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际中文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对于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培养更多的知华友华人士,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由北京语言大学施家炜教授、杨玉玲教授、冯惟钢副教授和充满活力的助教团队精心打造的慕课《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法(一)》,感受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特色与魅力!
课程介绍: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法(一)》作为汉语第二语言的要素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TCSOL)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语言教学的志愿者及相关专业工作者必备的核心知识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系列教材”录制而成,它既不同于侧重汉语基础知识的“现代汉语”课和侧重教学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课,也不同于单纯强调技巧的“教学实操”课,而是力图通过大量教学实例或案例来体现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技巧,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密切结合。
课程包括语法教学、词汇教学、语音教学、汉字教学四个组成部分,系统介绍汉语要素教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内容、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方法和技巧,通过大量教学实例,使学生把握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策略,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分为十二章,分别是:
主讲教师介绍:
施家炜,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汉语教育学院院长,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秘书处秘书长,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国际汉语教师发展。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或编著6部、国际汉语教材2套(合作)(国家汉办规划汉语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和第三版)。长期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及汉语教师培训工作,多次赴美、加、英、法、意、日、韩、泰以及港澳台等地开展国际中文教师培训或学术交流。先后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7项省部级教学科研奖项。是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高校*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核心成员。
杨玉玲,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语教育学院副院长,汉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年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国际汉语教学研究,长期从事海内外汉语教师培训,多次赴美、德、泰、荷兰、智利、乌克兰、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进行交流和教师培训。美国明德大学研究生项目主讲教授,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培训专家、出国教师、志愿者教师选拔主考官等。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著作(含教材)8部。主持国家社会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1项,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校级项目3项,均获优秀;-连续六年获得“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年获得“首都师范大学第三届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冯惟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教师培训工作三十余年,教授过几十个国家的留学生和多种对外汉语课程,教授课程包括汉语教师培训的语音教学、听说教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港澳地区汉语教师普通话进修课程,以及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基础、中级和高级综合(语法)、口语、听力、阅读、报刊、写作等课程。目前主要承担中外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同时承担中国教师培训班的教学工作。作为普通话水平一级甲等的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还承担过数十次港澳普通话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工作。专著有《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曾获北语—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名师荐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既蕴含深厚的教育理论、教学规律与习得机制,更蕴含丰富的寓设计于无形的策略途径与方法技巧,希望大家都能够享受这门科学和艺术所带来的乐趣。
——施家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尤其是年轻的老师,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就是好的。做一个优秀的汉语老师,要有扎实的语法功底,把语法掰开揉碎形象生动地教给学生。
——杨玉玲
四年寒窗苦读,一朝功德圆满,希望大家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收获多多。作为一个老师,也希望你们在今后走上社会以后能够鹏程万里,有所建树,还要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向更高的高峰攀登。
——冯惟钢
学员听讲感受:
谢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让语法讲练不再那么晦涩难懂,而是平易近人、生动有趣,真的是获益匪浅,真心感谢老师们的付出。
通过对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学习,我不仅感受到了汉语教学的无穷魅力,而且也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努力发展成为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谢谢老师们的耐心讲解。
理论与实践结合,干货满满,收获颇丰,对我的汉语教学有不少启发,喜欢喜欢!
结语:
“语言——不仅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数千年文明的载体。”
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法(一)》的学习中,你将学会如何不让学生洋腔洋调;你将感受到汉字教学的无穷魅力;你将看到语法教学的真实案例;你将体验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如果你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那就快快进入课堂,领略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魅力吧!
文案整理
马妍
编辑
李嘉仪李若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