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季学期教育实习工作顺利结束,受疫情影响,今年教育实习的前期准备、安排部署、实习入校等各个环节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学部院系与老师们的支持下,实习工作最终圆满完成。为表彰在实习过程中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教务部组织评选出优秀教育实习工作者37人。特此展示年优秀教育实习工作者先进事迹,希望学部院系和老师们继续积极开展、大力支持师范生实习实践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学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共同努力!
李力
个人简介
部院系:历史学院
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思想*治教育
职称:助理研究员
李力老师,女,年7月硕士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学院专职辅导员,目前为历史学院级本科班班主任。李力老师爱岗敬业,工作脚踏实地,注重创新工作方法,曾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北京师范大学弘德辅导员”、“北京师范大学十佳辅导员”(2次)、“北京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4次)、“北京师范大学深度辅导先进个人”等。指导的班级和社团曾获得“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北京市优秀基层组织”、“北京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班集体”、“北京师范大学十佳社团”等称号。
李力老师事迹
作为历史学院本届公费师范生班主任,李力老师高度重视师范生教育实习,主要工作如下:
1.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李力老师在接到实习任务后,认真学习学校相关*策,积极做好宣传动员,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实习工作。因实习与求职基本同期进行,李力老师还主动联系学生,帮助他们修改简历,提醒学生熟悉教材,做好求职的前期准备工作。
2.精准帮扶,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在实习期间,李力老师积极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进度和心理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工作、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了班主任在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目前,学生已经圆满完成实习任务,返回学校,李力老师又及时召开班会,帮助学生梳理论文写作等下一步工作。接下来,李力老师还将通过走访宿舍,开展与师范生的一对一沟通,做好求职帮扶、实习总结等后续工作。
熊修雨
个人简介
部院系:文学院
专业名称、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职称:教授
熊修雨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年9月-年8月赴香港浸会大学任访问学者;年11月-年12月参加第16批中央博士服务团,赴陕西省挂职工作一年。年获第六届《红岩》文学评论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北京市教改项目两项;主持北师大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参与北京市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出版著作有:《中国当代寻根文学思潮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从寻根到先锋》(中国戏剧出版社年)。主编教材《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导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参编教材《新中国文学史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在《文学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熊修雨老师事迹
熊修雨老师负责北师大三附中的实习带队指导工作。本次前往三附中实习的学生有9人,包括8名女生、1名男生,其中还有3名澳门同学,人数较多,构成也较复杂。现在实习已经结束,从整体情况来看,同学们成绩普遍比较优秀,实习效果很好。实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配合,实习结束后都表示很有收获,成熟了不少。熊老师表示实习目的已经达到,实习过程非常有必要且很有意义。
实习前,熊修雨老师召开全体实习动员会,阐述实习工作意义及注意事项,建立实习工作群,指定实习小组长,与每一位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回复同学们的关切和疑问。本组的3位澳门同学,可能存在着语言、文化及教学理念、方式的差别,熊修雨老师对他们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