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
胡小芳,女,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讲《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设计CAD》《房地产前沿专题》本科生全英文课程。在教学中,转变学生被动式学习方式为主动式学习方式,积极探索和实践POINT教学方法,即问题导向(Purpose)、教学留白(Open)、实际调查(Investigation)、适时指导(Navigation)、团队合作(Teamwork)。在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深入实际,团队合作,自我探索。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先后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二等奖、三等奖2次,获得学校及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土地国情调查大赛获得一等奖,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房地产策划大赛获得一等奖,指导本科生的国创项目被评为“十佳项目”,指导的SRF项目成员获得“大学生标兵”称号。
乔同舟文法学院
乔同舟,男,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讲《广告策划》《品牌学概论》《广告学科导论》等课程。从教14年来,潜心教学,创新育人,主持或参与各级教改课题十余项,发表教改论文一篇。先后荣获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1次、教学质量二等奖3次、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次,校优质课程《广告策划》主持人,华中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指导学生参加广告学三大竞赛、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大赛等获全国奖20余项,省级奖80余项。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三元案例教学法”——用现实案例启发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和洞察力;用经典案例总结原理方法,培养理论归纳能力;用模拟案例演练技能,培养活学活用能力。同时,寓家国情怀和专业精神于案例分析之中,注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统一,广受学生好评。
任喜峰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任喜峰,男,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第六届湖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讲《作物育种学》《麦类育种学》等课程。获校教学质量二等奖3项,校教学质量三等奖1项,院教学质量优秀奖2项。主要从事麦类作物的遗传育种与分子进化相关研究,主持国家产业体系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自然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第一完成人育成大麦新品种6个,第二完成人育成小麦和大麦新品种15个,获得中华农业科技进步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5项。
汤蓉水产学院
汤蓉,女,博士,水产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生动物细胞生理学。年至今,主讲《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实验》等课程。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交流例会项目等4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证书2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持建成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动物生理学》和“中国大学慕课”《动物生理学实验》,主编出版《动物生理学数字课程》;作为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和“湖北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获评“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全时空全过程学习”的教学理念,实施“在线课程+翻转课堂+开放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先后获得4次学校教学质量优秀三等奖和1次实践教学与管理奖。通过教书育人,努力实现“大学人生因我而精彩”。
祝志慧工学院
祝志慧,女,工学院副教授,主讲《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电气控制基础与可编程控制器》。“秉实诚之心为师、持平实之法从教、求实际之效育人”是她的教学理念,陶行知先生的“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一直是她行动的指南。多年来,她一直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教学,以情育人,深受学生喜欢。先后荣获省优学士论文及校级创新奖4人次,出版教材3部,思*示范课1次。
胡长敏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胡长敏,男,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副教授,医院兽医外科专家。主讲国家精品与资源共享课《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手术学》,主持《兽医外科手术学》慕课。从医从教18年,着力构建“知行并进、立德树人”型教学模式:夯实学生外科理论基础,拓展外科前沿技能;“竞赛比武”促练促学、“虚实结合”案例演练、身体力行病例诊疗,医术医德言传身教。参编教材3部,发表教改教研论文5篇;曾获校第七、十三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校实践教学管理奖;多次获校教学质量优秀二等奖与三等奖;获评“中国新时代临床兽医教育优秀园丁奖”。指导的学生获省优学士学位论文奖2次;获创新创业奖3次;获全国动物医学专业技能竞赛团体特等奖4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兽医新星奖”1次,“最佳组织院校奖”3次。主持及参与省校级教研课题十余项,多项结题项目获评优秀。
刘建晓信息学院
刘建晓,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专任教师,主讲《数据库原理》《高级数据库系统》等课程。秉承“激情幽默、生动活力、通俗易懂、和蔼风趣”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年学生评分全院第一。独特的授课方法让“静态的文字”变得“生动”,让学生从“觉得课程没意思”向“觉得课程很神奇”,从对代码“无从下手”向“可以动手甚至觉得编程很快乐”,从“不想学”向“要好好学”转变。获校教学质量优秀二等奖、三等奖,校教学实习优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连续2年(、)获得国创“十佳项目”与“十佳作品”。指导学生获得多次获得湖北省、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带领本科生开发了多个数据库系统,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王语嫣体育部王语嫣,女,体育部讲师,体育行业国家攀岩职业资格社会体育指导员特聘教师、考评员。国家一级攀岩裁判员,国家一级田径裁判员,国家一级定向越野裁判员。年任职于体育部,主讲《攀岩》《定向越野》《基础体育》等课程。年和年荣获校教学质量三等奖,年获体育部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年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中南区体育教师技能比武(羽毛球项目)二等奖,多次获得优秀裁判员、教练员称号。近年来学生评教名列体育部前茅。年担任校攀岩队教练,带队获得年湖北省攀岩锦标赛男子速度赛冠*,同时兼任校定向越野队教练,带队获得年湖北省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女子甲组中距离冠*,年湖北省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女子甲组积分赛冠*,年*运杯定向越野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年湖北省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女子公开组短距离冠*。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主持校级自主创新课题1项,主持校级课程思*示范建设项目1项。参与国家、省级课题多项。
王媛媛园艺林学学院
