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的关院记忆
TUhjnbcbe - 2021/3/31 22:25:00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我来到关院是一个巧合,当初考研的目标是厦大,没能考上,结果调剂到了上海海关学院。同学们也基本是调剂过来的,可能因为关院和理想中的学校的差距,一些同学经常抱怨关院没什么名气,不能给我们找工作带来任何优势。但其实上海海关学院存在一些自身独特的天然优势,在某些方面并不一定会输给某些名校,它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历史可以追溯到年清*府为培养税务专门人才、争取税务自主权在北京建立的税务学堂。我们作为关院的第一届研究生,也受到了老师来自各个方面的照顾,老师给我们争取各种资源、机会和补贴,包括兼职、实习、助教、助研、助管等。

上海海关学院位于张江高科旁边,距离魔都迪士尼乐园、世纪公园十几分钟车程的华夏西路号,在校园内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坐北朝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进学校南大门左手边是两艘艇,其中一艘是当年缴获的“大飞”,上面还装着走私汽车,两个艇的中间坐落着一个大大的“関*”字样的石块。石块的西边是拥有大礼堂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校史馆、老师的办公楼,这三栋算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穿过一大片草坪,踏过刻着“税务学堂”等学校关键历史时间点及事件字样的石板,就可以来到匈牙利建筑风格的校史馆小洋楼,它复原建于年的汾阳路45号楼老校区旧址,原址已经成为了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在东方明珠下面的城市博物馆里也有展示汾阳路45号楼的小模型,校史馆里除了校史介绍之外还有一些各地海关捐赠的缉私过程中缴获的珍贵物件。大学生活动中心和老师的办公楼在校史馆两侧,是和校史馆建筑风格一脉相承的新设计的建筑,刚进校时,破获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的海关总署牟新生老署长就是在这个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大礼堂给我们讲他的整个人生经历特别是查办这个特大走私案的惊心动魄的经过的。老师的办公楼往北,是关院的食堂,食堂虽小却也有清真食堂,照顾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同胞的口味。我在关院也偶尔结识了一个长得不太像维族人的维吾尔族师妹,她有一次去扬州玩说在外面还是吃不惯,半天都找不到清真馆,出去玩都要自带面包一类的,就怕菜里放猪肉、荤油什么的,最后也由于饮食、文化差异等原因还是回新疆工作了,我由衷敬佩她对信仰的虔诚。食堂的北边是体育馆,兼具游泳馆和健身房。正常研究生是没有体育课的,老师却对我们宠爱有加,因为我们想学游泳就给我们争取了游泳课而且请了学校最美丽温柔的女体育老师给我们上游泳课。

学校大门正对的也是一大片草坪,草坪北边是一条穿过学校的关河,据说关院学子有毕业时跳进关河游泳来纪念和告别自己的大学时光的传统,听说学校今年河底清淤打捞出了好多近一米长的大鱼,这说明关院的水质挺好的,也没什么人钓鱼。穿过关河再隔着一小片草坪就是图书馆,图书馆是学校的另一座标志性建筑,被设计成钥匙的形状,和海关的标志上的钥匙符号一样,代表着守卫国门的意思,是全国海关系统馆藏最丰富、最齐全的图书馆。图书馆再往北就来到米障碍训练场地和篮球场,据说海管管理专业的学生体育课上不管男女都必须要过半*事化管理的米障碍,海关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专业的中国海关中坚力量的主要来源,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是驻扎边疆的海关。半*事化管理也是关院的一大特色,关院学子上课都要身着藏青色海关制服,制服是进校时由裁缝给每个人量身定制的。穿制服需要佩戴带有海关钥匙和权杖标志的蓝肩章,蓝肩章区别于正式海关官员的黑肩章并且在毕业后需要上交。老师们也要穿海关制服上班,佩戴黑肩章,有的老师是有海关关衔的,他们是中国海关*策研究的智囊团。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不需要*训,而我们却需要进行为期一周的*训,本科生的*训时间更长,而且正式开学后本科生也会有定期的列队训练,上课需要列队上课,体育委员叫*体,我们研究生也要列队上课,但会稍微宽松些。篮球场再北边就是本科生的宿舍楼、网球场、学校的招待宾馆。学校的东北角是新修的操场,晚上会有很多人在操场跑步,在操场上可以看到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

