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温暖和煦的11月,年本科毕业论文预答辩会圆满结束了。
在刚刚得知海南医学院要来4名本科学生,并且毕业论文要在我科完成的时候,我们内心其实是有点忐忑的。因为这是第一次检验科要对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带教,之前从没有此类带教的经验。而且学校对学生的论文预答辩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仅要能够保证学生顺利毕业,而且要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对此,我科非常重视,在学生尚未来到的时候,检验科唐跃华主任就已经组织科室中层及教学相关人员开会商讨如何更好的完成此项工作。与会人员达成了共识。首先,针对本科生的实习要求调整了实习计划,为她们制定了更高的目标;唐主任提出了双导师制度,即一名学生由主副两位导师共同辅导来完成毕业论文;并且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科室将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我们要力争在此项工作中体现出我科的水平。
答辩现场
在学生来到我院后,唐主任首先对学生做了实习前的动员,表达了科室上下对她们的欢迎,并向她们提出了实习计划表。按照计划,学生要完成开题,中期汇报,毕业预答辩。时间很紧张,任务很繁重。会议结束后,导师同学生就论文课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意见,并就课题内容提出了初步的设想。随后几周内,学生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和国外的文献,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可行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确定题目后于5月在科室内进行开题报告,会上科室同事对课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对不足的地方进行了补充。
开题报告后,试验正式展开了。科室从人力、资源和技术多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学生和导师一起对试验展开了探讨,从标本选择,到操作的细节,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得非常周到。试验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及时找到了解决方法。他们时常加班到顾不上吃饭。学生也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周末都要赶回科室做试验。所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辛苦终换来了成果。在对论文数据处理,论文修改后,在11月开始了论文预答辩。
在会上,学生通过PPT阐述了论文的思路、技术路线、数据分析和讨论。虽然略显稚嫩,但相信对于她们来说,也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参与会议的同事认真评点了每个学生的答辩内容,从PPT的格式到试验中的不足,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辅导导师也大有裨益。
指导老师与学生合影留念
毕业答辩终于顺利完成了。这次带教的工作,对于本科室的人员是一次新的挑战,带教的过程也是我们一次学习的过程,增强了我们的自信。我们共同完成了从课题整体设计到论文写作这一完整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厘清思路,对我们也是一次提高。这项工作有助于促进教学相长,让学生学以致用,也让老师掌握了很多平时忽略的知识,更多的是积累了带教经验,摸索出新的带教方法。同时,让每一批实习生真切的感受到教与学相结合,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当中去。我们相信明年的带教工作可以更好的开展。
人总要找点事情做,让自己忙起来,忙起来才知道生活不易,才明白平时的忧伤都是矫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