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动态马克思主义学院年工作总结
TUhjnbcbe - 2021/1/29 8:58:00
白癜风早期证状的图片库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201/4527517.html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年终工作总结

年,在校*委和行*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以*的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紧抓发展机遇,不断强化“精品意识、阵地意识、品牌意识”,在基层*建、思*课改革创新、科研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一、加强*建引领,凝聚发展动力

学习型*组织建设扎实推进

01

学院*委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理论先导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对*中央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进课堂,形成全员参与、主动服务基层的氛围。通过单周*治理论学习、双周业务制度,围绕*的建设、双一流建设等中心工作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20余次,学院教师*员在扎实推进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进思*课堂的同时,完成校内宣讲15场,红桥区、北辰区等基层宣讲30余场,河北省省直机构及高校宣讲8场,指导研究生宣讲团在北辰区开展基层宣讲10余场。在理论学习和服务中提升*性觉悟。

主题教育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02

主题教育期间,学院*委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严抓整改落实。学院领导班子通过四个向度的调研,梳理出包括思*课教师总人数缺口在内三大类、12项问题清单。逐项整改,责任到人到事,公示整改方案,接受*员群众监督。主题教育期间三项亮点工作被长城网等媒体报道:其一,四个向度全面立体调研思*课现状,积极推进大中小思*课一体化建设;其二,以共建和服务为原则,延伸理论社会服务功能;其三,以红色文化滋养初心,让主旋律贯穿主题教育。

*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03

年,学院实现*支部“双带头人”全覆盖。学院*委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支部书记培训,召开了*支部书记述职交流会,增强了*支部书记履职尽责能力。学院*委积极探索“*建+课程思*”模式,与土木学院、建艺学院等开展课程思*共建活动。年5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近现代史纲要*支部与土木学院共建支部完成“*建+课程思*实践教学”主题*日活动受到好评。近现代史*支部以五四运动周年为契机,以河北工业大学五四期间校史为切入点,在觉悟社纪念馆和校史馆开展“弘扬爱国精神、奏响爱国三问时代强音”的主题*日活动,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活动搬到了河北工业大学校史馆,使爱国主义教育获得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原理和近现代史教师*支部获批校级“*建样板支部”,原理*支部获批“全省*建工作样板支部”、天津市领航工程“样板支部”以及第二批全国高校基层*建样板支部。各*支部着力在组织培养和发展工作中严守*治标准,加大对非*员教师的教育引导,年发展了2名高级职称教师入*。

基层理论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04

学院*委积极探索与地方**机关合作建设的新路子并承担好校*委委托的与驻地的*建“共建联建”工作牵头任务,与双口镇*委在基层*建、理论宣讲、干部培训、学生实习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为双口镇提供理论宣讲3次,承办了双口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二届基层*员培训班,有力支持了我校与驻地的*建“共建联建”工作。自年,学院*委签订多个思*教育共建基地协议。通过主题展览、现场教学、讲解员进课堂等形式,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信仰的力量》《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弘扬雷锋精神》等红色文化主题展共接待*员余人,各类型*组织百余个。学院*委制作了以主题教育知识点和雷锋语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手册,选派优秀研究生担任讲解员,一方面提升参观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回归育人初心。

推进网络思*,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05

年,学院*委确立以“北辰之光”工作室为主媒介,融通三个课堂、精选三支队伍、搭建三个平台的“三三三”建设理念,深耕网络思*沃土,亮化网络思*载体,拓宽网络思*受众,不断提升网络思*亲和力。以网络课堂融通第一和第二课堂资源,形成三个课堂的协同效应,多维推动思*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年,院*委邀请优秀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围绕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系列文件精神进行深度耕犁,以微视频课程的形式创新网络思*宣传方法,延伸思想*治理论第一课堂。同时,根据重大事件和工作节点,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学院*委指导组建学生理论宣讲团和学生支教团,通过多种形式,深入京津冀各地基层农村和国家级贫困县的中小学校实地宣讲和调研,坚持走好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路线。

二、提升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年,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我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攻坚年建设”,“全面系统立体化”思*课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课程改革扣时代

01

第一,课程内容更新快。推进新思想“三进”是思*课教学的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个教研室加强集体备课,在全部思想*治理论课和形势与*策课中,深入贯彻新思想。第二,围绕时代开新课。年学院为大一学生开设“学习型中国”、“文史哲艺与人生”等课程。这些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了学生坚持真理的信念、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境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受到了学生的真心喜欢和广泛好评。

