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
是对学习生涯的肯定
也是缠绕着荆棘的月桂
而离开这些名头
背后的他们更愿意自称为学长学姐
“优毕说”,带你走进优秀毕业生们的成长故事
安淑月
导师:李本乾教授
级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届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感恩遇见,感恩成长
年7月12日,第一次迈进绿瓦红墙的“庙门”,迈步于宣怀大道,烈日炎炎下这条道路显得格外长,只顾感叹校园之大与烈日之*的我未曾想过自己两年半的研究生故事将在这里落笔。如今,我将从这里再次启航,回首来时走过的路,太多片段涌入脑海,思绪凌乱,尝试着想用几个关键词总结我的交大生活,但苦于胸无点墨,词不达意。两年多的时光,我忙碌但满足,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记忆中沉淀为此刻心中的感恩,感恩在这里遇见的人和事,感恩这些人和事带给我的成长。
适时归零整装待发
年7月,我初次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参加夏令营,听李本乾院长、李晓静院长和邵国松院长讲述媒体与设计学院的故事,也被姚欣保老师、阎峰老师、王昊老师、禹卫华老师、魏武挥老师在讲座中所散发出的学术及个人魅力所吸引,所以拿到推免资格后毅然决定走进交大深造,每每提及选择交大的原因,我都会告诉他们:“跟着感觉走,交大就是对我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现在回看,莫名的吸引力可能部分源于这里优秀的人儿,而这群优秀的人促使我在这里我两次打破自我,将一切归零,再次出发。
第一次发生于刚入学之时。在与身边同学相处交流的过程中,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综合素质,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与他们的差距,这让曾经也是优等生的我一度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之中,巨大的自卑感和压力感向我涌来,直到与家人的一次聊天让我觉得我需要像刚读本科时那样抛去已有光环,化整为零,努力弥补与他人的已有差距。交大宛如一个海洋,囊括着海量的智慧、多样的人和丰富的事,在这里我像海绵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吸收营养以完善自我。犹记得开学第一课中“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教诲,犹记得室友们生活中的乐观阳光与学习时的认真严谨,犹记得老师们亦师亦友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切都在帮助我不断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师李本乾教授具备跨学科的学术背景,每次组会他都会传授自己多年科研经历所沉淀的方法论,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从搭建研究框架、梳理研究逻辑到规范排版格式,我从李老师那里学习了一丝不苟的学术风格;姜进章教授在《新媒体战略管理》课程中分析问题一针见血,在专业理论学习之余带给了我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李武老师的《信息行为理论与趋势》为我看待世界提供了全面的传播学视角·····研究生期间为我上课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用渊博的学识丰富我的知识体系,用超前的视野拓宽我的学科视角,用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我指点迷津,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以3.9的绩点完成课程学习,发表学术论文3篇,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2个,参加学术会议并作报告1次。在完成作为一个学生的本职工作之外,我寻求实践机会提升综合素质。校内,我曾担任媒体与传播学院辅导员,期间带队参加学校合唱比赛获第4名;3次担任青马*校副班主任;完成学生*员发展工作并组织本硕博学生支部开展支部活动。同时我还担任学院*建研究生会主席,带领团队组织初心讲堂等活动,并负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