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括
文学院是在年晋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基础上发展而成立的,为山西大同大学最早成立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汉语言文学、新闻两个系和网络与新媒体一个专业。
年
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
年
开始招收新闻专业全日制本科生
年
新增新媒体传播专业方向,并于当年招收本科生
年
新媒体方向获批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文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教学科研设备总值余万元,实验室面积平方米。学院以为地方培养专门人才为中心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学位21人(包括在读博士),入选首批“三晋英才”4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工程领*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山西省科技信息专家1人,河北省科技信息专家1人,大同市学术科技带头人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兼职研究生导师9人。
教学科研
学院以“立足师范性、加强实践性、突出地方性”为总体办学思路,立足大同、面向山西、服务全国,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依托自身资源和区域特色进行晋北地方文化及云冈石窟相关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长足进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另有校级重点学科一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大年”式教学团队一个。新闻学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年山西大同大学获批硕士单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成为学校首批建设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也是文科中专业唯一一家,为学院科学教研的内涵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哲学社科项目八项、教育部项目九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15项、省级教改项目五项。近五年科研经费累计.7万,发表国家级论文余篇,CS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约篇,出版专著26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学院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如未来教师技能大赛、人文知识竞赛、汉字听写大赛、辩论赛、演讲赛、诗歌朗诵会、摄影大赛、各类征文等专业教改走在全校前列。年12月29日,由文学院牵头组织参加的人文知识竞赛团队代表山西省参加年华北人文总决赛超过山西大学获得二等奖。新闻学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年10月27日,新闻系报送的《脱贫攻坚灵丘在路上》和《古都灯会叫人想家》分别斩获“点赞中国·记录影像40年微电影盛典”高校类单元一等奖和三等奖。
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言及中外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以及*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运用工作,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具有较强创新意识。能够独立进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地方社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新闻学(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与摄像、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传播。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和各类新闻工作技能的应用性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能够胜任新闻媒体的采编,经营管理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传媒公司的宣传公关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核心课程:新媒体概论、新媒体采写实务、新媒体文案写作与编辑、数字摄影、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数字摄像传播学概论、非线性编辑融合新闻实务、新媒体营销与管理、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网络新闻评论学、新媒体伦理与法规、网络舆情概论、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与新媒体实践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进行内容制作、创意策划及新媒体的社会化和数据化应用,成为在新媒体领域从事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评论、后期制作及播出等的复合型全媒体人才。
就业创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部分优秀学子已经成为单位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部门、网络媒体、***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传媒公司等从事新闻出版行业采编工作和其他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较高的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在单位受到广泛好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毕业生应能胜任互联网时代的各类新媒体传播活动,就业方向包括各级*府宣传部门、专业新闻出版机构、商业网站、电子商务、移动媒体服务、新媒体、广告策划、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
招生计划省市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类别
学制
办学地点
科类
计划数
天津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河北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山西
汉语言文学
普通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山西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辽宁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吉林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黑龙江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浙江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综合改革
10
安徽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10
福建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江西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22
山东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综合改革
15
河北
汉语言文学
普通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8
湖北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湖南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7
广西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海南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综合改革
10
重庆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10
四川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31
贵州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10
陕西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甘肃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8
青海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宁夏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天津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综合改革
10
天津
新闻学
师范类
四年
御东校区
综合改革
10
山西
汉语言文学
普通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山西
新闻学
普通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35
上海
新闻学
普通类
四年
御东校区
综合改革
5
四川
网络与新媒体
普通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10
贵州
新闻学
普通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山西
网络与新媒体
普通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0
山西
网络与新媒体
普通类
四年
御东校区
理工
20
内蒙古
汉语言文学
普通类
四年
御东校区
文史
5
如果你有其他问题
欢迎扫描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