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阳光外院,活力无限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TUhjnbcbe - 2021/1/3 12:58:00

求实创新丨立德树人

CCNU

一场为期23天的学院巡礼开始咯!从7月1日起,小招将陆续为大家带来华中师范大学各个学院的介绍。本期与大家见面的是外国语学院,下期我们一起相约文学院。请各位跟随小招的脚步,一同走进这所百年华大吧!

(点击观看外国语学院宣传短片)

学院概况

学科实力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年美国传教士在武昌创立的文华书院,年成立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后更名为文华大学)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起点;年经由文华大学改组而成的华中大学设立的英语科,年中华大学设立的外国语文系,年刘伯承、邓小平发起成立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设立的俄语系,是外国语学院的三大源流,新中国成立后合并组建为华中师范学院外语系。年,学校在外语系、公共外语系、年设立的日语专业基础上成立外国语学院。此后,外国语学院先后新增了法语()、朝鲜语(韩语)()、西班牙语()等三个本科专业。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外国语学院已经形成集本科、硕士、博士层次教育于一体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与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格局。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包括英、俄、日、法、韩、西等六个语种的语言文学专业和翻译专业,英语专业已建成湖北省高校外语类本科品牌专业和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外国语言文学成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人才培养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人,包括专任教师人,其中教授31名、博士生导师18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外语专业教师的70%,90%以上拥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已经形成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与传播、外语教育四大学科团队。学院设有13个科研机构,包括英语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所、韩国文化研究所、俄语成语研究所、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湖北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池田大作研究所、研学旅行研究中心、修辞与写作研究所。

学院主办多种学术期刊,包括历史悠久的普及型学术刊物《中学生英语》(月刊);年创办的纯学术期刊《外国语文研究》(双月刊),目前创办一份专注于语言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为新形势下的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学院还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国际化,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国、韩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签订教育和科研合作协议,与国内外机构合力打造了族裔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多个常设性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每年有余位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或短期访问,每年有10余位国外知名学者来我院讲授10余门研究生课程。在院求学的外国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大,现有约80位外国留学生在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专业介绍

0年学院招收英语、翻译(英语)、俄语、日语、法语、朝鲜语(韩语)、西班牙语七个专业的本科生。

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已有近百年历史,是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被列入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获得教育部首批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本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处于前列,现有专职教师近50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30余人,博士生导师14人;本专业已与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知名高校建立全方位的联系与合作,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教学名师开设多门国际化课程;每年输送大批学生到国外和境外学习和交流,在国际上已赢得声誉和影响力。

综合英语、阅读理论与技巧、视听说、英语国家文化概况、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语影视名著欣赏、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技巧、实用文体翻译、基础口译、语言学、英美文学史、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第二外国语、论文写作等。

本专业培养有理论、有理念、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教育家和高级外语人才,使培养对象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丰富的人文知识、坚实的语言能力以及较深厚的教学理论与外语教学实践能力。英语专业(师范)就业率%,毕业生主要到省、市一级重点中学任教。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工作一年即可%回校攻读教育专业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翻译专业(英语)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并重,与专业翻译公司及出版机构建有翻译实习基地,与多所国外大学有交换生项目,为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和国际视野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在校期间有参与翻译协会、口译队、英语志愿者协会等服务性学习项目的机会,更可在口笔译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一展身手。通过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及翻译技能训练,本专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强,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跨文化交际素质高。有专职教师近50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30余人,博士生导师14人。

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视听说、语言学理论、英美文学系列课程、翻译理论与技巧、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实用英语读写与翻译、中西翻译简史、基础口译、交替传译、笔译实践、口译实践、文学翻译、中国文化英译、计算机辅助翻译、字幕翻译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汉双语基础、比较广泛的英美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翻译理论素养以及翻译实践能力的英语翻译人才,能在*府机关、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从事英汉互译工作、翻译研究工作及相关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升学前景。

俄语专业

俄语专业成立于年,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培养俄语高级人才的定点招生单位和主要摇篮之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联合办学,每年约有10名左右学生出国学习。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自2年起一直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指导委员会”会员单位。建有1门湖北省精品课程《基础俄语》(自6年起)、1门超星学术视频课程《俄罗斯文化概论》(自年起),《俄罗斯文化要略》自年起成为湖北省精品视频课程,并自年起成为国家精品视频课程。“俄汉语对比研究”(年起)和“俄语成语学”(自起)一直是本专业的标志性研究领域,在全国俄语界享有盛誉。至今,俄语专业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俄语人才,为全国高等学校以及其他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俄语骨干,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基础俄语、中级俄语、高级俄语、语音导论、实践语法、视听说、中级口语、高级口译、科技俄语翻译、经贸俄语翻译、俄语写作、语言学概论、俄罗斯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俄语国情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俄语教学理论及方法、俄语测试理论及方法、基础英语等。

