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姓名:李澳
年级专业:级网络与新媒体
专业排名:1/69
均分:92.07
四六级:CET4:;CET6:;
学习经历:大一学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保密管理;大二起转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
荣誉与奖励:国家奖学金(3次)、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3次)、科技创新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优秀学生(3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毕业生等
科创经历:国创项目负责人、srdp一项、参与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创青春省铜等
论文:普刊一篇
实习实践:新华网实习、海之子站长、交流生协会副主席
夏令营: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均获优秀营员
预推免: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候补3,10.12收到offer)
最终去向:武汉大学
年对于每个保研人来说都是特殊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居家备考、线上参营、九推变十推、人人是“海王”的局面。时隔大半年重新回忆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觉得彼时的种种焦虑、不安、紧张、崩溃都成了难以忘怀又无比珍贵的人生体验。
所以现在有机会借助思源的平台,将我走过的弯路、积累的经验、领悟的心得在这里记录一二,一方面当然是为了给后来者提供参考的便利,像我接受学长学姐的帮助一样,毫无保留地告诉学弟学妹们所谓我的一点方法经验;另一方面也想以此总结,画完我推免之路的句号,自此将四年的成绩清零,轻装上阵走向下一段旅程。
关于定位
保研前大家最好和自己对话,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度的剖析,重新全面认识自己。对自我精确的定位决定了我们的报考原则、选择方向、以及备考策略。
定位时首先要全面梳理自己专业排名、英语水平、科研经历、实践经历等方面的硬条件。
01
专业排名:
决定你到底能否拿到推免资格的唯一衡量标准,前10%的同学会比较稳,但年出现了后期追加推免名额的情况,因此推免比例有所提高,网络与新媒体最终共推免11人(至第11名),新闻学最终共推免5人(至第7名,其中第5名支教保研,第6名放弃)。
就新闻系历年情况而言,排名较靠后同学夏令营入营情况往往不乐观,人大、南大、武大等学校往往只会收专业第1-2名,但各高校预推免时对名次要求普遍会放宽,每年排名较为靠后的同学都能把握住预推免的机会拿到不错的offer。因此对于排名稍靠后的同学,夏令营时可以先拿一个offer保底(山大、重大、暨南等),预推免时再冲击更好的。
02
英语水平:
保研中部分学校会对学生的英语四六级或雅思托福水平有所要求,对于新传专业而言,大家在评判英语四六级水平时往往会划、、、几个分数线来进行考量。除报考国新专业外,我个人感觉-分的六级大概是处于不高不低的水平,是一个既不会成为你的亮点,也不至于给你拖后腿的分数;-分的六级大概是英语还不错的水平;而分以上的六级就足以成为个人的加分项,让老师眼前一亮。
而对于国新专业而言,英语要求往往比较高,例如中传国新要求六级分以上(或雅思6.5,托福90),复旦国新要求六级分以上(或雅思6.5,托福95),但这仅仅是简章上的要求,有说法说国新同学的英语六级普遍+,大家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03
科研竞赛:
海大新传的同学似乎普遍科研经历并没有特别丰富,尤其是当我参加夏令营时候发现很多湖师大、华科的同学手握北核期刊论文的时候,更觉得我自己的国创、srdp等等相形见绌。但通过一轮轮面试的打磨,我发现或许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