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展现新时代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精神风采,广泛宣传我校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营造崇尚师德、弘扬先进的浓郁氛围,激励全校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校工会联合*委宣传部、*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年南京艺术学院“最美教师”评选活动。
经初步评审,20名“最美教师”候选人已出炉,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将依据评选标准评审候选人材料,参考师生网络投票结果,评选出年“最美教师”10名和“最美教师”提名奖10名。
接下来,让我们一睹“最美教师”候选人们的风采吧~
01张婷婷艺术学研究所张婷婷,女,年10月生,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教授。
教学方面,围绕戏曲理论与历史、艺术史论等专业方向,开设有《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艺术史》等硕士生专业课程,以及《舞台艺术史》、《中国古典戏曲鉴赏》、《传统音乐鉴赏》、《艺术特长》等本科生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曾获南京艺术学院年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指导的硕士中两人分别获得“冯健亲优秀学位论文奖学金”二等奖、三等奖。
科研方面,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元曲曲体研究》一部,合著出版专著《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一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一项,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一项。合著专著《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入选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曾获第三届、第六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第五届贵州省文艺奖文艺理论类二等奖、首届“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十佳论文。入选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南京艺术学院第二期“薪火计划”学科骨干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在服务社会方面,担任共青团贵州省委驻江苏省工作委员会兼职副书记,多次组织贵州在苏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为贵州、江苏两省培养人才做服务工作。
02杨娜美术学院杨娜,女,年1月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
年从教,主要承担中国美术史方向的教学工作,讲授课程有《中国美术史3》、《中国美术史(公共)》、《中国古代墓室壁画》、《中国古书画鉴定方法》、《古文献学》、《田野考察》等。年,参与周积寅教授主持的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中国美术史》建设项目;年,参与耿剑教授主持的国家精品课程《中国美术史》升级工作。年,被选为南京艺术学院“薪火计划”课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年、年,被评为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先后获得南京艺术学院“冯健亲优秀学位论文(学士)奖学金”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学金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年,获得南京艺术学院年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
科研方面,独立承担了南京艺术学院校级课题(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参与樊波教授主持的南京艺术学院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项、刘伟冬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另外,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省级以上期刊论文1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CSSCI期刊论文6篇。参与4部教材的撰写,出版3部,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发言。
03周尤美术学院周尤,女,年2月生,美术学院插画系讲师。
教学方面,获年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美术设计传媒类实践型专业教师组特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年多个学生作品参加中国·印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并获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年指导毕业创作获王嘉廉造型艺术奖,年指导论文获冯建亲优秀论文奖学金三等奖。
专业方面,曾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提名奖、江苏省文华美术奖、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首届、第二届插图艺术展,获第二届“时代风华——江苏省高校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等,作品被评为首届中国插画艺术展入会资格作品、“继往开来——首届江苏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插画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年江苏省高校美术教师优秀作品展优秀作品等。
出版绘本《大老哥打猎》、《过年》、《哈!吓我一跳》、《拔萝卜》、《扭来扭去的蛇》、《妖怪时钟》、《我是夏蛋蛋》等。曾举办传递OCADU——周尤留学加拿大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大学插画专业课程专题汇报展、《我图我画》——周尤绘画作品展及画说童心——周尤绘本原作展等。
科研方面,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省级刊物1篇,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项目正在进行中。
04屠艳音乐学院屠艳,女,年10月生,音乐学院音乐学副教授。
主授音乐学理论课程,其中《西方音乐史》入选“江苏省高校精品课程”。指导7名本科生荣获“冯健亲优秀学位论文奖学金”评选一、二、三等奖;指导3名本科生、2名硕士生荣获“人音社杯”全国音乐书评比赛一、二、三等奖;指导1名硕士生荣获“江苏省研究生音乐专业创新论坛”论文评比二等奖;指导1名本科生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论文评选”一等奖。
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实践。荣获“首届STN全国音乐课件大赛”一等奖、“南艺首届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南艺首届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西方音乐史教学课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在我校率先开设全英语专业课教学,并荣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
努力致力于科研工作。承担或参与江苏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科“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省“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音乐研究》《人民音乐》《音乐探索》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9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合著1部。
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多次举办“音乐会曲目导赏”讲座。关心集体,关爱学生,为人谦和,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05冶鸿德音乐学院冶鸿德,男,年5月生。博士,硕士生导师,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教学16年。主要教授《作品分析》、《20世纪音乐》、《音乐分析》、《作曲主课》、《中国传统乐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反馈,能把学科当前最新的发展的成果融合到教学之中。注重教书育人并重,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以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影响和激励学生。认为今天的同学在平等意识、创新精神、自信和知识广度方面都超过以往,对教书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工作,年获得南京艺术学院教学比赛二等奖,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合作),年获批学院教学重点课题1项。
在教学之余,致力于音乐分析理论、20世纪作曲技术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近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师文集1部,参编全国“十一五”国家教材1部;主持教育部、省级课题6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5项,并有创作作品获奖。年被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年选入江苏省“”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年公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学一年。
06马莉音乐学院马莉,女,年7月生,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
从教21年来,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宽严相济,鼓励每一位学生既要有“异想天开”的狂热,又要有“班门弄斧”的勇气,更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多篇文章在核心期刊、省刊发表。学生也在中国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艺术院校长笛比赛中屡获殊荣,多名学生分获“小金钟”金奖、银奖,长江三角洲管乐大赛少年组前三名、青年组金奖,多次被授予“优秀指导老师”奖。教育的学生担任四川爱乐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江苏交响乐团长笛首席,成为南艺的骄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1年里,教育每一位学生爱国爱家敬业友善,善良大度热情。用真心换取了每一位学生的真情。生活因热爱与付出而美好,意志因磨砺与柔韧而坚强,人生因进取与舍得而精彩。年5月,“华笛赋流年”---马莉长笛教学二十周年音乐会在南艺音乐厅举行。学生们从天南海北赶回到南艺参加音乐会的表演。作为老师,看到孩子们风尘仆仆地站到我面前的那一刻,我感动得无以言表。每一个孩子当初在我身边的一幕幕都浮现在我的眼前,每一个孩子都让我的心灵变得柔软,为自己是一名南艺的老师感到自豪与骄傲!