俄语专业以科技俄语翻译和俄语成语研究为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俄语国情文化知识、俄语语言基本技能和熟练的俄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从事俄语教学、研究,科技、经贸、外事翻译,以及金融、管理、旅游等工作的俄语高级专门人才。近些年,俄语专业考研率均超过30%,不少学生被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名校录取。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和外贸工作。

日语专业

日语专业成立于年,该专业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特色,已经与大阪大学等13所日本著名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换留学协议关系。现有教授及副教授5名,全系80%的教师为留日归国博士,并拥有国外学术背景、日籍母语教授和日本外教多名。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MTI翻译硕士点、日本文学博士点为本专业提供强有力专业支撑。本专业学术型和实用型并重特色明显,本科高年级优秀生和研究生全体都可以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毕业后就业和升学优势突出。学生多次在不同级别的日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多次获得全国日语演讲比赛华中赛区特等奖,并赴日参加总决赛。日语系目前是湖北省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单位、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单位、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单位、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会教学指导委员(-)单位、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等。

基础日语、语音、语法、视听、口语、日语写作、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学史及文学讲读、日本文学演习、日本文化概论、日本历史、日本国国情、(日汉·汉日)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高级口译、日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基础英语等。

通过四年的日语专业课学习,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较为广泛的人文科学文化认知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够胜任一般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研人员;以及能够系统掌握至少两门外语,能在*府行*、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工作的专业日语人才。日语专业就业面广,毕业生主要在教育机构、外企、外贸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等工作;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比例保持在38%左右,49%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可以去日本免学费交换留学一年。

法语专业

法语专业于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年正式招收本科生,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单位。经过10余年的建设,法语专业形成了以法国文学、法国文化、翻译为主导的完整的教学体系,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法语专业突出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并重培养的特色和国际化办学特色,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与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洛林大学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魁北克大学、拉瓦尔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办学协议,确立了“2+1+1”和“3+1”的联合培养模式,还与巴黎第十三大学签订了本科生双文凭协议,修业合格的学生可以分别获得我校和法方学校授予的本科文凭。

基础法语、中级法语、高级法语、法语语法、法语视听说、法语阅读、法语写作、法国文学、法国与法语国家地区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法国社会与文化、论文写作方法、法国文学作品选读、法语报刊选读等。

法语专业培养扎实掌握法语语言基础和丰富的语言、文学、文化知识,具备熟练的法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在教育、科研、外事、文化、经贸、旅游、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翻译、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的法语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就业前景好。近年来,法语专业考研率逐年攀升,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不少学生考取了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大学、巴黎七大、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朝鲜语(韩语)专业

朝鲜语(韩语)专业从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教授及副教授4名,外籍教师1名,教师全员拥有博士学位。本专业已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旨在培养出具有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朝鲜语(韩语)高级专门人才,依托学校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传统优势,积极推行“朝鲜语(韩语)+”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已与汉阳大学、东国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教员大学、岭南大学、诚信女子大学、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等韩国著名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交流协议,每年派遣本科生和研究生到韩国学习、交流。年开始招收朝鲜语(韩语)文学硕士研究生,年开始挂靠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培养朝鲜语(韩语)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年开始在外国语学院自主培养朝鲜语(韩语)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初级韩国语、中级韩国语、高级韩国语、韩国语会话、韩国语视听说、韩国语写作、韩国语阅读、韩国社会与文化、韩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韩汉同声传译、韩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韩国影视欣赏、商务韩国语、旅游韩国语、科技韩国语、韩国语能力考试实训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朝鲜语(韩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为熟练的朝鲜语(韩国)语言运用能力,并且掌握较为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最基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外事、经贸、科研、文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等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朝鲜语(韩语)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且具有良好的升学前景,近年来陆续有多名学生前往韩国顶尖高校留学,或者保送或考取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西班牙语专业

西班牙语是仅次于英语的世界第二大通用语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讲西语的人口总数超过4亿。当前,中国与西班牙及拉美国家在*治、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日趋密切,西班牙语人才非常紧缺。我院西班牙语专业成立于年,于年首次招生,生源质量良好。本专业面主要面向两个领域培养人才:一是经贸与文化机构,一是西班牙语教育领域。前者在中国和西班牙语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就业市场,后者服务于我国当前西班牙语教师稀缺而西班牙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现实需要。目前,学院已与西班牙、拉美等西语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签署了学生交换、教育合作协议,将采取特色培养和国际化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础西班牙语、高级西班牙语、西班牙语口语、西班牙语视听说、西班牙语报刊选读、西班牙语新闻听力、西班牙语基础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西班牙语语法、西班牙语语言学、西班牙语国家概况、西班牙文学、拉美文学、西班牙社会与文化、西班牙历史、欧盟概况、商务西班牙语等。

