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考研导师介绍
TUhjnbcbe - 2021/3/23 23:06:00
得了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

学院整体介绍

中南林风景园林学院是我国中南地区成立较早的园林教育基地。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留学生等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少数几个能够多规格、多层次培养园林、风景园林建设人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现设有风景园林、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4个本科专业;

具有硕士授予权的学科3个: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专业硕士;

具有博士学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个: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

风景园林学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林学);

风景园林学获评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设计基础实验中心和特色专业实验室(园林工程实验室、人居环境实验中心)。现有园林植物、园林工程、苹果机房、SGI、光影、图形图像、平面设计、三维动画、造型等实验室,模型制作中心,专业图书资料中心,建立了省内外多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学院具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实力强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正、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9人,讲师、实验师30人,外聘教授10人。近年来承担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课题、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省部级课题、社会横向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多项,主编教材、专著40多本。多年来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各类社团活动活跃,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师资概况

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学科队伍结构合理。在编专职教师6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8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30人,占教师比例的47%。风景园林教师15人,园林教师15人,建筑学教师18人,城乡规划教师17人。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梯队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力促进了学科发展和专业特色建设,也在培养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导师风采

-设计方向-

沈守云

研究领域或方向

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生态恢复工程

工作简历

沈守云,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年出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长沙市人大常委,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会员,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规划委员会理事,全国园林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园林绿化协会副会长,湖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学科带头人。

学术及科研成果

主编全国统编教材有《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等6本,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十一五国家科研重点支撑项目一项,十一五国家林业软科学课题二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曾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规划设计的项目主要有:《洪湖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湖南桂东县绿地系统规划》、《长沙橘子洲景区景观规划》、《湖南省湘耒、耒宜高速公路景观恢复工程设计》、《长沙橘子洲景观设计》、《湖南衡南云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等近百项。

胡希*

研究领域与方向

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工作简历

胡希*,男,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年6月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空摄影测量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年6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年6月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7-.1工作于上海测绘院,.2-.7于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系、城市规划系任教,.8-至今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任教,现为风景园林学科博士生导师、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学科带头人、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兼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库专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库专家、《经济地理》杂志社编委、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专家委员、湖南省风景园林专家委员、湖南省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科研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科技服务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刘破浪

研究领域或方向

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多年承担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的《风景园林设计原理》、《环境景观设计》、《园林美学》等专业课程教学,及硕士研究生《风景园林设计林论与方法》课程主讲教师。

工作简历

刘破浪,年9月出生,湖南省绥宁县人,中共*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

年7月毕业于中南林学院园林本科专业,年6月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湖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花卉与绿化行业协会规划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设计艺术家协会第二届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委员。

学术及科研成果

主持学校“园林设计类课程体验教学法探索与实践”“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教改项目;曾主持或参与醴陵市绿地系统规划、长沙“星城世家”居住区绿化设计、耒阳市狮子岭公园修建性详规、永兴县湘阴渡乡村旅游示范区统筹规划、民主*派湖南省委机关庭院及大门设计等多项专业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一部。

廖秋林

研究领域或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史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人居环境与绿色基础设施,讲授《外国园林史》、《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公园设计》等本科生课程和《风景园林史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等研究生课程

工作简历

廖秋林,男,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湖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专业委员会专家、湖南省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专家委员会专家、湖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专家、湖南省绿色建筑标识评审专家。

学术及科研成果

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风景园林学)成员,获国家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论文指导优秀教师、园冶杯杰出教师、优秀指导教师、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参与《复杂绿地、河流自然系统对城市群风、热场的调节机制研究》等国家、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持、参与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长沙橘子洲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湖北鄂州中央生态公园设计、湖南资兴市绿道系统规划、湖南资兴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桂阳县县城绿化提质改造规划、安仁县县城绿化普查等规划设计项目近百项。指导研究生本科生获园冶杯等设计竞赛一、二、三等奖多名。

邱慧

研究领域或方向

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绿地雨洪管理及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环境心理学》和《文献检索与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工作简历

