很重视的英语!要好好学英语!英语!英语!(重要的事请在心里说三遍)!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别再说一等再等,现在的你,此刻的你,这一秒的你,就是蜕变努力的最好时机。让我们乘着巨轮出发~

特色活动

航海技能大比武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热爱海洋,并投身海洋事业,同时也吸引全社会更加
  学院历来重视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建设,注重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近年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海洋重大公益专项子课题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获市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学生在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能力表现优异,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多次在全国和广东省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较高奖项,学生就业质量和层次较高,连续三年就业率达到%。


  学院秉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快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为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专业介绍

海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海洋科学、空间科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海洋遥感探测技术、水声探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等技术,具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及空间信息分析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目前正在建设海洋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专业优势突出,既有利于进一步的深造、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主要课程:

海洋技术导论、海洋遥感原理及应用、海洋学、c语言程序设计、海洋声学、声学测量技术、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海洋遥感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IDL程序设计等。

就业去向:

可在海洋、测绘、海事、环境、海*部队等部门从事海洋技术(海洋遥感、海洋声学、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也可以信息技术(IT)公司从事软件开发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无线电工程等领域,能从事各类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与电子信息处理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电子系统设计方法、无线传感器网络、算法与数据结构、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就业去向:

主要可以到电子系统行业从事系统整理、分析及部件的设计、分析、研究与开发,也可以到邮电、能源、交通、金融、公安、国防、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和技术管理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1)光电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熟悉光电子学、光电检测、光信息处理、光电子器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接受系统的科学实验与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现代光学应用软件、工程光学、信息光学、光电技术基础、光电检测与传感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应用、光通信原理与器件、光显示技术等。

(2)传感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熟悉固体电子信息科学、传感器原理与技术、传感器件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接受系统的科学实验与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子材料与器件、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传感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就业去向:

主要面向电子元器件、传感元件的研发、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和学校从事研究和科研教学等方面工作,在公司、企业从事传感系统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研制、测控仪器软硬件设计和电子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工作。

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等较宽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虚拟仪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学、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及PLC、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等。

就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去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机关等单位从事检测与控制、智能制造、嵌入式系统、物联网、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具有电气工程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行业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开发、运行与设备管理及高电压防雷工程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系统分析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学、电气控制及PLC、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本专业从第三学年起分为电力系统及工厂供电和防雷工程两个方向,学生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本人意愿,选择专业方向。

就业去向:

可就业的单位包括电力系统、建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部门以及与电力生产密切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等。

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理论,具有移动通信、光通信、微波通信、海上通信等现代通信系统工程的应用能力,能在通信领域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系统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网络运营与管理维护等工作,或从事其他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关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现代交换原理、移动通信原理、光纤通信原理、卫星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现代通信网、数字微波通信、通信软件基础、移动智能终端原理与开发、嵌入式通信系统开发、无线宽带通信以及海上通信设备与系统等。

就业去向:

主要在通信和电子、信息等行业从事通信设备、系统和网络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和技术管理工作。

教研成果

年-年期间共获

第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软件创业团队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优秀奖3项以及个人赛总决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

第十届“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暨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国家级二等奖5项

第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粤嵌杯大学生物联网和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省级一等级2项、三等奖1项

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省级三等奖2项、二等奖一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省赛区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第24届广东省“粤嵌高校杯”软件作品设计竞赛省级一等级1项、二等奖1项、

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省级三等奖1项

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国家级二等奖一项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华南赛区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

智海OI中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

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1项

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选拔赛省级二等奖1项

广东省“高校杯”软件作品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1项

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等重大国家级、省级奖项,累计获奖共人次以上

特色活动

(十大歌手比赛)

(*日活动)

(举行粤西高校第三届学生IT论坛)

(篮球活动)

(老师指导学生做物理实验)

(潘德炉院士作学术报告)

(校院领导、嘉宾参观IT节学生作品展示)

(校运会风采)

(学校领导陪同嘉宾参观海洋遥感实验室)

(“海嵌1号”水下机器人研制成功)

(年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暨成果汇报会)

(举行第九届“信盈达杯”电子设计大赛)

化学与环境学院

化学与环境学院于年7月由学校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按照学科基础相同的原则,由应用化学和资源与环境两个系整合而成,目前设有应用化学系、资源与环境系、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示范教学中心)、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机构,具有海洋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博士点;海洋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化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及化环境工程和制药工程工程硕士点;化学、海洋科学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现开设有海洋资源与环境、制药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本科专业,同时承担全校化学公共课的教学任务;制药工程、环境科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为一本招生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多人。学院积极探索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格林菲斯大学等国际名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目前与格林菲斯大学已达成合作意向。

专业介绍

环境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的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在学习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充实了地学、化学及生物学等相关知识,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提高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环境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环境*理学、环境规划学、生态学、地质地貌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植物生理生化学等。

专业

王老师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院介绍航海管理数计电信化学与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