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在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级研究生开学
TUhjnbcbe - 2021/5/12 13:39:00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求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李宜蓬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代表文学院**领导、全体师生,对级研究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年这个考研难、调剂更难的年份,大家能有书读有学上,我们也要向同学们表示由衷的祝贺!

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同学,我要说,你们很聪明,选择了一条捷径;对于那些填报调剂系统并最终通过复试的同学,我要说,你们很有眼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我讲六点理由:

一是文学院办学历史比较长,办学底蕴比较深厚。我们虽然叫理工大学,但是并不是新建的文学院,我们是从年汉中大学成立之初就有的中文系,甚至可以说我们从来都是学校办学实力最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校元老王缃先生师从高元白先生,专门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宝生先生是陆宗达先生的首届训诂学研究生,他们为我们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大量人才。文学院楼下,有级校友在去年六十年校庆期间捐赠的“问道于斯”景观石,我们是文革后首批获得的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我们从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陕西省第三家获得中文学科授予权的高校。

二是文学院招生名额比较多,录取的几率比较大。从年开始,文学院累计招收研究生名,现在招生规模保持在每年70人左右。当然今年也淘汰了一些学生,汉语国际教育专硕我们淘汰了一倍以上的学生,学科教学语文淘汰了一名第一志愿的考生。学硕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第一轮来了13个同学参加面试,除了第一志愿7名同学之外,只录取了个第八名,然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第三轮复试,今年招生形势比较好,我们也想挑选一些好学生,对那些被淘汰的学生,我是真心遗憾,很抱歉。

三是文学院师资队伍比较完善,导师的责任心重,指导能力比较强。文学院现有14名教授,18名副教授,24名博士。博士来源分别是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教师中有12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为丰富的研究生指导经验。此外我们吸纳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图书馆、汉水文化中心、国际处的老师加盟我们的导师队伍,充实我们的指导力量。

四是我们的管理比较严格规范,形成了比较好的办学经验。最近校园网的消息,我校研究生处牵头申报的《实施卓越教师培养,提升创新实践能力——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培养改革与实践》荣获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组织的陕西省首届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上学期期末,也是由研究生处牵头,由我们具体组织的《实施“四双”育人工程,提高中文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陕西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双”育人的具体内涵:一是“双全”育人,即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监管和培育;二是“双师”育人,即要求研究生导师既要做好学生的学术导师,也要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三是“双创”育人,即积极组织研究生创新课题申报和创新大赛评选;四是“双联”育人,即通过大力开拓与学界及地方文化、教育界的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展研究生培养的渠道。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我们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研究生管理制度和比较系统的管理经验。

五是文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比较突出。我总结,我们的研究生有两大优良传统,一是写论文的传统,研究生论文发表的数量多,质量高,毕业论文的篇幅长,分量重。级杨明贵同学,毕业论文《中国近世叙事文学死亡叙事研究》写了15万字,去年他的同题学术著作已经出版。现在学硕的毕业论文写到10万字,专硕的毕业论文写到5万字,每年都不少见。学校要求研究生在毕业前发表1篇学术论文,但是从级开始文学院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已经达到人均3篇了。还有些同学在发论文方面有惊人的表现。刚刚毕业的级古代文学的姜晓娟,年发表论文15篇,读研三年累计发表论文23篇,据说她的这个发稿量已经把她报考的博导都惊到了。二是考博的传统,我的研究生考博热情高,连续性好。从年开始,我们每年都有研究生考上博士,今年考上了4个,累计已经有22名同学考取博士研究生。这一切都说明,文学院的研究生是真心想做研究的。大家要了解文学院人才培养的光荣史,要见贤思齐,向那些好学生学习,不断创造属于我们的记录。

六是文学院教师工作作风比较好,老师们尤其是管理人员接人待遇周到热情,不厌其烦,事无巨细。今年文学院的迎新工作,比往年都早,应该说从我们4月份创建级研究生QQ群,通知大家加入那一天就已经开始了,或者再早一点说,我们从2月份开始招生时候就开始了。早早让大家加群,目的就是为了跟大家保持联系,让大家了解文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增加对陕西理工大学的认同感。这半年来,徐院长一直在推送文学院开展学术活动的消息,前几天研二的学姐也发布了研究生会的纳新消息,这几天学办和院办的钱老师、袁老师也天天在发报到、开会和上课的通知,老师们严谨和敬业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源自于我们对大家的期盼,源自我们对学校的热爱,源自我们对事业的忠诚。我们讲的是诚意,拼的是人品。

我们有情怀,负责任,我们致力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所以我才有理由也有信心说,大家选择到我校读研,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下面我们要谈的问题是如何读书,如何顺利开始研究生学业的问题。我讲话的题目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求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关键词有三个,一是初心,二是使命,三是共同。

第一点是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同学们考研的初心是什么?我想,就是要不断提高学历水平,提高学术水平。大家考研,为了提高学历,未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这没问题,有追求。但是我们还应该有更大的追求,那就是要提高学术水平。因为我们是研究生,就是要钻研学术。今年招来的学生,来自全国18个省份,年龄大的有年出生的大姐姐,小的有年出生的小妹妹,距离远的有北面来自黑龙江的同学,南面也有来自广西的同学。我们专硕里面有国家汉办外派泰国任教两年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有具有多年经验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的学硕里面,昨晚还有同学刚一报到就在考研群里问学校图书馆哪里可以找到小学类著作……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要读书,要升学,我们都是有理想的人,我们要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迈步向前。大家坚持来陕西理工大学报到,就是“不忘初心”。

