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年第3期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年第3期精选了10篇文章,涉及教师培养发展、二语习得研究、汉语教学研究、新媒体教学等研究领域。
本刊今年第2期和第3期专家主题论坛的话题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研究”。第2期主题论坛介绍和探讨了不同类型院校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本期主题论坛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培育项目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实施情况,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反思与探讨。
目录
●主编寄语/赵杨
●专家主题论坛: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二)
主持人:吴勇毅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刍议/吴勇毅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建设路径探究——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改革特色谈/郑瑜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江傲霜
借助“创新创业培育项目”,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刘弘
●新媒体教学
国际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动态及热点分析/郑艳群
LearninginaProject-basedClassroom:TheEffectofTechnology/LiangXin,MarthaLam
(教育技术在专题研习课堂中的效能研究/梁歆林邓碧霞)
●教师培养发展
海外志愿者跨文化效能感动态研究/朱勇迟晓雪郎亚鲜
●二语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的课堂语言:初学者视角/冯耀华吴英成
●汉语教学研究
分班自评的检验及思考/刘超英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问题研究/张全真
摘要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刍议
吴勇毅
提要: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链”的基础,这条“培养链”是经过几十年努力、历经磨难而逐渐形成的,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世界分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基础和摇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应该夯实、建好,可以优胜劣汰,而非取消了之,但也需正视存在的各种问题。各类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分别设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不同特点的人才,办出各自的特色,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着力培养科研与实践创新能力是其关键。打造各级各类的汉语国际教育一流本科专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学科素养;科研与实践创新能力
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