操场的南边是一个小湖,湖边有个小亭子,小湖中间还有个小小的岛,岛上树木郁郁葱葱,栖息着很多大鸟。小湖的南边是我们的教学楼也是海关培训大楼,在这里可以经常遇到前来培训的海关官员,我偶尔旁听过一两次海关归类的课,感觉归类也是相当复杂的学问,我们常识认为归为A的东西也许根据归类的规则却是归为B,而归类不一样对应的物品关税税率也不一样。和海关培训楼隔着杨柳依依、长满荷花的关河的对面,在学校容易被忽略的东南角还藏着一片花圃园和小菜地。由于第一届研究生宿舍楼没来得及盖,我们就住在学校西门外面的青年教职工公寓楼上了,据说学校为了我们给腾出宿舍甚至用住宿补贴的方式赶走了一些老师,所以我们的住宿条件自然是一般高校不能比的,一个大宿舍是两室一厅两个小阳台的标间,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小床、一个书桌、一个床头柜、一个衣橱,客厅还有从地面通到天花板的大立柜,有厨房设置的水池,还宾馆一样的淋浴间和洗漱间,浴室里放有洗衣机,有的宿舍甚至还有抽油烟机,有的同学会自己做饭邀请一些同学、老师到自己宿舍一起聚餐。

关院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法大学这样的上海名校,行*老师也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或者是上海师范大学,老师们都非常地专业、认真负责。我的导师毛道根老师是和我们父辈一代的上财财*专业本硕博毕业的,兼任上财的税务硕士研究生导师,后来得知他和我本科学校南审的经济学院院长师出同门,他是那种踏踏实实研究学术、教授学问的老师,没有任何的架子,和学生的关系都很好,他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课堂质量,经常征求我们的意见,对于我们的作业、课堂展示、发言和论文也都会给出认真的评价和意见,好多同学离开关院的时候表示最舍不得的就是毛老师。毛老师和上财的税务带头人朱为群老师是好朋友,经常邀请朱老师到关院讲课,朱老师也很和蔼可亲,他思路开阔,经常会有很多奇特的想法、思路发人深省,毕业后我们也依然可以通过他的朋友圈看到他对于一些时事新闻特别是税务*策的解读。研究生的带头人李九领老师也很厉害,给关院的税务硕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学生也很好,学生都很优秀,她的《税收理论》课用税收话剧的形式给我们做最终的学业考评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我们自编自导自演,自己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和学习一些制度,通过同学们的表演学了很多*策,也看到了和那些富有创造力、见识广、能说会道、会写会演的才华横溢的同学们之间的巨大差距。学校能够请到给我们讲课的除了海关的大牛也会请到一些国地税的官员、企业财务总监、事务所的所长等;我们是双导师制的,学校里有安排学术方面的导师,校外还安排了行业导师,有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所长、顺丰华东区财务总监、浙江中瑞江南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等等,据说学校原本还想给我们争取海关关长做行业导师的,我们下一届的甚至请到德勤合伙人做行业指导老师。当然,导师之间也不一样,导师的资源需要自己去充分利用,有的导师直接可以安排实习甚至工作,有的导师可以和他聊聊会给你一些人生的建议和指导,但是最好还是不要想着依赖老师的资源,要在读研的时候尽量考更多的注会,上课、作业、论文都要积极地思考、发言,打好专业的功底,拓宽看问题的思路,培养严谨、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在关院的两年也是我在上海的两年,如果说在南京读书让我认识了江苏各地的同学,那么在上海读研就给了我结识全国各地的朋友的机会。接下来,讲讲我在关院的这段时光里遇到的那些拓宽我视野的那些人和事吧。因为学校小、班级小,同学们又都住在同一栋楼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往来也更加密切,经常一起做课堂展示、分组研讨课堂,一起跑到上财、复旦、海关大楼等参加讲座,一起做一起参观中共一大、自贸区、上海城市陈列馆等,我们也经常一起聚餐,师生互请或者一个班的同学呼朋引伴地在宿舍楼下烧烤店一起吃夜宵,所以比大学时期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和相互了解。

首先,说一说我们研究生处的周老师和张老师。周老师的爱跑步、爱读书、爱摄影,他长期坚持跑步,每次都要跑十公里,拿下了很多全程马拉松的奖牌,带动了一批关院的老师和同学的跑步热情,总是积极地承担很多事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老师是典型的富二代,也是会写诗会设计会唱歌跳舞的才女,在我们毕业的时候给我们全班同学写了一首藏名诗,把我们每个人的名全部藏到了这首诗里,她全校羽毛球比赛中也经常拿冠*,还坚持健身,在厦大读的本科,出国读了研,工作期间读了上财的博士,工作经常是凌晨还在加班,在她身上我看到了那句:“比你优秀的人比你富有的人还比你努力”。

富足、优秀而努力的例子在关院我还看到了很多,会让我想起那个阶层固化的沉重话题。研究生的班长也是典型的富二代,最起码和我们大多数人比起来,他家的条件富裕很多。他是我们的班长,思路敏捷,上课很爱提问和发言,爱表现自我,落落大方,和老师或者是被请来讲课的专家经常互动,是拿奖学金最多的那个。他也是研究生会主席,情商、智商都很高,韩国欧巴型大高个,经常做主持人、组织活动,会为了主持节目晚上十二点之后还在背台词,一有时间就出国旅游顺便代购,逛街和化妆都比我这样的村姑型女同学要在行很多,文艺晚会甚至可以自己搞定化妆,毕业后读了博,继续他丰富多彩、周游世界的人生,还做了小*车的代言人。

