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
哈尔滨德强高中
数学学科
1
个人简介
邹恒权▼
邹恒权,男,35岁,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本科生。中教一级。年在校实习期间,以优异面试成绩在众多高校面试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我校高中部一名数学教师。
刚入职便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他,一直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从教十二年来,邹老师曾荣获区“优秀班主任”、校级“优秀教师”称号、年市级“四有教师”称号,在繁杂的工作之余,他更是苦练教师基本功并获得板书设计大赛及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
走上讲台,他是让学生如沐春风的好老师;走下讲台他更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他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深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也因此获得由学生投票选出的“德强高中最受欢迎的五位教师之一”、市教育局和新晚报举办的冰城首届“我最喜欢的班主任”称号。
邹老师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头脑;用扎实的教学技能呈现精彩课堂;用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引领班级发展。得到领导的认可及本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并从年至今一直从事学年主任工作。邹老师自身的努力和对学生的无私付出为他张开了风帆,乘风远行。
2
教学论文
哈尔滨德强高中高三学年直播教学的
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
邹恒权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这一寒假期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中高三学年线上直播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同时以访谈个别教师的形式了解到当前直播教学的现状以及直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并在接下来的直播教学课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校也会做好监管理工作等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谨以此文,从多元文化和校本化角度提出个人建议供广大教育者们参考。希望能为促进我国直播教学模式深入的推广与应用尽一份薄力。
关键词:直播教学教学现状调查改进策略
一、德强高中网络直播课堂的基本流程
虽受疫情原因,不能在校上课,但德强高三学年仍然坚持线上开展备、讲、批、辅、考、评六大环节,其中备课、授课、答疑课都通过直播软件进行,考试和批改讲评通过智学网和小黑板反馈。直播课分为“授课”+“答疑课”两部分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高三学年直播教学的现状调查
本问卷通过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80%的学生仍然喜欢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原因是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而且教学效果受网络影响较大,根据第16题的调查,有人在上直播课时遇到声音卡顿有杂音的情况,有人遇到黑屏或课件不能正常播放的情况。在份答卷中,有份在最后一道填空题“你觉得线上直播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上填写网络问题,并且阐述在疫情当前,全国大中小学生都在线上教学导致网络拥堵,对这一现象表示理解。
但网络授课学习方式灵活,不受区域、时间的限制,费用低,省时高效。因此学校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仍然是现代教育的未来。
(二)学生对直播教学课的喜欢度调查
问卷第6题:你觉得哪些科目更适合线上直播教学?(理科生答)
问卷第6题:你觉得哪些科目更适合线上直播教学?(文科生答)
问卷第7题:你觉得哪种课型更适合线上直播教学?
问卷第8题:你觉得哪种题型更适合线上直播教学?
第6题是对高三学生网课后体验和评价的调查,其中理科生共人,更适合线上直播的科目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语文、外语、生物、化学、数学、物理。文科生共人,更适合线上直播的科目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语文、历史、地理、*治、外语、数学。第7题和第8题分别调查学生更喜欢的线上直播课型和题型。有34.76%的学生选择复习课,占比最大;有63.3%的学生选择客观题,36.67%的学生选择主观题。
结合调查结果访问各学科组长或学科代表,总结观点如下:
*治学科学科组长表示直播讲解新教材、新知识不易被学生接受,相对来说复习课效果更好。生物组学科组长认为讲授不需要拓展的内容,以文字为主的记忆类题目,理解类题目效果比较好,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以及遗传类计算题就比较吃力。地理组组长表示将知识整合、归类或者形成思维导图来展示,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避免长篇大论而产生视觉疲劳。数学组组长老师反馈数学组老师们太难了,数学学科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计算量都很大,直播课很难书写计算过程,即便外接手写板也依然不能和在学校的黑板板演的效果相提并论。这也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科不适合直播授课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合各位组长的观点可以看出,语言类文字学科更适合线上直播,逻辑性强、综合性强、思维广度高、计算量大的学科和问题相对来说不适合线上直播。
(三)学生在直播教学课上执行力的调查
为了了解学生预习、笔记和复习等各个学习环节的执行力度,其中第9题调查课前预习情况,第10、11、12、13题调查学生课上学习状态,第14题调查学生课后复习情况。具体问题如下所示:
问卷第9题:你在直播课前会不会预习?
根据第9题的回答,在上直播课前会预习的人占25.71%,意味着如果全班有50人,那么能主动预习的有12人左右,大部分同学偶尔会预习,还有少部分学生不会预习。在第20题学生填写意见时,有学生写道,因为教材和练习册都在学校,手中没有纸质版材料,因此没办法提前预习,教师直播课的课件或文档只有在直播课上能看到,也没办法提前学习,这可能是在此情况下上直播课前不预习的主要原因。
问卷第10题:你会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吗?
问卷第11题:你是否会愿意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
问卷第12题:你在直播课中会不会做笔记?
问卷第13题:当老师要求做课堂练习时,你会怎们做?