07童芳设计学院童芳,女,年12月生,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图形图像学会中国数码艺术委员会委员;德国斯图加特媒体学院访问学者;个人研究方向:文化遗产数字化设计研究、新媒体艺术研究。
在科研与教学工作方面,近三年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等四项课题。任中国大学MOOC和爱课程平台的《互动媒体设计》幕课负责人,获南京艺术学院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组二等奖;所著《互动媒体设计》被评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和南京艺术学院重点教材。
学生设计实践与理论指导成果丰富,其指导作品获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设计奖项五十余项,包括江苏省“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银奖与铜奖,GDC设计奖的最佳奖和提名奖;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金奖、银奖;南艺甲骨文创意奖学金等;知道多篇论文入选第二届与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多篇学生论文入选UXPA中国文集《工业设计研究》,获冯健亲优秀学位论文。
个人在艺术实践方面,获得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近三年参与国内外多个艺术设计专业展览;于APPLEAPPSTORE和VIVEPORT平台发布发布十余款文化教育主题的数字产品。
08陶霏霏设计学院陶霏霏,女,年7月生,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讲师。
讲授《平面媒介设计》、《平面风格设计》等专业课程,参与毕业设计及论文指导,学生作品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立项()、白金创意国际大赛金奖()及台湾国际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靳埭强设计大赛、第五届紫金创意大赛等。
科研方面,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中国设计思想及其当代实践研究》视传子课题()及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参数化技术创新设计研究》视传部分();南艺艺术创作立项项目负责人();编著江苏省品牌专业资助项目系列教材《平面风格设计》,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创作方面,展览项目“活力论——陶霏霏作品展”()、“20/says:香港回归二十周年项目展”();参展:首届温州国际设计双年展()、《青春时光——江苏省青年艺术作品展》()、《“构园”绘画影像空间视觉艺术作品展》()等。作品获第七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教师组二等奖;首届温州国际设计双年展成人组银奖等;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徽标设计采用等。
交流方面,“GTI全球文字设计及应用课程”结业()、StudioBAF“中韩两国书籍设计交流”讲座分享(韩国,)、中国文化艺术中心《汉字海报设计展》交流(荷兰,)、中国民艺博物馆陈之佛研讨会()。
09赵利利影视学院赵利利,女,年11月生,电影电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系主任、副教授。
主要教授《剧本创作》、《电视剧创作》、《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等专业课程。教学生涯近二十载,传道授业解惑一直是心中标尺,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因材施教,并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曾获南京艺术学院第二届“优秀教学奖”。指导的学生作品先后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独立影像展、乌镇戏剧节等活动崭露头角;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入选省级或校级优秀论文奖。
教学之余,坚持创作实践,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并积极反馈到创作教学之中。近年来,改编编剧《人民公敌事件》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小剧场话剧《咖啡馆之一夜》在南京大学剧场公演,话剧《殇城》入江苏省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在江苏大剧院公演,几部大戏都有良好的社会反响。
爱岗敬业,任系主任以来,对教学管理工作认真负责,曾带领戏文专业女教师获南京艺术学院“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的表彰。教学与生活中关心和团结每一位戏文教师,使戏剧影视文学系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严把专业教学质量关,戏文专业毕业生在业界岗位上成绩突出,多部作品荣获国内外电影节各种重要奖项,为南艺增光添彩。
10赵佳舞蹈学院赵佳,女,年2月生,舞蹈学院副教授。
讲授《基训》、《舞蹈教学法》、《剧目排练》等课程。自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已有30个年头,30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善于运用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去梳理教学方法,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真谛,重视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爱护每一位学生。在精心求索中追求不断创新,收获了丰硕的教学果实。曾获得文华艺术院校奖第8、9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保护传统文化贡献奖”;中国舞蹈“荷花杯”民舞之花称号;近年来,参加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年“戴爱莲杯”群星璀璨人人跳全国舞蹈展演荣获“魅力编导奖”(最高奖);同年在第二届江苏省少数民族优秀舞蹈展演中荣获编导奖、优秀作品奖;年参加第一届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荣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等。