邱慧,博士,年出生,国家景观设计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年6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年6月毕业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风景园林硕士学位,年12月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7至今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任教

学术及科研成果

在《资源科学》、《经济地理》、《安全与环境学报》和《风景园林》等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

詹文

研究领域与方向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大地景观与生态修复、数字景观与技术应用。

工作简历

詹文,男,年2月出生,湖南靖州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学术及科研成果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主要包括主持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乡村生态宜居景观和绿色基础设施数字化营造技术研究与示范);主持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南方工业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与模拟预测研究——以株洲市为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规划设计项目:近年来共承担主持规划设计项目20余项。主要项目包括:湖南第一师范东方红校区校园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长沙天心区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设计、湖南省*府大院景观改造设计、西宁朝阳公园规划与设计、长沙学府星城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第四届绿化博览会湖南展园设计等。

周旭

工作简历

年8月-年11月,在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土木工程系地球信息工程专业(GIS)做访问学者,研究的课题为“GISforUrbanandRuralPlanningandDesign”。

科研学术成果

主要参与的规划设计项目:《冲绳县冲绳市景观形成规划方案策划项目》、《日本冲绳县浦添市景观条例(草案)制定项目》、《冲绳县中南部都市圈住宅关联调查研究项目》、《冲绳县宜野湾市返还基地住宅区景观设计项目》、《冲绳县冲绳市中心音乐广场规划设计项目》,以及《长沙文扬生态农业科技园》等几项观光农庄果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宁乡县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等景观规划设计项目。

杨柳青

研究领域或方向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

工作简历

杨柳青,男,湖南湘潭人,年12月生,年7月毕业于中南林学院,现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级园林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博士。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留美高级访问学者,国家一级景观设计师,中国森林城市专家,美国园艺学会会员,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社会(技术)兼职:长沙楚盛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景观设计所高级顾问;湖南省景观设计师专家组组长。

学术及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2项,主持横向课题和园林规划设计30多项,取得科技成果8项,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7项。

潘百红

研究领域或方向

植物造景、现代园林风水、室内植物净化、城市森林景观

工作简历

潘百红,女,年5月出生。湖南永顺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会员、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会员。

学术及科研成果

自年以来,曾到日本等国家或地区游学访问,进行东方园林植物景观的合作研究。-年国家公派在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做访问学者。利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同国内外园林行业的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含香港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拓展专业教学和专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先后主持省级科研4项及其他横向科研30余项,参加国家级科研3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结合科研在《林业科学》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结合教学与科研,深化了风景园林与园林植物景观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高技术应用、专业教育以及工程实践。曾分别获得湖南省教育厅与长沙市教育局举办的优质课竞赛三等奖、二等奖;曾代表学校带领学生两次上湖南卫视节目(如《新青年》节目与《学校之间》节目等)教学表演。年主持指导园林本科学生赵星、胡尚春参加第三届湖南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获金奖。

李进

基本情况

李进,湖南益阳人,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讲师,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博士,国家注册规划师,兼任湖南中规设计院有限公司(规划甲级,建筑甲级)总规划师。

工作经历

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年毕业获得城市规划硕士学位,年再次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年获得博士学位。年10月,通过国家注册规划师考试获得注册规划师执业资格。有丰富的规划设计和设计管理经验。

刘海燕

基本情况

刘海燕,女,汉族,中共*员,年03月出生,籍贯湖南益阳沅江。现任职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湖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获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公开发表论文19篇(本人为第一作者13篇,其中中文核心、CSSCI期刊1篇、国家级4篇),出版专著1部。

工作经历

—年,中南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全日制本科;

—年,益阳橡胶机械厂,行*处,建筑、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园林、建筑专业教学工作;

年10月-至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学术及科研成果

先后担任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中外园林史、园林专业课程设计、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等多项教学工作。每年除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之余,主持或参加的科研课题较多,从事的实际规划设计项目较多,涵盖了建筑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等各种类型的规划设计工程项目。如“崀山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怀化市城东新区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双峰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里耶--乌龙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沅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沅陵县城总体规划”、“吉首市吉凤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其中,“沅陵县城总体规划”获年度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龙山县里耶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年度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吉首市吉凤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永顺县塔卧镇总体规划”获年度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何玮