西班牙语专业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社会需要和学校特色定位,培养具有扎实的西班牙语和汉语语言能力、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就业市场需求巨大,就业职位主要涉及西班牙语教育、国际文化交流、对外经济贸易、企业驻外翻译与管理、外事外交等领域。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在国内外高校攻读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翻译、西语教育以及新闻传播等其他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

学院风采

学院承办“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

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

学院百余名学生担任第七届世界*人运动会志愿者

学院学生担任中国国家友好城市大会语言类志愿者

学院英语系王靓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

优秀校友、在校生

优秀校友

孙有中,年获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高校英语类专业群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校英语专业联席会首届会长;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材专家工作组成员,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会(IAICS)顾问;中华美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美国研究学会(IASA)理事;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ESP研究》主编,Journal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Studies顾问。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府特殊津贴。

陈法春,年获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现任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基础英语写作》作者。曾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韩照红,年获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年获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国际外语教师教育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涉及二语习得、第二语言可学习性与可教性、比较语法、语言类型、词汇语义学与句法学的联系、语言相关性、二语阅读过程等。兼任《应用语言学》《对外英语教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国际核心期刊主审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美国国家科研基金会等学术机构评审专家。

封长虹,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现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事科学院研究院,少将*衔。主要荣誉:中国人民解放**事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国防大学首位*事战略学博士,清华大学海外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美关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并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多次荣获*事科研一、二、三等奖。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发表论文和各类文章百余篇,其中主要著述有《国际战略环境与*事战略指导》《21世纪的战争形态》等。

聂珍钊,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年破格晋升教授。自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外国文学史》主持人,《外国文学研究》(AHCI)杂志主编、中美合办杂志《世界文学研究论坛》合作主编,同时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外国文学学科评委,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曾获-96年度英国学术院奖学金,先后独自承担三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届,第五届)。

唐玉文,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现任美国磐石资本(ArcisCapital)合伙人兼中国区总经理。创立中建西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参与全国多项重大工程建设,先后发表工程技术、新能源、资源管理、投资等相关专业论文10多篇,获“中国建设行业名管理英才”荣誉称号。曾任法国嘉德工业集团亚太区总裁,现任美国磐石资本(ArcisCapital)合伙人兼中国区总经理。发起北京兴唐公益基金会、光星奖学奖教基金等公益项目,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近20年。

优秀在校生

万若楠,级英语系学生,高中毕业于深圳外国语学校,通过外语类保送*策免试入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一大二连续两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获博雅奖学金;大三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全额资助,通过优秀本科生交流项目赴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换一学年,主修课程跨文学、教育学、传播学、语言学,全部课程均为最高等级A。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上学期主持"英语教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国际比较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以"优秀"顺利结项。获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最高荣誉"阳光学子"。

年7月参加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由世界英语教师协会(TESOLInternationalAssociation)和中国日报社联合发起,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提供学术指导的英语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提交题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国际比较研究"的论文;

年10月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并在中国特色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分会场中宣读论文并参与分组发言。

目前已获得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应用语言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硕士、曼彻斯特大学语言硕士、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硕士、墨尔本大学大学英语教育硕士和南加州大学英语教学硕士录取。

连菁,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级本科生。平均学分绩91.3,专业排名2/50,现已保研至北京外国语大学日研中心。大二下被选派赴日交换一年,曾多次获校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获得中华杯全国日语演讲比赛二等奖、湖北省大学生日语作文比赛一等奖、笹川杯日本研究论文大赛优秀奖、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三等奖等各级奖项30余项;在国家级或省级优秀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3篇,主持校级大创项目1项;翻译森博嗣《集中力はいらない》并获独立译者署名权,现于字节跳动实习。

张聿佳,女,中共*员,外国语学院级英语系(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现已保研至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方向,华中师范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校青马工程恽代英菁英学校三期班学员,曾任校团委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部助理,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第一*支部支部副书记,外国语学院团委副书记,英语系班班长等。

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投身社会实践,两次跟随外国语学院青禾实践队,赴英山县百丈河村开展实践活动,以大学生的力量助力“精准扶贫”;参与校团委港澳交流活动,赴港澳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在跳水世界杯、华人华侨创业洽谈会、湖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春诗歌会”等大型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在疫情期间,带领支部*员开展“中学生英语线上答疑”活动,参与团市委“你我同是守护者”线上助学活动。

先后获得学校“树人金桂奖学金”,“海外交流奖学金”;获评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标兵”,“十佳团支书”,“外国语学院阳光学子”等荣誉称号。

学院-

学院网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阳光外院,活力无限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