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每年六七月都是毕业季,也就是说,又是学生论文大量面世的时候了。
学生经历了几个月论文的摧残,终于可以交卷了,接下来就是老师的崩溃时间了
一级崩溃:有点生气年,一位文科老师写文抱怨,学生毕业论文问题重重。首先,写论文拖拖沓沓,deadline来之前集中赶工。年劳动报调查发现,90%以上的本科生写毕业论文时长小于30天,近一半(47%)的学生竟然只用了不到10天。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论文确实是草草了事。其次,选题要么是过于宏大。比如要研究“自由主义”“暴力美学”,要么是心浮气躁很难立足于文本,看一个影视作品就想敷衍了事。收集资料也是大多只会百度,顶多能用个中国期刊网。很少有学生能借助图书馆资源、远程图书馆、外网期刊。写出来的东西一眼看上去就不规范。无视模版要求,经常缺“零件”。有的学生根本搞不清绪论、摘要应该写什么,写着写着就成了作品的“故事梗概”。更有甚者,作为中文系学生竟然连句子都写不通,病句连连。这位老师感叹,自己应该向十年前的两个毕业论文不合格的同学道歉。跟现在的毕业论文相比,他们的论文已经是优秀论文了。二级崩溃:愤怒斥责年4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在博客上发文,怒斥论文质量。在评审教育部抽检的一篇博士论文时,他发现,这篇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博士论文奇烂无比。比如文中有一个小标题是:综合近年来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来分析这《拆弹部队》和《阿凡达》两部代表性的强的电影以及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摄影的审美倾向你没看错,上面这好长一句就是那个“小标题”。不但臭长,而且充满语病,句子根本不通。老师说:“这《拆弹部队》和《阿凡达》两部”应为“《拆弹部队》和《阿凡达》这两部”;“代表性的强的电影”应为“代表性强的电影”;“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摄影的审美倾向”应为“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摄影审美倾向的影响”。老师真有耐心,还一点一点地指出这句话的错误。而且这一整节的内容竟然就是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新闻发布的资料???还有一节是一个专家接受采访的问答。还有一节放了一个表格,真的就是一个表格,一点观点论证也没有。三级崩溃:怒而摔书去年5月在华农珠江学院外院有一位老师,在毕业生答辩现场两次朝学生扔论文。这两个学生一个研究电视剧《红楼梦》,却一集《红楼梦》都没看过。另一个研究专八,自己却没有考过专八,答题资料还没带全。气得这位老师当场把学生论文资料摔到讲台上。四级崩溃:惊慌失措上面几级崩溃里老师们还能发泄发泄,这一级的老师已经不能发泄了,不但不能处罚学生,反而被学生搞得惊慌失措、无可奈何。知乎一个叫檀色馥殊的答主讲了一个亲身经历。
毕业答辩时,明明已经要求过学生要带五份给答辩老师看,一个学生只带了一份论文。
答辩ppt章节和字号乱七八糟,连ppt模版自带的提示语都没删干净。
论文里还有一个很有难度的表格,老师问她怎么做出来的,她一个字答不上来。
后来才知道,原来她好几个月不见踪影,论文都是导师替她写的。
答辩老师骂了她一通,并且宣布答辩没有通过,要求她二次答辩。
结果这个学生嗷地惨叫一声就哭了起来。
哭着哭着还晕倒在了答辩组组长的面前,答辩老师吓得不轻,手忙脚乱地把她送去了医务室。
这事惊动了校领导,大家排着队去看她怎么样了,怕她一个想不开就跳楼了,竟然就让她顺利毕业了。
五级崩溃:愤而辞职年同样有老师被学生的毕业论文气得不行。丽水学院中文系的凌硕为老师在答辩时发现,一篇题为《三体中的规律和意义》的论文明显地敷衍了事。论文的一、二部分都是文献综述,全文没引用参考文献,文末参考文献跟论文甚至没有关系。最过分的是,论文内容根本不属于文学范畴,而是天体物理学的讨论。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有多么荒诞: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毕业论文写的内容是天体物理。要真是学术兴趣在物理倒也还可以谅解,关键是这个学生写的物理学知识还存在明显的谬误。只是照搬了一些物理方面的理论,然后抒发了赞叹之情。估计这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网上抄的内容已经超出了中文系的研究范围。抄论文都没认真抄,可以说是学术态度极其恶劣了。该学生最终竟然通过了二次答辩,得以顺利毕业。而这位老师则愤然辞职,去了培训机构教小学生文言文。(认真编写小学生文言文教材的凌硕为老师图片来自重庆晚报)学生论文到底为什么这么辣鸡?大学声联合全国学业发展联盟调查发现,有66%的学生认为自己接受的本科教育忽视了研究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本科教育以毕业论文为评价考核方式,而学校竟然很少系统性地教学生论文写作,这真是一件十分荒谬的事。简直称得上是我们大学教育的一大bug。催催上大学的时候,没有一个老师教过写论文。老师们顶多丢几篇过往的优秀论文在群里,学生依葫芦画瓢地就开始写,基本的学术规范根本不懂。记得当时有一个问题困扰了催催很久,就是“写论文之前到底应不应该去网上看相关论文”。不要笑,我真的为这个问题头疼过。我当时想,既然其他人都已经把问题解释得很透彻了,一旦看了别人的论文,我不就成抄袭了?所以当周围的同学都在抄论文的时候(东拼西凑地抄抄补补),我“因为满腔正直”开始了“盲写论文”。当别人的论文后面带了十几篇参考文献的时候,我的论文后面一篇空白。结果当然可想而知,我得了一个很低的分数。后来还义愤填膺地给老师发邮件说,我的论文确实是自己认真思考写出来的,想问问老师为什么只给我70分。然而那位老师并没有回当时自己虽有“满腔正直”却不懂“学术规范”,连最基本的论文写作方法都不懂,根本不知道论文是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由此可见,学校不教学生如何做研究、写论文,是论文水平低下的一大原因。另外,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任孟山曾经发文提到,要求本科生论文具有“独创性”是不合理的。独创性对于硕博都是很高的要求,本科生只要能根据一个理论流派把一个问题分析清楚就行。像这样要求过高的结果是:要么学生被逼出最大潜力;要么学生开始抄袭、注水。说到底,学生论文写得差,是各个环节都有问题导致的:学生的学术态度散漫;大学整体“严进宽出”的顶层设计;学校和老师对于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忽视;评价体系对本科生论文的不切实际的高要求。这几个因素互相影响交叉,导致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低下。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些论文写作的常用书籍:《学术期刊论文写作必修课》《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文思泉涌:如何克服学术写作拖延症》《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分析性写作》《philosophicalwriting》如果要为本科生选择一本入门的话,可以选择《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适合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简单易读。希望同学们都能写出好论文,别再让老师崩溃了。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