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因为修改投稿的论文两点半睡的
我已经很久没有超过凌晨两点睡觉了?除了上次毕业论文开题那段时间。
以前觉得写作文写文章有点难,但胜在自己喜欢。现在才发现用写论文的时间可以写很多文章了。
比如昨晚,用半个小时时间可以准备好一篇约稿,但是用了几个小时却修改不完一篇投稿的论文。
睡前和早上醒来的困乏不免感慨,怪不得很多人对那些发核心论文的同学都崇拜或羡慕不已。
真的,一篇像样的,货真价实做出来的,能有点价值和启发的论文,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熬。
之所以用“熬”,是因为有时候你可能整整一天才写了不到几段,而这几段却比你跑上几公里要难的多,不是难在不专心写的慢,而是在于看了很多太专业晦涩的知识,不能一下子全部接收融会贯通憋不出来下不了手。
而有时候说不定憋了几天的这几段都不一定是经过文献推理论证,能够-成立和保留下来的。也就是说很多憋了几天几个月的论文,熬了多少个通宵的论文,最后无奈被否掉的也很多,司空见惯。
更何况硕博毕业论文这种,还需要经历开题答辩,文献修改,思路梳理,数据收集,样本选择,实验论证,中期答辩,和毕业答辩等等的论文文字,还有PPT汇报,现场答题等重重考验和大关。
朋友偶尔几次问到最近在忙什么的时候,只要答了两次在写论文,他们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怎么还在写论文,不是写了好久还没写完吗?
你就能明白如果不经历这个过程,别人真的无法感同身受,实在不能理解论文的过程和痛苦吧。
现在越来越多关于硕士博士因为科研论文压力大而抑郁焦虑甚至选择结束生命的报道
除了学校和导师的原因,很多局外人就会说论文有这么难吗?至于吗?是不是承受能力抗压能力太差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走到那一步已经不仅仅是一天两天的压力可能已经积压了数月甚至一两年了
走到那步也不仅是因为论文的压力,可能还有学校各种事情师生同门各种家庭爱情人际关系,各种不公的待遇等等。
拿我去年开题来说,从19年7月开始选题,有很多选题被研究过了,有的选题太新颖没有文献和研究支持,而每一个选题都需要看大量文献,和国内外研究去思考,去总结,去试图论证自己的选题有没有道理,能不能成立,以及有没有研究价值等等因素。
有的终于具备了以上各种条件,却发现研究样本不好找,实验条件受限最后可能根本无法完成,就这样选了十几个都不成立。
那种心情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困难还能够坚持和慢慢克服,而选题就是不断被否定的过程,否定到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当初读研的选择,甚至怀疑自己以后能不能顺利毕业,以及整个人生,看着好像有点夸张,但在当时那种气氛里再寻常不过的想法了。
就像以前我们语文考试,多字的作文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题目自拟,还要拟的眼前一亮又能体现作文内容核心,而字在几万字到十几万字的硕士毕业论文里也只够个摘要的字数,或者说只是其中一段而已。有多少人喜欢在那种考试考核还规定时间的高压环境下写作文的?再想想写论文的过程呢?
