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文传有爱我和我的导师良师益友,润物无
TUhjnbcbe - 2021/4/28 17:34:00
白癜风治疗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他拥有多重身份和头衔,是声名远播的文传年轻教师,是学生口中的韬哥。

我们收集了来自余韬老师研究生们的一线爆料,来看看他们眼中导师的模样。

导师简介

余韬,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传播学硕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影视文化与批评及电影剧作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兴趣:电影文化与批评、电影剧作、中小学影视教育。

主讲课程:本科生《视听语言》(浙江省“互联网+”教学优秀课堂案例)、短片剧本写作(浙江省一流课程),研究生《影视研究方法与写作》、《电影剧本写作》。

●执着的小城放映员

电影是什么?你真的认识电影吗?

作为影视专业的教育者,学术放映、交流活动也被纳入到余韬老师的日常生活当中。从业以来,余韬老师坚持为本专业学生和师大影迷朋友们提供影视观摩学习的服务,因此学生得以在影视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提升影视语言的素养,系统地学习电影语言知识。

吴思捷(19戏影、届影评学会会长):印象中韬哥总是谈吐优雅,从善如流。不论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他都能回答得妥帖完满,甚至可以在对方不清晰的描述中理出问题的关键。所以放映会上每每有韬哥的身影,就肯定又是一场“学习之夜”。他对电影的认识深度和广度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尤其是能在瞬间抓住重点的能力。当然,作为一个好老师,不是只有表达自己,还有更重要的倾听能力。韬哥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因材施教,不是对所有人都一个模板去传输和教导,而是首先认识这个学生,把他/她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去认识,在这个充分了解其性格、能力、偏好之后,韬哥就会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所以好老师的品格从一开始就影响着他的放映风格,是一个懂电影,更懂学生的小城放映员。

++++

(作为校精品社团影评学会常任指导老师,授课现场留影)

●影视教育的追梦人

近年来,为迎合影视教育风向、结合学校师范教育的特色背景,余韬老师专注于公益推广中小学影视教育。他执导部分学生推出“光影未来计划”的创业实践项目,致力于传统课堂的影视化改革,也为中小学孩童铺了一条光影之路。

任艺婕(19电影、光影未来团队成员):在我们眼里,韬哥是一位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先驱者,他在这个领域里做了很多很多努力和尝试。他对于热点的捕捉十分敏锐,总是深入中小学的一线教学进行调研,悉心了解中小学教师的诉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团队里有很多不具备教育专业学科背景的同学,包括我自己,所以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我们认为自己做不好的时候,韬哥很快就能察觉我们的不自信和焦虑,并安慰和鼓励我们。他的鼓励并不是流于表面的精神鸡汤,而是给我们一些实质性、建设性的引导意见,通过一些稀疏平常的现象作为例子,让我们慢慢摸索到方向。他的态度、睿智和耐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身边的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的老师都在闪光。

(余韬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与教育论坛)

●我们的导师有点酷

·RECRUIT

余韬老师干起“老本行”毫不含糊。作为校新闻中心的指导教师,多次指导校招生宣传片的拍摄,如《三人行》、《来浙,必有我师》等;由他导演的心理微电影《风筝》,从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切入,反映出两种典型的家庭相处模式,作为“大学生心理第一课”在新生的心理调试课上放映。在唱、演方面,他与外语学院的杨沁老师合作过《北山南》、也为文传大戏《你好,人间》演唱过主题曲《风与叶子》;此外,他还参演《赵氏孤儿》、《金锁记》、《月圆花好》以及《你好,人间》等多部文传大戏,均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孙佳琦(20电影):韬哥给我们上课,经常分享一些他爱听的歌,还说他听歌的时候总喜欢动脑子——听伴奏里出现几种乐器。我年级低,可能入校的时候韬哥已经“退出歌坛”了,但也总听到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谈起韬哥的“光辉历史”。一次偶然,听到了这首《北山南》,“嗯,有点意思哈。”从此以后,这首歌就留在了“我喜欢”的歌单里。

●求学、生活路上的人生导师

++++

余韬老师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会给予学生以指导和关怀。他总是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我和你们一起学”,课堂上的他善于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思维;在学术研究、作品指导上,他更是悉心真诚、严谨周密,立足于学生本身调整自己的指导方式、制定培养计划;生活中,他被亲切地称为“韬哥”,一个大朋友般莫名安心的存在,那时的他多了生活气息,也更加平易近人。

(生活中的他)

固本培元因材施教

喻诗月(18电影):韬哥知识渊博,上课时总能旁征博引,风趣幽默。课余时间韬哥平易近人,作为专业硕士,创作实践非常重要,他在专业创作上给予我很多指导和帮助,在他指导和鼓励下我创作的剧本参加了许多大学生剧本比赛并获得了一些成绩,在未来的职业规划方面导师也给了我许多言之有物的建议。

*雨婷(18电影):韬哥是多面的,是全能的。在剧本、论文和毕设的指导上,总是让人受益匪浅;在一次又一次的课堂上,总是光芒万丈。亦师亦友的他总能愿意耐心地接受我们的倾诉,并给予最真挚的答复,真的特别感谢韬哥这几年的关心与照顾,希望他能够万事顺意,平安喜乐。

薛忠宇(18电影):导师长得又帅又年轻,我们都他亲切称作“韬哥”。记得研一时,他就给我们定下“每周一次汇报”“每月至少一次见面”的要求,他认真看我们的汇报稿,还一边请我们喝咖啡,一边同我们畅聊学习规划。

周蔚(19电影):读研以来我一直庆幸遇到能像朋友、学长一样相处的导师,即使在毕业作品开题后换选题这样棘手的情况下,韬哥也没有半句责备。那天我怀着愧疚、忐忑的心情去办公室找韬哥谈选题,想着如何跟他道歉,然而说明情况后他完全表示没有关系,反而支持我做目前的选题,并立即开始帮我分析如何继续拍摄和结构影片,我内心豁然开朗。临走时碰上院领导来喊他开会,才知道他是百忙之中抽出空来为我解决难题的,真的非常感激。

张金玲(19戏影):未见韬哥时,已闻韬哥事,比如他英俊潇洒、治学严谨、多才多艺……传说听多了,难免有几分忌惮。作为一颗学术小白菜,第一次写文献综述时还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脚注和尾注,当韬哥告诉我“把你的尾注改成脚注就花了我半个小时,气得我半死”的时候,我以为我这颗白菜真的要被炒着吃了,手足无措时,收到韬哥消息“明天上午来我办公室,我教你用。”第二天,韬哥真的亲自示范教给我如何正确使用脚注和尾注!现在想来,我依旧觉得羞愧难当,更觉得传说中的韬哥一定少了:平易近人、宽以待人、以理服人。

邱佳洁(19广电):说到学习反馈,韬哥是苏格拉底转世,一套问答组合拳下来,会问到你哑口无言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继而和他目标一致,迫切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传有爱我和我的导师良师益友,润物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