基本情况

何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

研究领域或方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学术及科研成果

近年来发表论文十篇,被EI检索2篇,核心期刊4篇。主持省级科研两项、厅级科研两项,其中包括: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湘东地区传统民居研究及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编号14JJ),主持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多次获得讲课比赛及课件制作竞赛奖项,主持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建设优秀奖,多次指导学生获得规划、建筑、景观竞赛奖项和校优秀毕业设计。

陈存友

基本情况

陈存友(Dr.cunyouCHEN),风景园林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室主任。国家注册规划师,国家景观设计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先后深造于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就职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研究领域或方向

具备近20年的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等领域的从业经历,主要专长在于上述三大领域的结合。

学术及科研成果

至今共出版专著3部,在《中国园林》、《中国软科学》、《经济地理》、《规划师》、《城市发展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持和参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旅游规划、城乡规划等项目余项,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颜兵文

基本情况

颜兵文,男,湖南汨罗人,中共*员,研究生学历,年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或方向

主要研究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景观工程。

学术及科研成果

任教期间,主要承担本科《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学》等课程的教学、研究生《园林工程技术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同时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理论教学之余,主持多项横向科研课题,设计和施工实践经验丰富。吕振华研究领域或方向康养旅游、乡村景观、居住区环境景观、矿山废弃地、景观动态变化模型、旅游资源、植被恢复、景观规划科研学术成果[1]山东禹王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分析[J]刘照祥,吕振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05)[2]康养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分析——以普达阳光小镇为例[J].孙悦文,吕振华.建筑与文化.(03)[3]山东禹王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分析[J].刘照祥,吕振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05)[4]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重塑——以邵阳市隆回矿山为例[J].*梦兰,吕振华.绿色科技.(03)[5]防洪大堤景观规划模式探讨——长株潭湘江防洪道路景观控制性规划[J].吕振华.中国水运(学术版).(03)[6]地域景观在边缘场地开发中的延续——凤凰民俗园景观概念设计探讨[J].吕振华.安徽农业科学.(25)[7]居住区环境景观评价分析——以长沙部分居住区环境景观调查为例[J].董永浩,吕振华.农家参谋.(10)[8]水仙花的室内装饰效果及其养护[J].王晓红,吕振华,陈月华.家具与室内装饰.(03)[9]捞刀河畔乡村景观动态变化特征[J].魏姿芃,彭佳恒,吕振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0)[10]康养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分析——以普达阳光小镇为例[J].孙悦文,吕振华.建筑与文化.(03)[11]居住区环境景观评价分析——以长沙部分居住区环境景观调查为例[J].董永浩,吕振华.农家参谋.(10)[12]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重塑——以邵阳市隆回矿山为例[J].*梦兰,吕振华.绿色科技.(03)[13]山东禹王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分析[J].刘照祥,吕振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05)[14]地域景观在边缘场地开发中的延续——凤凰民俗园景观概念设计探讨[J].吕振华.安徽农业科学.(25)[15]防洪大堤景观规划模式探讨——长株潭湘江防洪道路景观控制性规划[J].吕振华.中国水运(学术版).(03)[16]水仙花的室内装饰效果及其养护[J].王晓红,吕振华,陈月华.家具与室内装饰.(03)

-植物方向-

陈月华

基本情况

陈月华,女,.3出生,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学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或方向

主要从事植物景观、园林植物与应用研究。兼职:长沙市园林绿化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湖南省分会副会长。

学术及科研成果

项目:节约型理念在长沙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城市森林阔叶碳汇树种选择与示范研究;柳州市山体景观规划、随州市国税局环境景观设计、西藏自治区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区域造林绿化工程设计、长沙市桃花岭林相改造、长沙市沙湾公园植被调查研究、长沙市园林植物应用调查研究等。发表论文10余篇及教材2部《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实习教程(华中华东地区)》,专著《说舫》。