我们班一个和我来自同一所本科学校的学霸大神也让我大开眼界。他也是我一个同学转专业后的同班同学,通过这个同学,我了解到他居然曾经我本科学校的进校第一名,是拿着奖学金入学的,本科期间考过了14门ACCA,原本考清华的金融学研究生,分数也很高,数学好像是满分,但是由于总分略有差距结果调剂到了海关学院。在海关学院的两年他片刻也没有停下脚步,经常翘课看书,据说晚上会看书到凌晨三点,早上十点再起床,然后继续看书。在关院期间他考过了注会的2门,CFA一级,还备考雅思托福,申请到了加拿大某知名大学的金融硕士就出国深造了,放弃了南京某四大的offer,属于平时默默无闻、看上去什么都不关心甚至比较笨的样子、毕业就是人生赢家的那种人。他给我的印象是目标坚定而明确,这和我在本科期间认识的一些南京人一样,我印象中的南京人要么是比较土豪富二代,没什么架子,有点吊儿郎当,对谁都很好很热情,情商高;要么就是目标特别坚定,很少浪费时间在不相关的人和事情上的一类人,他属于后者。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学霸大神是一位女生,注会已经全部考过,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思维敏捷、逻辑严谨,课堂发言也一针见血、给人启发,还会经常纠正发言的同学或者授课老师的错误,她也是一个坚持跑步、爱读书的女汉子,毕业后去了德勤,又跳槽到迪士尼,现在去了德国,学了德语,申请了德国某学校的研究生。她对我的世界观的影响不仅在于学习,而且在于她神奇的恋爱经历。她是我们班同学集体见证的一次当众表白事件的女主角,然而也当众拒绝了这个男同学。后来,她和一位帅气的德国商人恋爱了,听说两人是网上认识的之后我简直惊掉了下巴,女生会为了时差问题,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和德国男友网聊,并且努力了解他喜欢的球赛等,德国人也为了她经常往中国跑,我在实习的时候还蹭了女生一顿饭并且参观了他们在上海外滩入住的两千元一晚的酒店,当时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住这样的酒店吧;作为母语非英语国家的两个人,他俩英语口语都不太好,开始交流时需要艰难地加上肢体语言,后来就越来越顺畅了。由于某些原因,该德国商人无法获得在中国的永久居住权,无法长期留在中国,因为这件事我也得知了要拿到中国绿卡原来也是要求很高的。后来女同学争取家长的同意,跟随德国商人去了慕尼黑并且留在了那里,经常周游欧洲各国,他们去年已经结婚,大家都很期待他们的混血儿宝宝的降生。这里插播一个同班男生的爱情故事,该男生在短短的从家到上海之间的乘火车的时间认识了和他同乡但是异地的女朋友,自从恋爱后,每个周末都往浙江跑,毕业后本来在上海工作,现在为了女朋友去了杭州工作,这个平时看上去内向的大男孩有这样的奇遇也让同学们惊讶不已。

以上三枚大学霸分别来自北京、南京和上海,从他们身上,我也发现了老生常谈的家庭和城市对一个人的深刻影响,在大城市成长起来的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孩子从小就见识广,父母认知层次也比较高,对于孩子有更好的指导,这些孩子通常很早就明确自己的方向,并且坚定勇敢地朝着那个目标努力奋斗,不会害怕失败,也不会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而束缚住自己的脚步。来自乡镇或者欠发达地区的孩子胆子普遍较小,对于自己和这个世界也不够了解,首先需要时间去探索这个世界和认知自我,做出选择,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再付出努力,就会浪费一些人生关键时期的宝贵时间。

最后再讲讲我们班唯一一个退学的同学。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个男生印象并不是很好,他很爱翘课,不遵守学校的规矩,宿舍卫生也是一塌糊涂,作业不交也就算了,好不容易快到毕业了论文也不想写,老师为他是相当头疼,无奈只能请他的家长过来劝他退学。后来听说他其实是不想读研的,是家里人逼着他继续读书,他就用这种方式来抵抗,退学也是他如愿以偿了,不过我这种普通人是想不通的,都快毕业了,在导师的指导下交个论文也不难,干嘛跟自己和别人都过不去呢。据和他有过交流而且比较懂金融的同学说他翘课的时间全部窝在宿舍看各种高深的厚书,对于金融、股市之类的研究挺深的,这让我稍微改观了对他的印象。退学后,他在上海自己创业,他经常会分享入各种创业展会之类看起来比较高大上的场所的照片以及我连题目都不太能看懂的一些网络、金融方面的文章。

由于研究生同学很多,个个都很聪明、优秀且有各自的独特之处,比如:爱自黑、搞笑和喜欢穿鲜艳亮色衣服的引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关院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