通过第10题、11题、12题、13题数据的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提前准备好学习材料,做好听课准备。当老师要求做课堂练习时,76.87%的学生能迅速开始做题。92.4%的学生在上课时记笔记。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只有28.91%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与直播教师互动,有61.56%的学生偶尔会与老师互动。在与老师访谈时也有多位老师谈到学生的参与度远低于传统授课模式,参与热情低,专注力也会下降。
问卷第14题:你在直播课后会不会复习?
课后复习情况也比较好,但仍有10.75%的学生在课后不会复习。教师应加强课后监督工作,检查学生预习及复习情况。同时教师对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互动,直播教学模式的认知度都还需提高。
三、高三学年直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教师访谈以及学年检查结果从而发现问题,接下来就要进行问题的原因分析,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具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播课堂存在以下几个比较显著的问题:
(一)网络方面
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与完善。远程直播教学本身也处于发展阶段,同时还受到时间和技术的限制。
在直播课之初,学校选择希沃云课堂进行直播,但因为在同一时间线上直播人数太多而导致系统崩溃,后来有的老师们选择错峰直播,有的老师选择其他直播软件。因为各科老师使用软件不一致,导致每天上课时学生手忙脚乱。以及网络不稳定,经常出现声音、画面卡顿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时知识点连贯不上,保证不了课堂效率。相对于传统教学,离开老师的监管,使用电子设备教学本身也会降低学生的注意力。在网络直播时受直播软件的限制学生只能看见课件,看不见老师本人和板书,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单调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学生昏昏欲睡,看不到共同参与学习的同伴,学习者会因此产生一种孤独感,从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也疏远了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距离。而且有些软件没有回放功能,失去了网络云空间随时获取这一优势,综上所述,直播教学相对来说没有传统教学更加平易近人。
(二)学生方面
1.学生不适应直播教学
直播教学是一种非常新奇的授课模式,接受新的事物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来寻找和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刚开始接触直播教学,有的学生还不熟悉直播软件的使用,难免会觉得直播课有点像看电影或者电视的感觉,不像在上课,所以有的学生没有养成提前预习,上课动脑思考、动手写笔记,课后复习并及时向老师反馈的习惯。
2.学生课前准备不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节课要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由此意味着学生在上课前应该做好应有的课前准备。通过调查发现因为一些主观或客观原因,一些学生并没有预习或做好课前准备,所以导致课上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和消化速度较慢,需要思考的时间较长。
3.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参与网络直播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互动减少,主要原因有:①网络卡顿,影响接收效果。②缺少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的交流,面对电脑屏幕不适应。③不想以开麦或者开视频的形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因为在家上课的原因,对隐私保护。④担心突然的发言或者回答问题影响老师上课的进度或者其他同学的思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⑤侥幸心理。觉得老师并没有点到我的名字,那我就不需要提问或回答问题。⑥从众心理。观看其他人“眼色”,觉得其他人都没有主动提问或答题,那我也没必要主动。⑦没有集体回答,师生互动是简单的、机械的。学生忙于记笔记,和记课件,抄题,没有时间与老师互动。⑧失去积极性。学生的思想很难有展示的时机和空间,学生的个性优点也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肯定与鼓励,久而久之在上课时减少生机与活力。
4.学生注意力下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但直播教学很难完全做到这点,直播课更多的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主要在远端参与听课,对于一些学习习惯一般,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时时“耳提面命”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听着听着就开始走神。有的学生反映感觉看直播教学像是在“看电影”、“听评书”,耳朵在听,大脑却没有运转。与传统教学相比,直播教学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自我管控能力。
(三)老师方面
教师是课堂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但直播教师仅仅充当了课堂的组织者,课堂秩序的维护者,却缺乏以学生为主体应有的课堂教学协助作用。根据下图的调查结果分析主要原因有:
1.对教学形式及根本理念的认识不足。直播课来的太快,有些老师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认为直播课堂的教学和传统课堂一样,没有更完善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案,同行之间沟通减少,没有针对性地思考解决策略,模式化和流程化现象严重。
2.练习时间不够。直播教学不能像传统教学一样,教师无法通过学生的眼神、算题的速度、巡视的结果判断学生完成情况,从而在直播课时因赶进度往往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练习时间。
3.缺乏师生互动。教师为了保证直播课堂的连贯性,避免干扰学生,也很难在直播过程中开展及时、有效的师生互动。
4.缺乏生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得到有效开展。
5.教师缺少对学生的
因为直播课堂的不稳定性可以考虑将直播课程保存并以录播形式发布出来,可以保证错过直播学习时间的学习者有机会弥补,从而保证信息源能完整的传播给学习者。比如答疑课就可以采用提前收集本班学生问题,通过录知识胶囊等形式,录制微视频发给学生,同时做一个视频目录,即第几分几秒是第几题的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盲点和薄弱点选择性听课,这样既有针对性且省时高效。
传统的授课可以依然采用直播的形式,直播课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但由于每天的科目太多,软件不统一,学生每天在各个软件中来回穿梭,浪费时间,也容易迟到,因此可以一个班统一在一个直播间上课,每科老师到上课时间自动进入到教室,下课就退出教室,班任也可以随时进入直播间管理,同时方便学年查课,省时高效。现在大多数老师直播时都采用共享课件的方式,学生能听见老师的声音,但看不见老师本人,为了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可以考虑偶尔改变直播方式,将镜头对准自己,让学生感受到在学校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呈现良好的精神面貌,言传身教地鼓励学生面对疫情,身居家中,仍保持不放松学习的状态。因此多条路并行可以解决因网络而导致的学习断层现象。
(二)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促进共同进步
通过集体备课,分享直播课的教学资源,收集直播课的教学问题,激发直播课的教学灵感,畅言直播课的教学感受,改进直播课的教学方法,提高直播课的教学效率,促进直播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直播教师搭建一个成长的平台。同时鼓励教师将研究的结果和心得撰写成论文并发表。