教学成果上层次

02

第一,年教育部组织举办首届全国思*课教学(展示)竞赛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琳琼副书记获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组特等奖。第二,我院在“河北省第二届青年教师思想*治理论课授课大赛”上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的好成绩,我校同时获得本届大赛的优秀组织奖。第三,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智慧树”网络课程,选课人数再创新高,达到3万人以上,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基于“慕课”的教学改革,获得河北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学交流上档次

03

第一,学院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应邀来我校作报告暨专题教学示范会。第二,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知名教授张雷声老师到学院,与思*课教师交流交流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经验,开拓大家搞好教学科研的思路。第三,邀请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甘玲教授,为我院全体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并座谈交流。

教学管理更规范

04

第一,全面实施集体备课制度。由学院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担任各门课集体备课牵头人,思*课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把思*课教师参加集体备课的情况与思*课教师评优相结合,建立思*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发挥思*课老教授、老专家和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14名课堂质量奖获得者从中产生。组织思*课教师观看“全国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的专家辅导。第二,健全和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年秋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了教学督导换届,一批教学效果好、责任意识强、督导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教学督导。

专业建设上水平

05

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导航课程,完善了班导师制度,探索高年级本科生协助开展思想*治教育试点工作,极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认真组织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连续三年被中国校友会网评为“五星级”专业。年思想*治教育本科毕业生考研上线率83%,67%以上被及以上高校录取。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年在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中北大核心期刊及以上收录5篇,获批省级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2项。学院与新西兰梅西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鼓励和资助优秀研究生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或学习。

三、科学研究再结硕果

年,学院秉承“围绕教学搞科研”的理念,深入推进“科研质量年建设”。

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01

重点加强了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京津冀文化融合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前者被河北省社科联评为“优秀基地”、并获得学校重点扶持;后者顺利通过河北省社科联考核,下一期的资助经费已经到校。在思想*治教育研究研究及服务京津冀文化自信建设等领域域取得系列有影响的成果。深入平稳推进与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平台的组织合作关系。

科研水平、成果稳中有升

02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市)及国家各类课题,年,新立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河北省社科基金4项,河北省社会发展课题项目13项。督促教师做好在研项目研究探索,出版高水平著作1部,在《马克思主义现实》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5篇,《新华文摘》转载1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

学院影响力不断提升

03

年10月成功举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3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硕士研究人才参与;12月主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高端论坛”,35所高校70名专家学者齐聚我校,两次会议先后被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天津教育报、网易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学院“名师引领工程”继续开讲,邀请多名知名专家来院讲座: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应邀来我校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国务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书组首席专家逄锦聚教授到我校指导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段忠桥教授来院指导研究生阅读原著。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座提升了教师的学术素养,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启动旨在提升导师学术水平的“新时代学习论坛”和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青年学术论坛”,出台以研究生为主要受众的导师学术报告制度,浓厚学术氛围。

四、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

年,学院围绕学科建设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研究和推进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做强、做大一个学科方向,夯实两个基础学科方向,发展一个特色学科方向的总体学科布局基本成型。

01

以博士点申报为契机,在顺利通过学位点中期评估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学科方向凝练、学科队伍整合、学科平台搭建、学科成果培育等工作,引进高水平博士4人,多名高水平人才也在洽谈之中。按照省级以上标准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团队,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结合,为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行高水平人才储备和培育。

坚持引育并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学院坚持引育并重,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发展。年,学院选派2名年轻骨干教师赴加拿大访学,思*课教师赴国家教育行*学院、河北省、天津市参加思*课骨干教师培训10余人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40余人次,利用暑假组织30余名教师开展实践研修活动。开阔了教师的学术视野、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经历,加强了教师实践能力。

02

以培养过程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牵引,加强研究生教育,招收留学生2名,进一步强化了导师责任制,明晰规范导师、导师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之间的职责关联,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责任落地。继续深入规范培养流程、严把培养质量,探索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同时,规范细化、科学量化了优秀研究生奖励办法,深化了导师每年动态申报招生资格制度改革,提高导师招生资格门槛。

五、促进学生工作特色化建设

我院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围绕“铸灵*,固根本,强基础,重能力”的育人理念,突出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实践感悟的工作特色,在常规工作中稳步推进、打造亮点、形成经验。

以主题活动引领思想价值

01

学院积极举办“坚定信念,积极奋斗”、“青春心向*,建功新时代”、“喜迎国庆展风采,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团日活动。并于年秋季学期获“河北工业大学团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教班在河北工业大学红旗团支部评比中位列第五,我院再次获得河北工业大学“红旗团支部”、“最佳风采团支部”荣誉。学院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召开座谈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动态马克思主义学院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