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增选:曾放弃清华,初高中本科都没拿毕业证的数学孙斌勇成为本届最年轻院士
前不久,浙江大学发布喜讯,目前中国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斌勇已入职数学高等研究院,这或将大幅提升浙大在数学领域的整体实力,使浙大数学进入到“第二梯队”高校。中国科学院年新增选64名院士,平均年龄为55.7岁,60岁(含)以下的占87.5%。其中,最小年龄为4岁,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孙斌勇。孙斌勇年11月生于浙江省舟山市,年被保送至浙江大学数学系。在香港大学参加了莫毅明院士等人组织的李群研习课程后,孙斌勇于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师从励建书院士学习李群表示论,并于年取得博士学位。年起,孙斌勇入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年,孙斌勇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曾获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数理奖、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1
师从励建书院士,一篇论文未发博士毕业“毕业论文不需要,我毕业也没有论文,只要把我提的3个问题解决一个,就可以毕业了”孙斌勇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六横双塘社区孙家村,家里兄弟三人,他排第二,上学时,兄弟三人成绩都不错,而他和双胞胎弟弟尤其聪明伶俐,数一数二的学习成绩使他们自幼便成为岛上的名人,被传为佳话。孙家当年的合影(资料图)据孙斌勇母亲说:“阿拉斌勇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敏感,拿算‘二十四点’游戏来说,他几乎是一拿到牌,看一下就能算出4来,八九岁时,他就能赢过一般的大人,以至于一些小伙伴都不愿意和他玩这个游戏。”
而谈起孙斌勇在数学上的天分,母亲也自豪地告诉记者,孙斌勇读小学六年级时,就解出了他哥哥中考模拟题的压轴题“,虽然兄弟俩是用不同的解题方法,但答案都正确。那时,斌勇还没学过初中数学呢。”上初中时,孙斌勇各科成绩都很优异,文理科总分经常为年级第一,数理化竞赛都得过奖项,最令人感到诧异的是,有一次他竟获得了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孙斌勇认为这是自己运气好,因为初中时化学并没怎么学,平常作业也很少,对于参加化学竞赛没有进行特别的准备,就是之前临时抱佛脚背背书,不过那时他的记忆力确实很好。等到高中快毕业时,由于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屡获金奖,曾以满分成绩获得浙江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孙斌勇直接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数学系。上大学时,数学专业中开设有涉及计算机编程的数据结构课程,孙斌勇写了个程序,在计算机系的弟弟便把他写的程序拿到系里老师那儿去做测试。一般编写完的程序中会存在bug(程序设计中的漏洞、缺陷),需要不断修改才能通过测试,而孙斌勇编写的程序检测中没有发现错误,整个程序一遍顺利通过。如此严密的数学逻辑和思维,连双胞胎弟弟也由衷地感到惊讶和赞叹。大学期间,孙斌勇被选派参加了在香港大学组织的李群系列课程的系统学习,两个学期时间,孙斌勇有机会跟国际上一流的数学家们进行学习。其中包括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波莱尔(Borel),以及后来成为香港地区中科院两位数学院士之一的莫毅明教授。此后,他师从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励建书教授,继续深入李群论方向的研究,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访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年,孙斌勇博士毕业的时候,第一篇论文还没有发表,之前问导师需要有论文吗,导师的答案是不需要,他毕业的时候也没有论文。年,孙斌勇才正式发表第一篇论文,其实这在数学界不足为奇,一篇高质量论文从投稿、审稿到发表,周期较长,往往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读博期间,导师励建书给孙斌勇提了三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对他说,只要做出来其中一个就可以毕业了。励建书院士孙斌勇感觉自己在学业上一直挺顺利,大学期间老师们都对他很照顾,读博后导师励建书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他帮助。从给他提出三个重要的问题,为他联系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做博士后,到推荐他到中科院工作。孙斌勇认为最主要的是,攻读博士期间所确立的研究方向面临很多未解的问题,吸引自己不断进行钻研探索。年,孙斌勇入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他一直致力于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和合作者最终证明了典型群重数一猜想,以及典型群Theta对应理论中三个最基本猜想:重数保守猜想、守恒律猜想和对偶猜想。年,孙斌勇又以自己博士论文里的结果为基础,证明了上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提出的L-函数非零假设。年,孙斌勇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01年入选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年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时隔63年,中国数学家再一次取得突破性成果遇到难题要坚持,要一直去想年年初,孙斌勇以“典型群表示论”项目获评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典型群表示论”是当代数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各个分支中。上次该领域的获奖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于年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时隔63年,中国数学家在典型群方面再一次取得突破性成果,引起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