廖飞勇

研究领域或方向

主要从事植物景观设计、园林生态和乡土植物引种驯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讲《园林树木学》、《园林生态学》等课程。主编了教材《风景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识别识实习教程》、《植物景观设计》、《风景园林生态学》等教材。主持湖南省精品在线课程《园林树木学》。

工作简历

年出生于湖南安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景观设计师、湖南省*府招投标评标专家、留日高级访问学者、湖南省注册咨询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湖南省第八届青联委员、长沙市科技特派员。

学术及科研成果

承担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等省部级纵向研究项目20多项,主持和参与了《常德河洑国家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湖南省韶山市国家森林城市规划(-)》、《湖南省湘潭县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等横向项目。在Photosynthetica、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广西植物、植物生理学通讯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被SCI和EI收录8篇。获得了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湖南省信息教学竞赛二等奖一项。

颜玉娟

研究领域与方向

从事《园林植物分类基础》、《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景观设计》、《园林专业英语》、《插花艺术》、《庭院与室内绿化》、《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本科的教学工作和《园艺设施学》、《风景园林专业英语》、《设施园艺学》、《园林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工作和相关研究工作。

工作简历

颜玉娟,女,.09-.06,攻读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南林业学院;.09-.06,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林学院;.09-.12,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植物景观维护、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

科研学术成果

主持过校青年基金项目《城市绿化格局的初步研究》、湖南省教育厅项目《长株潭地区丘陵地带植物景观格局的研究》、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湖南省森林旅游植物资源调查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研究》、《长沙市宁乡县绿洲生态园规划》、《平江县福寿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等项目,并参与湖南省栖凤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总体规划、广东省肇庆市新岗森林旅游区总体规划、绥宁县旅游局绥宁苗家三峡花园阁旅游总体规划项目、参与永州市旅游外事侨务局永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项目、参与麻阳县林业局麻阳苗族自治县文明山森林公园规划、等项目,同时与韩山师范学院王桔红老师合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入侵植物”中“长株谭”入侵植物相关研究。工作期间曾获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并指导绿源协会在“走进国际重要湿地-‘湿地使者行动’”中,荣获三等奖;在“追寻通江湖泊-‘3湿地使者行动’”中,荣获三等奖;在“生命之河,从高山到大海-‘湿地使者行动’”中,荣获一等奖;研究生就业工作“优秀导师”,主讲课程“植物景观设计”被曾获得课程建设优秀奖,曾指导研究生孙建月获得“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植物研究论文硕博组二等奖、罗倩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本科生陈欢组的《水生植物的五种不同组合类型对水质净化效应的研究》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此外,为了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园林植物及其景观设计类课程,利用业余时间成立了“植物兴趣小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合川巴渝新居庭院植物多样性分析、湖南省藨草属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湖南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水马桑植物群落特征研究、天津市五大道地区植物景观研究、湖南阳明山毛竹林群落特征、长株潭丘陵地区地带性植被景观特征研究、长沙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基本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研究、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研究等数十篇;参编教材和专著主要有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园林专业英语》教材(副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副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植物景观设计》等十余部。

文亚峰

研究领域与方向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林木分子遗传学;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学术与科研成果:

工作简历

文亚峰男,汉族,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8年奥地利OEAD博士后,-年日本JSPS博士后.主要学术兼职:国际林联会员;日本林木育种学会会员;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科研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际引进项目1项,其它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50篇。制定林业行业标准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何平

研究领域或方向

植物生物技术、生态园林景观

工作简历

何平,男,博士后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林业界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协湖南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委员,林业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委,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委,林业部教材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高校系列)委员,湖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际林联成员湖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管理委员会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林业局教材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花卉协会副会长、湖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Bielefeld(比勒费尔德)大学博士后回国,任中南林学院旅游系*总支书记,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

