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走一步,再走一步!看似是生活中平常且很不起眼的小事情,但在特定的场合和情境下却有着催人泪下、历经风雨秋霜之感!如同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这般,虽然仅仅是向前的一小步,但这一小步如果放在科学研究亦或是科学技术中,那么很可能带来的就是日新月异的、如同革命般的历史性突破。在成长的道路上,走一步容易,而再走一步可能会很难。不过,幸运的是,这样的一小步总有人会踏出去,而下面的朱老师便是成功者之一,接下来请走进他的看似平凡的一小步却又事不平凡的一小步的故事!
今年七月,恰逢来西藏民族大学(以下简称民大)工作一周年,于是乎,便萌生了写一篇工作总结或年度小结的念头,以此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曾几何时,也曾想以春夏秋冬四季命名,写一组春、夏、秋、冬里的民大之类的感悟和体会,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只完成了“春天里的民大”和“冬天里的民大”两部曲。
记得去年7月,二叔得知我担任西藏民族大学教师一事后,专门提诗一首,祝贺侄儿。《诗贺亚成担任西藏民族大学教师》:“西城北硕向心雄,藏历牵头世代风。民富家和兴孝道,族强国旺睦邻东。大同小异求开拓,学本攻研究太空。教者洁身行大运,师门亮节贯长虹”。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来民大工作已经整整一年。最近朋友圈充满了毕业季的味道和找工作的气息。每逢六七月都是伤感的季节、丰收的时节。伤感是要离开朝昔相处的同学、老师,离开曾经奋斗三年的城市,或多或少都有点舍不得。记得当初的自己又何尝不是泪流满面,满满的不舍和怀念。丰收是要开始新的征程,开拓新的疆土,开启新的人生。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年,学会了坚持。
记得刚来民大的时候,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总想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同学、留给老师、留个学校。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亦或是工作,都尽心尽力。虽然有时候也受到委屈、步履蹒跚,甚至想过半途而废,但都好在顺利进行。磕磕绊绊在所难免,渐渐打磨性格,学会了低调。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一年,学会了坚持。记得刚开始走上讲台的时候,主管教学院长告诫我“优秀的老师一辈子都是一种态度——认真;一般的老师是三分热度——刚开始认真,后来就渐渐随波逐流。但我希望你做一名优秀的老师。”从那时候起,做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种子便深埋心底。爷爷也常常告诫我“忠诚干净担当教书育人;水墨丹青描绘盛世中华”,要以一名优秀共产*员的身份教书育人。家庭的教育、院长的叮嘱、自身的顿悟,都时刻警示自己:工作要兢兢业业,善始善终。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亦或是做其他事情都要坚持到底,切不可半途而废。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年,学会了付出。
来民大一年,一直把自己当做民大的一份子,以校为家,正如民大就是我的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年,学会了付出,工作上的付出,教书上的付出,育人上的付出。这一年基本上是三点一线,每天穿梭在教室、办公室和家里。这一年,在某些事情上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比如积极撰写新闻简报,又如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不知不觉中,这一年一共写了44篇新闻简报,累计字数4万余字,其中民大新闻13篇、校园短波30篇、民大人物1人。有几篇至今读起来还津津乐道、拍手叫好。在指导学生论文方面,先后指导20余名本科生在国家级体育类专业期刊和国内体育学术会议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区内学生10人,区外学生12人。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自豪感。记得曾经对级社体本科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有三个心愿,一是希望1年之内有学生参加1次学术会议;二是希望3年之内有学生发表1篇期刊论文;三是希望5年之内有学生发表1篇核心期刊”。万万没想到,在一年的时间内,我的三大愿望全部实现,除了向同学和领导表示感谢,更敬佩自己的付出。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年,学会了感恩。
在民大工作的这一年,学会了感恩。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特别感谢学院领导和同事对我的照顾和帮助。去年8月刚入职时,学院委派两位资历深厚的老教师分别指导我的教学和科研,让我受益无穷。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亦或是体育锻炼中,都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同事特别的照顾和关心。平时的工作没少麻烦您们,在此深表感谢。我会把这份感激之情永埋心底,化作前进路上的动力。我想说,在这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今后,我有更多的理由和底气在民大安安心心工作。记得今年4月,在朋友圈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从今以后,我将与西藏民族大学荣辱与共,我将把毕生的精力和全部才华奉献西藏民族大学”。当初的豪情壮志至今都历历在目。或许,对于当初的决定,若干年后回想起来,脸角也会泛起淡淡的微笑。
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得这是我们初一语文课本中一篇文章的题目,至今都记忆犹新,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我觉得也很适合正在工作或求学路上的我们。既形象,又生动。在此引用作者结尾时写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作者简介:朱亚成,年9月,中共*员,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主要从事体育理论教学与研究,院级教学能手,兼任西藏自治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讲师。学生时代自费出版散文集《恰同学少年》、小说集《大学路上》。年4月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授予“优秀校友·长河鸿鹄提名奖”。至今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第六、七届中国体育高层博士论坛,第八、九、十届全国体育产业大会,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大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专题主报告、专题报告30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全文收录1篇。工作一年以来,指导学生发表各类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累计20多篇,其中,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篇、核心期刊1篇、国家级期刊10篇、专题报告12篇。撰写新闻简报40余篇(约余字),并有1篇被西藏人民*府网转载。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主持校级课题2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