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组织学院简介
国际组织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自年起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已经招生七届学生共人,已毕业三届学生77人,目前在校生76人。截止到年,项目的前五届学生,全部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巴黎*治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录取,赴海外攻读双硕士学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当中,6人赴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工作,大部分同学毕业去向赴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国家部委、事业单位工作,绝大部分学生有国际组织实习的工作经历。项目运行八年以来,整合了校内法律、*治、经济、新闻等非外语学科的资源,联合我校传统的英语、法语等外语学科优势,在探索复语、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中外联合双学位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组织实习就业导向、管理机制等诸多方面积累了较为成功的实践经验。在中组部、教育部、外交部等相关部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北外于年4月9日成立了国内首家国际组织学院。
学院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智库研究、人才推送为一体,以服务于国家发展为目标,学院建设立足于以下三大定位:第一,国际组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基地,国际组织学院将联合北外学院及相关院系,开展学科建设、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第二,国际组织研究基地,整合校内相关院系、区域研究基地、多语种学科集群优势,打造中国国际组织研究的智库,向国内普及国际组织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向国家提供*策咨询;第三,国际组织人才培训、输送基地。同国家相关部委、国际组织、国内外高校、涉外部门、区域与国别研究机构、行业企业进行联合协作,协同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赴国际组织实习、就业人员的长期培养、短期岗前培训工作,服务国家全球战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学院致力于培养和储备国际组织亟需的未来新生代复语型、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浓厚的中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精通两种以上外语,具有出色的跨文化沟通和实践能力,掌握丰富的国际法、国际*治与国际关系、国际经济与金融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富有创新、合作精神,能胜任国际组织不同岗位工作。
国际组织学院的人才培养突出以下特色:
1.强大的师资阵容。国际组织学院由校长彭龙教授担任院长,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陶家俊教授担任执行院长。成立由国际组织高级官员、部委领导、国际组织研究方面的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国际组织学院顾问委员会,参与学院的教学、担任学生的导师。
2.中外联合双硕士学位机制。继续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北外+外方院校”联合双硕士学位的培养机制。
3.实施三个“1+1+1”工程。全程“1+1+1”三导师指导机制(语言文化导师+专业导师+实践导师),即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语言文化导师,一名专业导师,一名实践导师。“1+1+1”三年基本学制,即第一年在北外参加课程学习,第二年在国外学习,第三年撰写毕业论文、实习。“1+1+1”复语复合型培养模式,即英语、第二外语加国际*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专业的复语复合型培养模式。
4.生源选择。沿用夏令营的推免生选拔机制。在原注重“英法双语+专业”的基础上,向“英语+非通用语种”和“英语+国际*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的优秀本科生源拓展和延伸。
5.人才出口。以赴国际组织、国家相关部委为就业导向,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国际组织建立共联共建的培养、输送机制,积极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绿色通道。
学院研究生可%获得北外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按成绩排序划分等次,具体额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委员会确定)。根据学院培养计划,在规定时间内修满规定学分、完成项目实习、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将获得学术型硕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法学门类:*治学、法学或外交学国际经济方向之一)。
二、夏令营简介
历届夏令营简况:自年以来我校研究生院已成功举办六届“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夏令营和一届“国际组织学院”夏令营。通过夏令营的各项比赛和考核选拔拔尖学生进入“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同时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我校的英语学院、法语系、高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俄语学院、德语系、日语系、日研中心、西葡语系、阿拉伯学院、亚非学院、欧语学院等院系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夏令营活动:学术讲座、综合测试(笔试、面试)、英/法语演讲比赛、圆桌讨论、论文写作、联谊活动等
举办时间:年7月14日-21日(暂定)
举办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
举办规模:人-人
营员免费参营食宿免费交通费自理
三、夏令营营员选拔程序
(一)申请资格
1、主要面向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综合性高校、外语类、*法类、财经类院校届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英语、法语、国际*治与外交学、国际经济、国际法等相关专业学生,同时欢迎英语水平突出的其它外语专业本科生(如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日语等)学生申请。
2、学习成绩优秀,符合国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条件,能够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推荐免试生资格。英语或法语的口笔译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外校报名者原则上要求本科第1-5学期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学业成绩排名在本年级的15%以内。北外报名者报名条件参照北外推免生选拔标准。
3、有志从事国际组织相关工作,跨文化沟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具备从事相关专业实践和研究的潜力。
4、优先考虑具备以下条件的申请者:
1)英语与第二外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日语之一)双语均已达到一定水平者;
2)参加国际性、全国性专业竞赛(如“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演讲比赛、中欧青年辩论赛、CCTV杯/中国日报杯英语演讲比赛、卡西欧杯法语竞赛、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比赛等),获得省级、大区级或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项者。
(二)申请材料
1、北京外国语大学年国际组织学院夏令营申请表(在线填报并打印、签字)1份;
2、专家推荐信(在线下载)2封,由2位专家(所在专业任课教师,副教授含以上职称)分别推荐;
3、1-5学期成绩单原件(由学校或院系教务管理部门盖章)1份,以及成绩排名证明(由学校或院系教务管理部门盖章);
4、所获专业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1份(限国际性或全国性竞赛的省级或大区级如华东区、华南区以上等级奖项,此项为非必要条件);
5、CET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英/法语(或其它语种)专业四级成绩单或TOEFL、IELTS、GRE、GMAT考试等国家/国际外语/专业测试成绩单的复印件;
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材料的复印件(非必要条件)。
入选夏令营者,报到时需提供以上材料的原件,供现场审核。
(三)申请方式:
1、网上申报:申请人于年5月15日至年6月15日内,登录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