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这是你与「大学生科研竞赛」的第次相遇。
上期,我们了解了开题报告中“国内外研究进展简介”和“主要研究内容”的撰写方法,本期,小竞接着来为大家分享有关开题报告剩余部分的撰写技巧啦!我们闲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1
研究模式
01技术路线1.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文字阐述。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层级结构或逻辑顺序来对技术路线进行提炼概述。
第二种是表格排列。我们可以将不同研究步骤的主要内容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多个模块,并归类置于表格的相应位置。
第三种是绘制技术路线图,我们通常采用的是流程图或程序图。绘制技术路线图时,我们可以以研究(实验)技术方法为主导,按照研究内容所对应的方法步骤层层展开;也可以以研究(实验)内容为主线,将研究对象及其功能、特征作为中心进行拓展;还可以以研究(实验)的时间顺序为主线,按照阶段的先后性进行排列。
2.主要内容
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技术路线”实际指的就是论文写作的具体步骤和逻辑思路,以研究假设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研究实验手段、研究的具体环节、递进使用的理论方法等等。
3.撰写原则
首先,不必详细论述单个模块的独立性内容,而是要突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联性。我们应注重发掘逻辑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和自然过渡,避免过大的思维跨度。
其次,语言表达要具有较高凝练度和较强概括性。使用文字阐述法时尽量使用简单句,使用图像法时在框内输入重要短语即可。
另外,结构框架应清晰、简明、直观。这一方面要求我们用最简练的文字进行表述,另一方面要求我们通过一些直观、简单的符号来突出技术路线的层级化结构。
最后,增强格局的生动化、图片化和色彩化。我们可以用鱼骨图的形式来绘制研究流程来增强格局的生动性,可以在适当位置用图片代替文字来增强格局的可视性效果,还可以根据层级的差异为原来路线图的程序框加上不同底色来丰富格局色彩。
02研究方案1.文献检索、收集和阅读
在具体研究阶段开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其中对文献的检索、收集和阅读就是关键性的一步。我们一方面可以借助多种线上文献数据平台进行文献的检索、管理和阅读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线下对经典书目和相关理论进行查阅分析。
2.具体研究方法
从宏观角度来分,基本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而在两个基本研究法内又可以细分出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其中最基本、最通用的一种具体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即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所需资料,进而全面、准确地了解研究内容、推进研究进程。较为常用的还有调查法(有较强目的性、系统性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主要呈现形式为“问卷调查法”)。除此之外,具体论文研究法还包括实验法、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等,需要我们根据研究类型和论文实际情况进行综合选择。
2
研究进度计划
01基本阶段的划分1.选题阶段。主要任务包括确定论文导师、确立研究方向、搜集查阅文献、设计研究框架等准备工作。
2.开题答辩阶段。主要任务包括熟悉选题的内容要点、初步完成并完善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练习并顺利通过答辩。
3.完成初稿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展开学术调研、检索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大纲框架、联结并分析文献材料,以及将初稿提交至导师处以寻求修改意见。
4.修改、定稿阶段。主要任务包括与导师交流初稿的缺漏及改进措施、合理规范语言、理顺思维逻辑和确定最终版文章。
5.答辩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复熟悉论文定稿、增强观点和推论在脑海中的清晰度和透彻度,并根据学院的统一安排进行结题答辩。
02基本格式通常来说,我们通过文字形式对研究进度计划进行陈述,基本格式为“研究时间段”加“主要工作”加“预计阶段性成果”。关于研究对应的具体时间段,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日程规划进行安排。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注意的是,研究进度计划的安排需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各内容之间关联性的紧密程度,划分阶段要有充足的合理性依据。
3
研究中潜在的问题及对策
01困难和问题我们首先可以对现存研究(实验)条件进行客观分析,基于对已开展研究工作的反思总结和对未开展研究进程的预测,剖析出一些潜在的困难和问题。通常情况下的一些共性问题包括研究视角和方法存在暂时局限性、研究内容存在片面性、创新性不足等等,也可以列出文章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观点(非核心观点),但是绝对不要写一些致命性问题,比如研究假设不合理、研究对象不清晰、核心概念模糊。
02解决途径、方法和措施我们只需要对照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即可,不能泛泛而谈,以免给审阅专家一种治学态度不严谨的感觉。
4
主要参考文献
01选取原则1.与时俱进,选取并分析研究近三到五年的经典文献
开题报告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具备“前沿性”,也就是要让审阅专家认为我们是在做一个引领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