除了被自己否掉的n次选题,到20年2月疫情期间第三次敢正式提交给导师的选题,还是被老师邮件退回了,邮件中大概说了理由,记忆最深也是当时最受打击的一句是,这个选题从格式内容规范上不及本科生水平,退回重写。
然后之前所有的文献积累什么的,全都都要清零,重新选题重新思考再走一遍上面的过程。那种心情可想而知。
4-5月宅在苏州的家里,整整两个月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晚上十二点睡,几乎关掉手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只是看文献,看文献,写选题,写选题,这一次距离开始选题已经差不多快一年了,因为担心还是过不了,所以准备了至少5个选题,不同方向的。
好在这时第一个选题就被通过了,而且很顺利。接下来两个月就是进一步整理文献综述,补充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研究思路,研究过程设计,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抽样方法,研究实施计划,可能的困难和成果预期,参考中文英文等等,还需要按照论文的规范格式撰写成文。
因为疫情期间选题被否定之后,一度跟家里说我可能完成不了论文毕不了业了。后来选题期间一度觉得可能还是通不过,开题报告终于成文之后一度觉得水平还是不够,写的不好还是会通不过。
又用了几周时间,不分黑白昼夜的修改开题报告正文,7月答辩前的两天终于成稿有个大概样子,导师看了论文开题报告回复很好,恭喜完成,当时那种心情真的激动到想哭啊,大晚上还没吃饭发了圈之后竟然还收到之前单位领导的红包恭喜过关,虽无特殊意义但在当时也是感动至极。
花了几天熬夜基本到凌晨三四点准备开题汇报的PPT,一万多字的内容,开始说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好不容易练熟了又说要控制在8分钟以内。每一步都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训练。
因为疫情开题汇报改到线上腾讯视频会议答辩,虽然前一天晚上已经试了好几次各种连线网络试稿PPT演示都正常,但直到7月11答辩当天还是临时出了故障,因为当天早上大暴雨,先是无线网络不稳定,从早上八点等到快十一点多轮到我的时候,共享屏幕的PPT突然黑屏怎么都显示不出来,时间有限答辩老师在对面也很着急,房间开着空调了但故障的几秒钟身上已经冒汗背上全湿了。只好先退出让后面其他同学答辩。
好在最后上线终于顺利完成,并且得到几位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和一些更好的建议。记得学院的一位资深的老师评价说我的论文是我们答辩组他看到的内容格式思路最规范完整的。几天后接到通知说开题答辩成绩八十多也是组内差不多最高分了,如释重负,难以言表。
当然,这只是论文开题的过程,还有中期答辩,还有毕业答辩,但过了开题这一步最难的已经过去了。那些能够在很多次不断被否定,被拒绝,失败了之后还能够好好坚持到最后并且完成的人真的很不容易,同时也是幸运的。
当然没能坚持到最后的也一定是坚持了很久,加上其他原因,没有理解没有支持没有及时的找到出口和排解。
我们不是当事人诚然没有资格和权利去猜测和评论当事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过程中对方经历了什么,又试图做出过哪些努力。
不全是因为毕业论文吧,期间未能按照某些科目老师的意思去帮忙,未能二十四小时待命,即便拔了正在打点滴的针管,打车赶着组织同学去听她的课,还要做一些课程之外的工作。最后实在受不了第一次在晚上回来的公交上歇斯底里的反抗了,才被她有借口说我不够配合,要考虑我的课程打分可能不会及格以及能不能正常毕业,然后开始各种讽刺为难我。冬天下着雨让我生着病也要去送材料,不去就说要开车来找我。
记得我当时怕家人担心,然后周围的朋友都不能理解,偶然的机会想起打电话给读研前的上一家单位的大领导,说着说着崩溃的大哭起来。记得当时他说的大概意思是我们不能这么患得患失,要有所准备和防备,也要随时做出取舍。所以我当时平静下来也同时下了决心,如果实在不行读不下去,准备随时退学重新考了,不过庆幸后来没多久那个老师就被调走了。
接着加上工作上被信任的老师前辈利用欺骗了时间精力和金钱,加上疫情疫情,加上觉得没有被喜欢的人喜欢,还有后来一些意外事故带来的病痛伤害和休整,那时候逐渐觉得自己蛮差劲的,然后挺压抑挺难过的。
