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人的似水年华
唐学山:投身园林五十载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始建于年,年夏按教育部指示,调整至北京林学院建立园林系,成为现代园林教育的发源地。六十余载的光阴里,园林学院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前辈先人,为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如今,他们中的最早的一批已陆续离开工作岗位,安度晚年;而剩下的仍在各自岗位中,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践行着时代赋予风景园林事业的新的课题和使命。一滴水中折射出的是整个海洋,他们的成长史正是整个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史。
时隔半年,系列回忆录将再次启程,邀请园林学院的前辈学者们追忆过去伴随着风景园林行业成长的旧时光,将当年生活、学习片段呈现于今下,让来者共同追忆北林园林人的似水年华。
本期人物唐学山唐学山,男,汉族,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年就读于北京林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在北京林业大学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科研及园林设计工作。-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进修。现兼任北京农学院教授、全国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顾问、《中国园林》杂志编委、全国城市雕塑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特邀理事等职。
大家之大,在乎的不只是学术成就,更能体现其人格魅力的反而是点滴行为生活细节以及待人接物得方式。简单的采访仍然坚持穿正装,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收藏,唠叨我们各自的家乡,年纪、身份、人生经历的种种差距如此悄然地消散在时光里。敲门之前设想了无数种场景,却被最温暖的热情自然带入。他博学他谦和他认真,他善良他可爱他细心,和先生比,我们要走的路才刚开始,要像超人一样掌握很多东西,好像茫茫大路不知何处所去,但正如先生所言,作为幸运的一代,能走多远全靠我们自己了。不知道当自己成为他这样的年纪会如何,只希望不负青春,他日也可以回忆自己的似水年华。
——采访手记
以下内容唐先生口述
姚晔蓓、石璇、谢婧雯、高梦瑶撰写
〈
我的学生时代〉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当时是年考上了北林。我上学的时候读的园林专业,学习的课程跟现在的园林专业课程相仿,树木学、花卉学、苗圃学,园林工程等等。为什么当时报志愿会选择这个专业呢?大致是因为58年的时候我在福州三中,那是我们那里最重点的两所中学之一。当时我们高考分科有三大类,有理科、文科、医农科,我当时想考医农科。本来想去医学院,但是自己害怕经常见到血,便想好了要考林业院校了。记得在一次类似于校友回校的活动中,一个在当时在南京林学院(当时林业系统的大学有三所分别是北京林学院、南京林学院和东北林学院)的学长和我说,我们这个专业当时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不过当时它还不叫园林。59年的时候我们这个专业是从苏联传来,所以便引用着苏联的叫法,叫做城市居民区绿化。后来中苏关系恶化,便改名为绿化系,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改成了园林系。
我大学时练习绘画,是从素描开始,我小的时候也喜欢画画,但是受到父亲的影响,练习最多的还是书法。我是夜猫子,每天晚上十一点以后才回寝,因为我有一个目标,就是要留校。我们那时候画表现图用的工具,刚开始是水彩,到后来是水粉,其实只要表现效果好,用什么都可以。另外我们当时和现在做的公园不同,是苏联的模式,叫做文化休息公园,文化性很强。
但我的大学生活里记忆最深刻的事情,可能跟你们现在不太一样,并不是画了多久的图或者设计了多少方案,我最愿意骄傲地说出来的是当时我坚持每天去做用硫酸亚铁给栀子花根外施肥的实验。因为我当时学习的是景观植物方向,那时我有兴趣学好俄语。后来63年我可以留校当老师,也是冥冥之中受到了俄语的影响。当时我国和美国不来往,资料大多数都是俄文的资料。我便借着这个优势看了很多园艺花卉之类的书和论文。很幸运的是我的导师给了我一本多页的俄文原版书,我每天就抱着它啃俄语。我的毕业论文研究的是缺铁的栀子花,用硫酸亚铁溶液给缺铁变*的栀子花进行根外施肥,做了一年实验之后,*色的栀子花后来变绿了。当时的一位先生问我“你这个实验还有没有提高到可能?”我马上说,从俄文原版书上说美国的NO试剂有机会使这个项目继续深入。老师很看重我本科生就会读懂这么多的俄文文献,于是便拍板让我留校了。当年我们同级的学生有97人,留校的却只有我一个,也是我太幸运了吧。
〈
初为人师〉