学术及科研成果

年2月起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林水项目部主任(司级),负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一期项目建议书”,“退耕还林工程中期评估”、“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咨询评估。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其中16篇被SCI收录,主编出版著作2部、丛书一套,副主编出版丛书二套。省级鉴定成果一项。

刘彩贤

研究领域或方向

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用传统生物学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对植物的花发育过程及其分子机理进行研究,研究材料是园林中常用的植物矮牵牛和紫花含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花器官发育和花色形成方面。

工作简历

刘彩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系,讲师

本科就读于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园林专业,后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进行硕博连读,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年入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系,

学术及科研成果

当前主持课题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矮牵牛FBP11基因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功能鉴定,/01-/12,24万元,在研,主持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年,紫花含笑花色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01-/12,4万元,在研,主持

近几年发表论文:

1刘彩贤,柴弋霞,罗峰,金晓玲*,被子植物胚珠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分子植物育种,,16(2):-(第一作者)

2CaixianLiu,YanhongHe,TianyunGou,XinLi,GuoguiNing,ManzhuBao*,IdentificationofmolecularmarkersassociatedwiththedoubleflowertraitinPetuniahybrida,ScientiaHorticulturae,,:43–50(第一作者)

3L.Liao,C.X.Liu,G.G.Ning,M.Z.Bao*.ApFBP6::BARNASEconstructresultedinstigmaandstyleablationandfloralabscissionintransgenictobacco.PlantMolBiolRep,,30:-(共同第一作者)

4L.Liao,G.G.Ning,C.X.Liu,W.Zhang,M.Z.Bao*.Theintronfromthe5′-UTRoftheFBP11geneinpetuniadisplayspromoter-andenhancer-likefunctions.SciHortic():96-(第三作者)

5X.Li,G.GNing,X.P.Han,C.X.Liu,M.Z.Bao*.IdentificationofPMADS3interactedproteinsimpliesitparticipatesinpost-transcriptionalcontrol.Gene()87–95(第四作者)

张旻桓

研究领域与方向

现主要从事园林植物资源利用、植物新品种培育、牡丹抗性育种及应用等研究。

工作简历

张旻桓,女,年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牡丹芍药分会理事、美国园艺学会会员、长沙市科技特派员。

科研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长沙市科技局重点项目、国家林业局公益行业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

邢文

研究领域与方向

从事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工作简历

3.9-.7华中农业大学本科园林

.9-.7华中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9-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系教师

科研学术成果

先后担任了园林植物与应用、花卉学、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繁殖技术和园林植物生理生化等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申请专利4项,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

承担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月季高温胁迫响应转录因子WRKY的分离与功能解析(-)

2.国家博士后基金: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鹿角杜鹃和溪畔杜鹃遗传多样性研究(-)

3.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鹿角杜鹃和溪畔杜鹃遗传多样性研究(-)

主要成果:

代表性研究成果

1.玫瑰再生为完整植物的方法。专利号:99811.8(第一发明人),已授权。

2.农杆菌介导的玫瑰遗传转化的方法。专利号:10202403.0(第一发明人),已授权。

3.转录因子基因RrMYB11在调控玫瑰花型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10540349.5(第一发明人)。

4.以叶片为外植体的月季再生体系的方法。专利号:10256892.3(第三发明人),已授权。

5.一种获得月季‘萨曼莎’转基因植株的方法。专利号:99816.09(第三发明人),已授权。

6.利用月季开花调控基因RoFT在改变植物开花时间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10551223.8(第二发明人)

发表论文代表作

1)WenXing#,YingBao,PingLuo,ManzhuBao,GuoguiNing,Anefficientsystemtoproducetransgenicplantsviacyclicleave-originatedsecondarysomaticembryogenesisinRosarugosa.ActaPhysiolPlant,,DOI10.7/s---9

2)WenXing#,ZhengWang,XiuqingWang,ManzhuBao,GuoguiNing,Over-expressionofanFThomologfromPrunusmumereducesjuvenilephaseandinducesearlyfloweringinrugosarose.ScientiaHorticulturae,,:68-72

