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SCI论文两篇,赴人民大会堂领奖,天津市
TUhjnbcbe - 2021/4/9 6:56:00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2729.html

“你见过凌晨4点的天工大吗?”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你要相信你的努力,都将有迹可循。任何时候努力都不会太晚,旭日终将向你奔来。

——甘露

老子《道德经》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将学习、竞赛、科研、实践等作为自己前进的目标并潜心耕耘的她,是一名中共*员,一名优秀的天工学子。她曾多次获得荣誉称号和奖励;她曾发表SCI论文2篇,EI论文一篇,申请专利3项;年她以“纺织之光”学生特别奖获得者的身份赴人民大会堂领取奖项......本期人物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进级轻化工程专业甘露同学。

甘露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届本科毕业生

推免至浙江大学,目前读研一

所获奖学金

纺织之光学生特别奖(全国两人)

天津市王克昌特等奖学金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

等8项奖励金总计三万余元

所获荣誉称号

天津市“大学生年度人物”

天津市优秀学生

校十佳大学生、优秀毕业生、优团标兵、暑期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等12项荣誉称号

科研竞赛

主持并成功结题一项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共同作者发表EI论文一篇、申请专利3项

年国际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云泽杯”创新创业竞赛一等奖

第三届中国纺织类高校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二等奖

等13项竞赛奖励

其他方面

学分绩3.89/4.0

大一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

曾任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带班*员、组织委员、心理委员,江西省团工委支教部副部长

曾参与组织包括清北浙复等百所高校覆盖本硕博三层次四百余名志愿者的支教、调研、宣讲等志愿活动,服务五千余人

扬帆起航,专注当下

年的夏天,以第一志愿成功录取到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化工程专业的小萌新甘露第一次来到了遥远的津门。当时她没有过多的规划自己的未来,而是专注于当下,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每一天学习中。

恰逢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八岁,她对周围一切都充满了期待,认为一切新鲜事物都值得尝试。在这样一个青春无敌的年纪,甘露不知疲倦地“扮演”着故事中的多重角色:高数学习中冲锋陷阵的“自习达人”、轻化班级中带头学习的“热心姐妹”、公教走廊中奔跑的“占位狂魔”、学院团委组织部中联络商家的“外联干事”,以及在支教讲台上分享经验引导学生的“小小老师”。在不同角色的切换之间,时间也在不知不觉间从指缝中溜走,恍然间大一欢快轻松的日子已悄然结束。

年返乡励志宣讲队员合照(右数第五个为甘露)

迷茫之中窥见天光

年7月甘露参加了共青团组织的支教活动。通过在南开大学报名选拔,甘露成为队长并和一群江西籍学子返乡奉献回报,开始了一个多月的志愿实践活动。“带队支教的原意是想把自己的光与热带到山区,但没想到在与全国各地高校的优秀小伙伴交流中,与山区学生们的朝夕相处中,收获最多的却是我自己。”甘露在志愿支教结束后如是感慨道。

这些挚友及学生们的赠言更是影响颇深,一句“老师,将来我一定要像你一样优秀!”深深地打动了她,也使她认识到志愿服务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自己在奉献的同时,也在收获更多人生路途中不可多得的礼物。通过这一过程,也教会了她去开创、去思考、以及拓展自己的职业规划视野。

年7月至8月,甘露(前排左数第五位)和江西抚州支教队员的合照

年7至8月组织江西新余支教活动(第二排左数第四位为甘露)

每一点星光都代表着别样的希望,这些点点星空的汇聚不仅支撑着甘露认真完成学业,同时也为她的公益之路撒满了爱和感动之花,此时坚持公益已经超越了对其自身的意义,学生眼中对知识渴望的光芒已然成了她继续坚持下去的希望。在与其他高校小伙伴的交谈中,甘露发现他们不仅成绩优异,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灵活高效地处理除课本之外的各种问题。这次经历也改变了她之前对大学“考试至上”的固有想法,更是成为甘露在今后学习道路上的转折点。

在支教结束后,甘露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利用碎片时间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小到每次上课坚持坐在第一排,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大到直面生活中的挫折并勇敢去克服。她笑着说:“支教之后我能设身处地的感觉到,认真听讲并及时反馈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自习时不带手机,上学期间不追偶像剧,几乎卸载了手机上所有娱乐软件,而节省出来的时间,她用来思考、调整、考证、部门活动、科研、竞赛......她像一只将要破茧的蝶,在默默积蓄着力量。

各类笔记,丰富详实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梁启超先生曾言:“求学问不是求文凭。”这句话常常会引起甘露的思考:吾今日求学问与否?