第二点是牢记使命。我们有两个使命,一是家国的使命。父母含辛茹苦生养了我们,大家天生就有一个使命,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今年是祖国母亲70周年大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实现,第二个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会在你们这一代退休之前实现。那我们必然肩负的使命就是努力奋斗,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做出我们的贡献。二是学术的使命。陈寅恪为王国维碑撰写的碑文中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古人对一个学者的评价经常是嘉惠士林,有功后学,我们能不能也在学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呢?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特别聪明有才华,上大二的时候就可以吟诗作赋,他是真应该做学问,可是毕业他没做学问,做警察去了。我一直在想,他不做学术,是学术的损失。我也在想,我现在的学术能力,能不能赶上一个警察?警察不做学术了,我能不能替他把学术做好?

无论是不忘初心,还是肩负使命,都要求我们安心读书,潜心研究,学有所成。可能大家对这一点准备不足,自打确认录取之后,这半年大家最纠结的问题可能是读研期间能不能找到对象啊?毕业好不好找工作啊?这读研到底值不值啊?而没有想过读研要读什么书,要研究什么问题,要怎么写论文,不知道写论文该有多么难。为了写论文,我听说在读的研究生普遍在感叹发际线都上移了,更有的女同学不仅要买化妆品,还要买生发素。真的,一写论文就掉头发,这是规律,是普遍现象。为了让大家更顺利的完成学业,并且有更大的发展,我讲第三点。

第三点,共同进步。我们同学、导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大家成长和进步。

一是同学要努力,要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术态度,要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要了解学术的动态和前沿,要尽快进入研究领域,要拿出像样的学术成果。我们给大家发了一期《山南行》,就是为了让大家看看我们的研究生学姐的文学素养;我们给大家发了一部《长篇小说〈母亲河〉创作研讨论文集》,就是为了让大家看看我们的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创造力。我们虽然僻处汉中,但是我们也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同学之间要多交流,师生之间要多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还要跟主流学界保持联系,联系的方式就是要“以文会友”,做学问不能闭门造车,不能敷衍塞责,要把做学问当作伟大的事业来追求。

二是导师要努力,要精心指导,立德树人。《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指出:“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要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研究生跟本科生的重要差别就是研究生有导师,导师是大家的学业导师,也是大家的人生导师。我们的老师都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导师指导学业,主要是方向上的指导,方法上的指导,材料上的指导。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导师告诉你,读什么书,怎么做研究,研究什么,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登堂入室,独立地开展研究了。希望同学们不要画地为牢,也可以向其他老师请教,“转益多师是汝师”,只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我提醒大家,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请教。“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意思就是说是学生应该主动跟老师学,向老师请教,而不是等着老师整天耳提面命,“小叩则大鸣”,我想多跟老师请教,会迅速提高大家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是我们作为管理人员也要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推动大家成长。我们今天下午和晚上就要组织各学科开展专业教育,有导师和二年级研究生参加,近期还要组织新老生座谈会,每月组织一次博望文学论坛,本学期还有邀请本地和外地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的计划。今年上半年,就是三四两个月,我们已经组织学术会议四场,邀请专家作报告19次。我们组织学术报告,是要点名签到的,不仅是为了保证出席率,更重要的是要让同学们有向学术名家学习请教的机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专家作报告,是讲学术动态的,讲前沿问题的,对我们的学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召开学术会议,是鼓励同学积极参与的。年组织“长篇《母亲河》创作研讨会”“纪念《山祭》出版三十周年暨王蓬长篇小说研讨会”,年组织了陕西·汉中中学语文教育论坛和全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今年组织陕西省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汉中分中心成立仪式暨国家社科基金“陕西方言地图集”项目论证会和全国元代文学年会,每次学术会议,都有大量研究生提交论文。甚至我们还专门组织研究生论坛,年,我们跟宝鸡文理学院组织两校之间的研究生论坛;年,我们发起召开陕西省中文学科首届研究生论坛,组织了文学地理学第三届硕博论坛;年,我们和台湾师范大学组织海峡两岸明清小说学术讲座暨研究生论坛。我们也提供经费,资助大家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我们组织开展各种年学术活动,都是为了开阔大家的学术视野,培养学术能力,不断扩大学科影响力。

陕西眉县的先贤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的研究生,就要肩负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钱钟书先生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我们哪怕在汉中,哪怕只是研究生,也完全应该做学术上的“素心人”,要整天商量学术,培养人才。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我觉得对于读研的同学来说,应该是有好的开始,也必将有好的结果。我常常讲,读研就上轨道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上轨道了,就是有了明确的方向;上轨道了,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不仅我们自己停不下来,社会也不容许我们停下来。你不努力,别人会说,他还是硕士呢,不如个本科生;你不努力,哪怕毕业找到了工作,也会在有生之年被比我们更年轻的后生晚辈超越,那我们为什么要停下追求和奋斗的脚步呢。所以,一旦选择读研,就选择了更艰苦的生活,更艰难的人生,当然,也必将是更有意义的人生。我们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会尽最大可能给大家提供发展的平台,成长的机会,以及可以利用的资源,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负韶华,在求学道路上共同进步,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人生。

点击蓝字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级研究生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