有两个以前帮助过的朋友,她们后来轮流打电话关心看着我,晚上睡觉的时候怕我睡不着失眠,语音一直开着陪我到第二天醒来。给我寄褪黑素和艾草,给我买了舒服的鞋子希望我可以多出去走走更舒服一些。
整个疫情期间幸亏是待在家里的,然后论文开题之后的暑假一个人去了最偏僻的地方给特岗教师上课,给山里的孩子录诗歌微坚持不足道的资助和礼物,还去学习了语文科目认定希望可以以后教孩子们更多。
每次回家的一段时间爸妈一如既往无限的理解与包容我,说不管在做的什么,实在太难就放一放,放弃也行,随时欢迎我回家休息没有人会说我怪我催我。一家人平安健康就好了。
其实我没有他们想的这么脆弱,但还是很庆幸很感动,可能也正是因为加上这些关心和力量,慢慢让我更有力量前进了。
最近准备毕业材料需要汇总填写荣誉一栏,视频让爸妈帮我把读书期间的荣誉证书都找一找拍照给我,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等足足拍了几十张。然后突然听见我妈说到闺女比她想象的要优秀很多很多,但这些年一定很辛苦很累吧,现在我们不要你这么努力了你只要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就可以了。
那一刻在电话这头有种被看见被家人关心爱着的感觉,突然就哭了。我已经快要忘记曾经那么坚定那么努力的那个我了,不是因为需要别人的鼓励才能认可自己,而是在一路的追求与他人的同行中,我已经在别人的期待里评价里差点开始忘记了我擅长的,忘记了我能做好的,忘记了开始我想要的想做的其实一直挺简单的。还以为朝着别人看好的方向去才能获得所谓的成功和认同呢。
我也不知道怎么三十年都没有变的东西,在这几年突然就不太敢坚持了,但幸好最后兜兜转转还是不忘初心在坚持着。我不知道同学们以后是否都会有同样的体验和经历,所以我想先告诉你们,想让你们知道,以后你们可能会遇到的挫折里别人都遇到过相似的,都有同行的人曾经经历过走出过,所以,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和放弃。
现在很多时候,有人问我考研问题,我都会先问他们为什么要考研?同时也是在问如果读研毕业论文可能会有很多挫折和痛苦,你能承受吗?为什么你还是要坚持选择走这条路?
如果只是为了父母或他人的期待,如果只是为了逃避或改善工作,如果确实没有什么计划和打算,也没有坚持的方向或者说梦想,那么考上之后是会突然失去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的,很有可能读研过程中的挫折就会击垮你,比如时间压力,比如人际关系,比如学业压力,比如毕业论文。
但如果你是为了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必须要通过提升学历和深更专业才能去做到,那么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想以后会离你想做的更接近,你可能会觉得比较容易坚持下去。甚至在遭遇各种不公平不合理,在面对各种现实人性和不公,压榨和压力,同龄同学的攀比,同宿舍紧张的关系,学术能力的欠缺,年龄带来的焦虑,你也都要有勇气坚持也能随时放弃,从头开始。那种自我坚定的信念是活在他人的期待里给不了你的。
所以考研不只难在考上,还有读完研,还有读完研之前的毕业论文的过程,甚至是整个读研期间可能预想到的经历,如果你都想清楚了,再决定选择也不迟。并且除了你自己的坚定,一定还需要找到至少有另一个人坚定的支持着你,家人,朋友,爱人和孩子都可以,会让你一路更有力量一些。
当然如果你选择了,我希望你无论如何都能坚持下去,每次遇到压力和难题的时候想想你已经一路走到了这里,终点其实并不远再往前走看看。
如果实在需要就找信任的导师同学,家人朋友去聊聊,如果觉得他们不够理解你,还可以试着去打打心理热线,一定会有人倾听你,接纳你,理解你的不容易,一定有人在意你,爱着你。
距离今年考研还有不到七十天了,想清楚了就坚定的走下去,心态不要崩,如果觉得心态崩了不想继续了就躺平放弃也没关系,人生还有很多其他的路,考研不是唯一一条。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路上都可以很美丽。
对了,如果你身边有考研考博,读研读博的亲人或朋友,记得多关心温暖支持他们,也许他们正需要你。
来源:彧岩头条号本文作者:彧岩,一个辞职读研,正在学毕业论文的姑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