带着对科研的崇高敬意与满腔热情,大二伊始甘露就选择进入实验室学习与实践,并希望通过科研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大二的专业课程安排的很满,甘露仍然坚持有空就到实验室潜精研思。经过不懈努力,年甘露成功申请到一项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队进行活动。

成功往往与失败并行,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考验:理论构思和实验现象并不吻合、与队员之间意见产生分歧等,面对诸多难题甘露不仅没有选择逃避,反而越挫越勇。经过不懈努力与坚持,她渐渐变得镇定自若,科研方向也越来越清晰,实验思路也逐渐明朗起来。撰写科技论文时逐字逐句推敲确保科学严谨、与导师董永春教授积极探讨学术问题、反复琢磨并认真修改审稿专家的意见......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一篇SCI三区论文并超额完成结题任务。至此甘露也成为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以来第一位以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的学生,并在后续发表其他专利和文章。

“自讨苦吃”甘之如饴

“理想的结果是自己的每个选择不断积累的过程,而选择和收获时刻都在发生。”图书馆、教室、实验室成了甘露汲取知识的常去之地。大三那年,专业课正是吃紧的时候,各项竞赛、科研等事务都需要兼顾。如何分配时间成了一道难题,为了更好地安排日程,她干脆取消了午睡时间,用挤出来的时间去进行日程安排、完成作业、参赛作品提交等事宜。别人只看到亮眼的成绩,然而背后的付出与艰辛只有自己知晓。她记得特别清楚的一次是在数学学院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那段时光,连续40多个小时没睡觉,没眯过眼,靠着意志、浓茶、眼药水坚持。每当看到记事本上的任务一件件地被高效率完成,甘露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成就感。

自律是会上瘾的,特别是当你通过努力品尝到胜利果实后。在甘露看来,大学生活可以很安逸,也可以很辛苦,但大学里面的苦都是“自讨苦吃”——对自己玩乐欲望的克制。可能部分同学考入大学后习惯了舒适圈,而看到周围人孜孜不倦,一时想努力又被眼前的“诱惑”迷住了双眼,每天在不甘与自责中度过然而没有勇气改变。要坚信自己现在正在努力做的事是为了以后的成功,去看别人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的风景,去聆听更多的故事,去成就更好的自己。对于学习中的“苦”,她甘之如饴。

作为带班*员(左三)和学弟学妹交流

涓流汇海甘露成霖

对于比赛,甘露有自己的想法,她喜欢循序渐进,并且坚信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水到渠成。她最初参加竞赛全凭兴趣,并没有抱着一定要得奖的想法。带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甘露开始了她的竞赛之路。她在比赛过程中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增长了专业知识,也收获了很多快乐。

甘露在大学生活中用竞赛、科研、社会实践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用学习来铺垫未来的道路。经过三年的努力与沉淀之后,她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学年裸分绩点达到97分;《纺织助剂化学》等三门成绩创专业历史新高;共获得33项奖励;发表SCI论文2篇、EI论文一篇;申请专利3项......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之后,推免也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大四时甘露作为“十佳大学生”第一名代表学校参加天津市“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更是作为“纺织之光”学生特别奖得主赴人民大会堂领取代表纺织领域的最高奖项。

天津市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发言

甘露(左三)与学校老师们在“天津市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现场合影留念

甘露去人民大会堂领取“纺织之光奖学金”特别奖获奖证书

谈到大学生应具备的品质,甘露总结了四点:快速学习的勇气与能力,刨根问底的执着,勇于创新的意识,永远明确自己的方向和职责。其中快速学习的勇气与能力包含:学习目的+学习方法+拆解问题+提炼信息+执行力。只有同时达到四点要求,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明确方向,慎重选择

进入大四后,推免开始了。甘露也在积极准备自己的推免材料,从选出心中目标导师,联系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到实地参观实验室对自己的选择进行确认。最后,综合学校、导师、课题等方面做出了自己最满意的选择。

研究生推免中,导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默契的双向选择。能获得推免资格的同学,通常会获得不止一个offer,特别是去高校面试时,有时候需要在很快的时间内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这个offer。可以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时间,在综合网上资料、学长意见等因素综合考虑之后,要坚持自己的初心,问问自己选择读研(或读博)到底是为了什么。甘露就是在这样的思考后,坚持加入一位做锂电池研究的导师的课题组。虽然此方向与本科时自己学习涉及的领域有所不同,但她看好锂电池课题的发展,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为此她在大四期间通读了近百篇相关文献,并写文献汇报总结。

甘露在图书馆学习

对于准备读研的同学,甘露这样建议:选导师时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全面了解这位导师,比如看其
1
查看完整版本: SCI论文两篇,赴人民大会堂领奖,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