刚留校的时候我是被分配到花卉教研组的,但是我的第一届学生扩招了,设计教研组人不够,便暂时被借去编制到设计教研组,教大家做课程设计或者居住区绿化之类的,一年之后我的设计任务结束了,回到了原来的编制。接着花卉课刚上了半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我们的园林专业被批判为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所以园林专业被撤消了。65年学校本想把25岁的我和另外一位年纪较大的老师一起送到国家园林局,可是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留下,所以之后我就一直留在北林。没有学生了,我每天都在各种文革的活动中度过,虽然没事干,但我趁着这段时间练习了我的书法、绘画,某种程度上,这使得当时的我有了很多时间去练习扎实的基本功。想学好园林,一定要有扎实的绘画能力。
△唐先生的书画作品
69年我和我爱人随学校一起去了云南,79年才回到北京。在云南的那段时间,我参加了学校的美工队,画毛主席像。从学人体素描到油画,当时临摹了将近20张毛主席像的油画,短短三个月便学会了基本的油画。68年到颐和园参加样板戏展,因为喜欢并且比较擅长书法,当时的所有展板上的诗词都是我用毛笔写的。73年,我们专业在昆明恢复了,当时上海园林局的老局长说“我们在昆明怎么上课啊”,就安排了一个植物园。我们76年搬到上海去呆了两年,79年才搬回北京。回北京也是一路坎坷,好不容易回来了,校园里仍然是满眼的狼藉和遍地的问题。当时不仅林业楼森工楼早已被占,学校的其他地方也被周围的其他学校抢了不少。我们的学生非常有激情,当时在白天的时候冲进楼里把他们的东西都扔出去,才把楼给抢了回来,但也有代价,许多人受到了严重的处分。但总归我们是回来了。
回来之后生活学习教学也就渐渐步入正轨,风景园林专业也在从80年代产生之后渐渐进步。孟兆祯院士是我们园林专业第一任的系主任。后来我在苏雪痕教授做系主任的时候成为我们园林系的副系主任。我从85年改学英语,通过语言班后,我又幸运地有了一个机会去美国,做了一段时间的访问学者。那时候我在西雅图没钱花了,遇见有人找我写书法,我赚了美金。我在86年买回来一个落地音箱,到现在已经整整用了30年了。
〈
我到现在还在不断学习〉
现在我在全国各地评审方案,对我收获很大。我刚从石家庄回来,石家庄正定新区现在要重新规划。那里有一个中心岛的评审工作,我是评审主任,我把这些都视作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它做的也是以水为主的传统风景园林,山水园林应该是我们这个专业最核心的。中国是一个山地国家,中国文化是山水文化。
△唐先生在接受采访
〈
园林设计,最重要的是竖向设计
〉
年住建部发表的公园设计规范里,园林设计五大要素一定要很清楚,竖向设计,道路设计,桥梁设计,建筑,园林小品。另外国标很重要,应该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比如年城市绿地设计规范。我们可以看出两个规范最前列的内容,就园林设计的最根本的东西——竖向设计。地形是为种植设计做准备,山地地形种树林,水体种荷花,缓坡种草坪。
现在学生很多,教师很少,地形设计很多时候还是要多靠自学。在我们身边,地形的最好的实践基地是圆明园。它叫即景式水景园,平面主景其实就是福海,九洲清宴就是天圆地方,要多走出去观察体验才行。
〈
我们的行业是朝阳行业〉
我们的园林专业有国家的支撑。92年开始评国家园林城市——北京、合肥、珠海被批准,到年整整20年的建设,大家都在争创园林城市。全国有约个城市,目前还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们的路还很长。一般国家园林城市,绿地率要达到33%-36%,所以,一个城市的三分之一都应由我们来建设。
园林专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大,*治风暴来临的时候园林行业的形势也有萧条。曾经自然灾害的时候公园里也种过水稻和白菜。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最幸福的时代。这幸福指的是什么呢?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园林和城市规划专业也已经从二级学科改为一级学科了,国家给现在的大家提供了最大范围内优越的平台,剩下的努力,就靠大家自己了。
〈
珍惜美好时代〉
风景园林的专业重点就是做规划设计,而园林相对风园来说就可以更灵活。园林中85%都是植物问题,像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藤蔓植物之类的。虽然设计学得不像风园深入,植物学习的也不比园艺扎实,可是园林的综合性很强,日后的出路也会很多。园林要因地制宜,园林的学生要因材制宜。关植物和设计两个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均能够得到继续的学习。
找我采访的几位同学叫我送给学生们一份寄语,我想了几句话,现在送给大家:
珍惜美好时代,学好风景园林专业;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境意由心生,艺语乃心声。
△唐先生为采访者题词
我有个闲章叫做“游于艺”,希望咱们能一道,在艺术的海洋里畅游。
本期记者:高梦瑶姚晔蓓石璇谢婧雯
责任编辑:*贝嘉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