“如果你用一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用三份力量批改作业。反之如果你用三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可以只用一份力量批改作业。”这是著名教授苏步青的话。每一位老师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可以加强教师对课堂的预见性,从而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组织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优质高效地学习知识。教师应根据每周的课程计划备好课,借助同组教师提供的教学课件积极认真备课,写出教学设计。利用直播的方式,想出更加适合的新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形式,做到真正的受欢迎的“网红”。
(三)组建互助学习小组
为了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同时提高学生课下参与度,可以在班级范围内组建互助学习小组,实现“兵教兵”的教学手段。可以根据学生各科的学习能力和成绩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小组交流学习中相互帮助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同时加强个小组学习学法指导,做好“四本”使用管理指导,即课本提前看和做,笔记本要记关键,作业本检查督促到位,改错本不断地更新自批。同时组长定期在组内交流心得,定期向科任老师汇报结果。
(四)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不管教学模式如何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不能变的,而课前预习正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提前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大纲,提纲的内容要简单明确,问题不易过多。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和框架,可以建知识框架图同授课码在前一天一并发到
授课教师在直播课上应减少无效问题,提出一些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讨论互动,共同创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则可有效减少无关交流。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后灵活处理问题,掌握课堂节奏,讲到关键处可以开口提醒学生记笔记。学生有时也会回答错误,这时作为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争取下次做好。这样处理不仅不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不会让学生丧失信心,而且可以调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受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启发,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体验直播讲课的感觉,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建立直播间,为大家答疑解惑,教师在一旁提醒和指导,实现“转移交互:课前先学、学有所测、学情即得”的课堂全翻转,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直播课堂。
(六)加强课后监督和辅导工作
直播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批改课后作业是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最有效途径,因此课后实时监督,实时管理就尤为重要,课后老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合理进行“补充教学”②进行个性化辅导③使用“未来课堂”系统,即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了解和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大数据为学生提供精准的作业布置和问题答疑。④合理使用“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试卷评讲,分享解题方法与思路,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感悟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七)增加周测和模拟考试
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及时查缺补漏,继续完善学习内容,以达到更好的记忆学习效果。在学校发动和家长配合下,由家长监考,老师远程监督配合,同学们自觉考试。教师在智学网上发布试卷,同学们将客观题直接在网上作答,将主观题用笔在纸上作答后,拍照上传交卷。老师收到答卷后,客观题由系统批改,主观题由老师批改,通过系统快速推送每题照片,有的放矢精准批改。老师修改同时给评语,遇到易错难题,老师结合语音、笔记来为学生做针对性辅导。根据周测成绩反馈,学生对自己进行了检测,教师也可以摸清学生掌握程度,为进一步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表明,远程直播教学有非常好的教学优势,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德强高中下一阶段的直播教学课实施过程中会针对以上问题作出适当的调整,采纳改进策略并颁布实施。通过这次疫情中教育形式的突然变革可以发现,远程教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教育形式,任何研究都是厚积而薄发的,这需要我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研宄领域,收集更多的第一手的实证资料,多维度发散性的去研究远程教育技术。在此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记录,从而在以后的研宄中有更宽广的研究素材。本文中提到的教学策略是笔者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及寒假期间哈尔滨德强高中高三学年的直播教学经验和同学年老师的意见总结得来的,存在笔者的一些主观想法。因此,笔者在今后的学习或者工作中还需要努力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探宄水平。
参考文献:
[1]金鑫.浅析西部民族地区基于远程教育信息源的直播教学模式——以越西中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9):96.
[2]*明勇.远程直播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均衡化评析——以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网校”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10):26-30.
[3]王志勇.高中课堂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分析[J].发现:.
[4]陈秭.全日制高中远程网络直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D]..
[5]丁兴富.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65-,.
[6]*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7][9]张艳霞.一朵临冬绽放的奇葩—直击新津中学远程直播教学[C].第九届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研讨文集,.
查重情况
往期精彩回顾★12.2万炸屏
德强高中云誓师实力圈粉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曲春娇校长寄语
★黑龙江省理科状元王涵寄语
★战"疫"
一张图看懂德强高中攻略
★抗“疫”逆行
向最美德强人致敬
★居家"学习"新模式
高二清北班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理工类)
★居家"学习"新模式
高二清北班项目式学习成果展(文史类)
供稿:科研处
美编:魏天骄
审核:丁明洲、尹延生
招生-55168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