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填满你的快乐瓶子
点击瓶子即可加料
学到专业知识
掌握新技能
get一份双学位
听名师授课
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暑期充分利用
学术能力up!
专业技能up!
上面的小瓶子都被填满了?
哪里可以让“满瓶”快乐变成现实?
答案就是——
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暑期班!
报名时间:7月20日—8月5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以直接报名哦
琳琳:我先学一步啦啦啦想报名的曲奇??:太期待啦!上过课的婷婷Amada:真的是宝藏课程啊想报名的仔仔:我来乘风破浪学习啦学部君: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直接报名哦学部君:拍了拍等不住报名的你想报名的赵小胖:疫情在家可算能充电咯~想报名的小月:辅修终于开课了耶学部君:快来报名啦~师资雄厚专业前沿
数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你直击学术
开阔国际视野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辅修/双学位
如果你还不了解这个专业
那学部君带你一看!
01专业介绍
电视学院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是中国电视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国内历史最久、声誉最高的电视专业教育机构。始终引领着我国电视教育的发展。五十多年来,电视学院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年9月,我院新闻传播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并连续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A+评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简介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侧重培养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拥有广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精彩课堂虚席以待
师资一览
王晓红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年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主要开设课程《电视画面编辑》《融合新闻学》等。学术成果集中体现在视听新媒体传播、媒体融合、智能传播等方面的系列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重大及省部级重点课题,如“我国新闻传播业人工智能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向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的诠释:网络视频传播范式研究”(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城市广电媒体改革发展研究”(广电总局重点项目)等,长期与各级部门及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创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中国网络视频年度高峰论坛、中国网络视频学院奖—“金蜘蛛奖”等。
曾祥敏
■电视学院*委?书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记协理事,《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副主编。分别荣获一次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广播电视新闻学”核心成员。担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委、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委。兼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电视采访》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有广播电视新媒体、国际传播、网络舆情传播。主要著作有《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主编)《电视采访》等。其中,《电视采访》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吴炜华
■电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纽约大学博士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富布赖特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导,编辑出版学系主任。主要教学课程《新媒体导论》《电视文化学》《媒介与社会》《视听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传播》、“NewMediaCritics"等。研究领域包括视听新媒体、媒体融合与传播、青年及网络文化、动漫及游戏等。多篇英文论文发表于国际SSCI及AHCI期刊,聚焦于互联网信息,中国本土游戏、网络动漫及网络文化等现象,出版有专著《视觉叙事的文化笔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译著《新媒体批判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及英文专著ChineseAnimation,CreativeIndustries,andDigitalCulture(英国罗特里奇出版社)等。顾洁
■电视学院教授
■媒体融合与传播系主任、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媒体研究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与新媒体系访问学者。《中国新闻传播研究》(CSSCI来源集刊)责任编辑,国家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研究中心研究员,汕头大学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获“北京市青年英才”、“《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第三届‘希望英才’青年学者”、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学会奖、首届青年新媒体学术研究“启皓奖”等荣誉。
付晓光
■电视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主讲本科层次专业课《新媒体编辑》。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最受欢迎奖、最佳展示奖、最佳教案奖,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称号。著有《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体融合》《新媒体实务》,译著《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等等。近年来在《当代传播》《中国电视》等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二十余篇。参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相关课题研究。叶明睿
■电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视听传播系主任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传播学博士,国家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委宣传部突发应急专家库成员,中传-京东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研究员,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宣部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千人计划”学者,入选中国传媒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用户研究,信息与社会发展,突发舆情应急研究,媒介内容生产。郑志亮
■电视学院副教授■智能融媒体实践教学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编辑出版学(新媒体编辑方向)专业教师,电视学院智能融媒体实践教学中心主任、新媒体编辑实验室及智慧融媒体联合实验室负责人,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会员。主讲《数字出版概论》《新媒体交互设计》《新媒体作品编创》《新媒体作品赏析》《融合作品研究》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新媒体交互艺术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移动应用编创、跨媒体出版物编创等。
还有许多学术大牛和技术大咖:
孙振虎、郭艳民、张绍刚
曹培鑫、张龙、田维钢、李智
涂凌波、陈欣钢、刘羽、于然
......
这些行走在新闻传播一流学科前沿的老师们
风趣幽默、严谨认真
儒雅温润、针砭时弊
神仙课堂等你来感受!
精彩丰富的辅修生活
这里有令人受益匪浅的精彩课堂
滑动查看网新课堂
△多样技能干货满满!
这里有前沿的专业设备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滑动查看年暑期辅修/双学位开学典礼
滑动查看年暑期辅修/双学位学生联欢会
这里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滑动查看往届暑期辅修/双学位网新班合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作品
形式多样创意无限
同款技能等你来get!
以上均可滑动看更多哦
02招生简章
培养目标
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为适应各级各类媒体逐渐向全媒体方向转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站、手机媒体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