在科研与教学中,勤于钻研,具有学术的洞察力。曾获得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江苏省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南京艺术学院教学比赛一等奖;发表论文十几篇于核心刊物;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立项。获得专利一项。多次荣获南京艺术学院年度“优秀共产*员”称号。
11宋健传媒学院宋健,男,年3月生,传媒学院摄影系讲师。
任教11年,主要担任摄影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并指导学生的毕业创作。指导学生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项是十几项,其中在国内专业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锐摄影师”奖项2项;近年来和同事一起完成了数十项重要的专业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年的“PhotoSpeaks——中韩摄影展”、“对话:国际高校摄影展”等等;作品不断参加各种国内外的艺术展或摄影展,作品获国家级奖项数项,年获得索尼年度青年摄影师奖;邀请或参与组织了数十位国内外专家来我校讲学,并受邀在国外高校举办个人摄影工作坊;近年来发表数篇学术论文,担任数项省级或校级课题负责人。
在教学中,一直保有对专业的认真和勤奋,努力引导学生以一种更加诚实、朴素和勇敢的状态去认知自己、探究世界;教学之外的日常工作,和同事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关心学生,毫不计较个人得失,认认真真的尽好自己的教师本分。
12章崇彬流行音乐学院章崇彬,男,年8月生,流行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创作系系主任,副教授,博士。
讲授《流行音乐创作》、《影视音乐写作》、《电子音乐创作》、《爵士和声》等多门作曲专业课程。从教十年,崇尚并实践着“拼命三郎”之工作精神。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一直坚持“教学、创作、科研”齐头并进,年与庄曜教授合编省十二五规划高校重点教材《MIDI音乐制作和编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再版五次,成为国内同类学科核心教材。三年来指导多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音乐创作大赛中获奖,个人获得多个优秀指导教师奖。作为系主任,积极开拓思路,进行系列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年以来,成功获批国家艺术基金、江苏艺术基金等共计六项艺术基金项目(两部音乐剧、两首室内乐、两首歌曲),获批金额合计万元。创作歌曲《恋》获得江苏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三年来主持和参与多个省高校哲学社会基金项目、校级教改课题,并先后在《人民音乐》、《中国戏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二篇,省级期刊发表三篇。分别在国际爵士乐论坛(上音主办)和全国爵士乐论坛(南艺主办)中进行多篇论文宣讲与学术交流。年被授予“—年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3任大庆人文学院任大庆,男,年6月生,人文学院文物系副教授。
担任《中国画》《书画鉴定》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授课勤于示范,课件与时俱进,每年超额完成教学任务。经常与同事探讨教学得失,相继在人文学院本科课堂教学竞赛、“精彩一课”等评比活动中获得奖项。年根据教学需要编辑出版了中国画教材。年4月被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
学科专业建设中,年与全系教师努力,申报中央专项资金获批万元,建成人文学院文物保护科技教学实验中心,年7月实验中心投入使用,为文物系科技修复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年申报“文物保护与修复”新专业获省教育厅批准,加强了学科建设。年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名人手稿修复人才培养项目”,获批80万元,有力地扩大了南艺的社会影响力。
年10月6日至11月21日,接受文化部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邀请,赴非洲进行中国画教学,获得了广泛好评。中国文化中心对其教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为推动中国绘画艺术在毛里求斯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出色完成了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14孙卫卫人文学院孙卫卫,男,年3月生,人文学院体育部副教授
从事体育公共课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从教以来,忠诚于*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人正直,
遵循教学规律让学生在规则范围内自由学习和发展是他的教学理念,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去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从学生的视角向他们灌输健康的体魄和身心发展对于一个未来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将“要我学习,要我锻炼”转变到“我要学习,我要锻炼”的良性发展中去,在他长期坚持与努力下,大学体育的排球专项课从不受学生的欢迎变成现在炙手可热的课程。年,他带队参加江苏省高校沙滩排球锦标赛,获得男子亚*,女子第八的历史最好成绩;年组队参加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高校部沙滩排球比赛,获得男子第三,女子第六的优异成绩,在高手云集的江苏省高校比赛中占得一席之地。
在教学工作中,尽可能了解每一名学生,走近每一位学生的内心,和学生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