王媛媛,女,园艺林学学院讲师,“狮山硕彦计划”教学能手B2岗。主讲《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插花艺术》等课程,是园林植物国家级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利用花卉学专业优势,在教学中大力践行课程思*,推动学生美育、德育进程。用自身优秀的综合素质,得到学生认可信任;用自身强大的教学自信,带动学生的学习自信,形成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教学过程。建立了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坚持实施个性化、自主化、探索化、开放化、民主化、实践性、启发性的创新教育原则,树立多元智能观,建立了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近年来,获校级教学质量相关奖项6项,承担了校级教研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了5门慕课建设项目、10项课程建设项目和7项教材建设项目,多次带队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屡获佳绩。
张露经济管理学院
张露,女,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服务营销》、InternationalMarketing等中英文课程;主持校级教研教改项目2项,参编规划教材1部,出版专著4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校本科生创新论文指导奖、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校教学质量优秀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入选“狮山硕彦计划”青年人才A类。秉承“引活水,润教田”的教学理念,用“活氛围、活理论、活方法和活运用”的教学设计,将“活”字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年,NatureClimateChange报道了和学生一起通过田野调查完成的气候智慧型农业相关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经济研究》、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等中英文检索期刊发文50余篇。
殷平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殷平,男,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主讲生物学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和基础实验课《生物化学技术》,主持《生物化学》慕课建设。教学中,永葆育人初心,经典内容与科学前沿并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思考与提问能力。担任级生物技术基地班和级生物科学基地班班主任,年和年获校级优秀班主任,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2人,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多项,年获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被评为大学生挑战杯国家二等奖指导教师、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指导教师,入选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年被评为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指导教师。
刘诗诗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诗诗,女,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讲《数字图像处理》《主动遥感》《环境遥感》等课程,在教学中坚持用心设计,潜心育人,结合前沿科技,拓展国际视野,实现“入心”学习效果,深受学生好评。先后获得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2次,教学质量三等奖3次。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获得3次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1次校优秀论文奖,并担任了1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暑期实践,专业技能大赛,和“华癸”计划等本科生实践、科研项目的指导老师。建设全英文课程1门,录制并上线了全英文《环境遥感》慕课课程。目前主要从事农业遥感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个科研项目,已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阮媛马克思主义学院
阮媛,女,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现代西方哲学》《西方*治哲学》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浸润式教学,使思*理念真正成为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原则。育人方面,从“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尊重学生心理隐私”“师生情感互动”出发,耐心与学生交流,使思*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让思*教育成为灵*与灵*的交流。执教6年来,先后获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优秀二等奖,获评华中农业大学“名师示范课堂”。
王鲁峰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王鲁峰,男,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讲《食品工程原理》《化工原理》等课程。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食品分会)委员、食品工程训练中心主任。一直坚持以用心启迪,教产相依的理念,培养*和国家需要的食品工程人才,获湖北省第4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能手”、年校教学质量优秀二等奖、年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员、年最受欢迎教师、年华中农业大学“十大青年岗位能手”等。主要从事果蔬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主持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省部级研究课题6项。在SCI/E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1篇,授权专利9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4项,专利成果转化1项,荣获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
梅婷外国语学院梅婷,女,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讲《英语读写》《英国历史与文化》《语言导论》等课程。从教15年,一贯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全人。坚持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和国创,担任19级外文1班班主任,同时担任本科生导师、院“达人心语”咨询老师,耐心倾听学生心声,持续助力学生成长。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践行教学改革。主持或参与数项校级省级教改项目,参与建成《英语语言学》和《英语听力》校级优质课程、《英语写作》校级重点课程。先后获校第11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第五届“先进女教职工”,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湖北赛区特等奖、全国二等奖,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李慧慧理学院
李慧慧,女,理学院化学系讲师。多年来潜心教学,不仅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而且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评教打分一直名列前茅,深受学生喜爱。主持的《无机及分析化学》SPOC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同时,作为主力*全程参与了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建设和上线。年带领团队在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团队二等奖。年获得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主持和参与的省教改项目均以优秀结题。近5年,承担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大学化学、生物电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平均教学工作量达余标准学时以上。发表教研论文多篇。
来源
本科生院
编辑
匡敏
校对
刘涛
转载自华中农业大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