3)WenXing#,ManzhuBao,HongdaoQin,GuoguiNing,MicropropagationofRosarogosathroughaxillaryshootsproliferation.ActaBiologicaCracoviensia,SeriesBotanica,,52:69-75

谢禄山

研究领域与方向

研究方向主要是园林植物生物技术及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工作经历

谢禄山,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任教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承担园林植物生理及分类方面的教学

王晓红

研究领域与方向

主要从事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花卉植物资源与应用、花卉引种驯化栽培与繁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基本信息

王晓红,女,年生,湖南双峰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师、湖南省景观设计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会会员、湖南省花卉协会会员、湖南大学特聘教授、湖南省科技特派员。

学术及科研成果

主编教材:《园林花卉识别与实习教程》、《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实习教程》。

主持的纵向课题十余项,主要有:1、国家林业局项目:木槿新品种及繁育技术引进2、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组织培养与秋水仙碱相结合高效诱导非洲菊多倍体的研究3、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资助基金:查尔酮合酶CHS基因对转基因非洲菊花色和育性的影响研究4、贵州省科技厅合作项目:百里杜鹃林区杜鹃花的观赏性状综合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5、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湖南省木槿属植物资源及利用研究6、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主持和参与的横向课题30余项,主要有:海南省五大河流流域生态植被恢复规划;河池市珍优花卉苗木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山东潍坊高里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南丹城市生态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湖南税务专科学校绿地及植物景观设计;湖南桃花源公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湖南怀化钟坡山公园花溪花海设计等。研究论文30余篇,主要有:1、EvaluationofRhododendronOrnamentalValuethroughFuzzySimilarityPriorityRatioandGreySystem。IEEE(ISTP收录)2、StudyontheRootingofGerberaJamesoniiinVitroinMediaWithoutArgarIHC(ISTP收录)3、用秋水仙碱诱导非洲菊多倍体的研究3中南林学院学报4、色彩植物景观与园林应用贵州科学5、水仙花的室内装饰效果及其养护家具与室内装饰6、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植物景观资源调查与营造建议8北方园艺7、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对杜鹃花观赏性状的综合评价福建林业科技8、我国南方石灰岩地区植被恢复探讨安徽农业科学9、海南省南渡江流域自然植被群落特征分析福建林业科技10、非洲菊离体低温保存研究经济林研究

金晓玲

基本情况

女,年7月出生,汉族,浙江东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培育专业博士。现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带头人。

研究领域或方向

主要从事珍稀植物保护利用、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园林植物的景观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术及科研成果

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技术项目、十二(三)五科技攻关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林业局项目、财*部科技推广项目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多项。在Hortiscience、科学通报、园艺学报、林业科学和生态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发明专利1项和植物新品种权1个。多次被学校授予优秀研究生指导老师称号,多名研究生获校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多篇硕士学位论文获省级或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戴兴安

研究领域或方向景观生态景观规划、湿地生态、水土保持

工作简历戴兴安,男,博士,教授,年2月出生

学术及科研成果

主持省级、地厅级项目各5项,主持横向项目多个。副主编教材《城市森林培育》1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参与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长江中游湘南红壤岗丘区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在《草业科学》、《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国农学通报》、《林业经济》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论文有《长沙市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长沙市湿地景观非使用价值研究》、《城市森林规划原则探索》、《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与价值》、《林地资源配置及其驱动机制》、《城市森林的品格》、《长沙市湿地类型及特征研究》等。

结合以上师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学院的师资配备水平还是较高的,不同需求的同学在选择导师方面也有不同的重点,比如想要毕业直接找工作的同学就可以选择侧重于在外做项目的教授多参与项目为未来工作积累经验,而想要继续深造读博的同学就可以选择侧重于学术研究的教授,快速找出自己研究方向有的放矢。

获取上述导师发表论文转发到朋友圈并截图发至后台即可二十四小时内回复

声明:

·文中提及资料来源于网络,用于学习分享及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此资料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编译版权归卓越景观所有,如需转载请与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考研导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