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帆帆的第92篇原创文章??
关于职场答疑??,我写过以下几篇,点击可看:
帆姐职场答疑之
内卷时代|如何在一线城市活下去?
关门的艺术
谁不羡慕钟晓芹
27岁的新媒体直男烦恼
回答22岁大boy的职业苦恼(第三part)
给职场小白的6条锦囊,句句良心!
给职场小白的「一线城市租房指北」
95后大学生找工作,究竟最看重什么?
回答网友小可爱的问题:)
你到底为什么不敢投简历?
北京大学生「迷茫」图鉴
从《爱的迫降》看职场生存记
给求职的大学生的独家秘籍(′??`?
awsl心漏跳了一拍!当代大学生参加社团(职场)还有这么多小秘密?_?
01「离北京户口最近的一次」
前两张是上个月和我以前的学生(一位优秀的男研究生)聊他毕业找工作的事情,第三张是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了北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关于户口、体制、事业编身份等一直都是大学生关切的问题,今天我也想重点写一写,希望能提供一点点帮助。
本文先不谈职业梦想和理想(改天再写),就聊一些实际或者说功利的东西了。因为,当冬天初雪的街头,你在蛋壳公寓外面被资本赶出家门,漂无定所,哪有心思再谈理想呢?
首先,北上广深,为什么北京户口那么难?上海已经对复旦、华东师大、交大等应届毕业生实行宽留*策,广深户口也很容易拿到(貌似本科生就都可以了,毕竟广深高校真的不多)。广深没有任何户口的后顾之忧,要考量的剩余因素就是——钱有没有给到位。
so,四个一线城市,唯独北京最最特殊。放在10年前,大家还在讨论:北京的、硕博毕业,要么有户口,要么有钱。两样至少可以占一样,才能在北京立足。现在,内卷时代,大家的讨论已经变成:哪要我我就去哪为什么北京户口那么重要?如果你在20+就已经确定下来想扎根北京,老在北京,要定居+结婚+生娃+养娃在北京。(注意,我这里说的是你自己内心真的喜欢北京,有自驱力想留北京,不是因为媒体、家人觉得北京好等舆论引导你才决定留下来)那么,户口真的太重要太重要了。如果你只是说想体验几年北漂生活,没有长远打算,也无计划在北京结婚生子,那户口这一项就完全可以在人生清单中划掉了。
那些对你说北京户口不重要的人,一定是不曾拥有户口或者说是还没有孩子的人,或者说是自家孩子还没有到上学年龄的人。20+,大学生的目光还是很短浅的,看不到长远。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假设你们家财力还OK,你也有定居北京、结婚生子的打算,请尽快在毕业校招还有校招身份的时候拿下户口。这是你人生唯一的一次机会,失去将永不再来。除非你在毕业几年后又考上了北京市公务员。或者你娶
嫁了一个有北京户口的人。
钱还可以再找机会挣,但北京户口对你而言也就那么一次,真的。
也许你要签约套牢好几年,但这就是——北京户口的代价啊。你失去了赚钱的自由,但你拥有了北京户口,这一切——都是公平的。
因为稀缺,所以珍贵。未来你家孩子要上学,会感谢你今天作出的这个决定
假设你压根没有这个打算,那你人生就可以尽情自由、尽情折腾了。广阔天地,真的无需北京户口羁绊。我也很支持年轻学生趁年轻都多多去一线实践、打拼、体验、丰富人生。
02「清北生进体制的多?」
学而仕则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看看我们国家领导人团队里有多少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你就能秒懂这个标题了。清华北大生,根正苗红,*员身份+学生干部身份,选调生or公务员,**单位or事业单位,基本就是进体制走仕途了。这是他们(作为一流名校生)的先天优势,也是未来社会身份的象征。身份感等同于资源,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比金钱更重要。
体制内的领导都特别欢迎清北生,这不仅是关切他们单位的荣耀,更是关切*绩。所以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深圳中学、浙江余杭区街道会宣传:我们招聘的可都是清北硕博。我去年也写过一篇《进体制的隐形好处》:稳定,得体,有身份有地位,福利多多,食堂丰盛,工位宽裕,很安全。只要不出*治性错误或者方向性错误,永远不会经历中年危机,也永远不会被裁员。一辈子平平稳稳,也很好。尤其是现在又提倡延迟退休,下半辈子还能在体制内工作,换得老来体面,真的算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体制内,要认清事实:你永远不会有(太多)钱。你永远都不可能挣到年薪百万。此外,你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永远不要太张扬,至少不要强于领导(除非你领导很有格局和胸怀哈:)。一句经典的话:体制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关于钱,如果你在体制内还能纯靠工资赚很多钱,真的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在*界,这都关系到腐败啊
(除非你私底下还有赚钱、接私活的小副业。)不过有小副业,基本体制内也是不被允许的,很多时候都有各方面的条条框框限制,要摸摸脑袋想清楚。
03「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人和人都是不同介质、不同基因、不同性格的个体。有的人适合去体制,有的人适合体制外。我觉得,这都需要自我实践+定位,以及深度自我剖析+总结的。这个过程很辛苦,也很漫长,但是真的很重要,一定不要省略。不要让别人帮你做决定。也不要被舆论裹挟做决定。举例,我曾经的第一届学生主编裴桐同学(之前在腾讯,现在在阿里巴巴),他是个聪明又勤奋、清醒又厉害、特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干什么的男孩,具体文章可以点击蓝字??6月从中传毕业后.......他们现在工作怎么样了?自我定位就需要自己去尝试、实践、碰一下南墙、走一下弯路,然后得到反馈和顿悟:自己到底适合在哪里、做什么、怎么做。体制内,基本无需和市场接轨,*治、安全和方向排第一,稳妥大于效益。体制外,就是效益排第一了,要赚钱,要和市场接轨,要满足受众需求。像马爸爸那种天生自带创业基因、有冒险精神和赚钱欲望的人,如果去了体制内,今天就不存在阿里巴巴了。而像有的人,去了体制就很妥贴合适,如鱼得水,也能发挥出自我优势,很好平衡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
所以,人各有志,我没有权利评判到底体制内外孰优孰劣。我只坚持一个道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人生不会两头都美,看中自己最为看重的一点即可。做人,真的不要太贪。04「一点切实建议」
1、校招(如果你就是期望拿北京户口,不期望金钱)那我可以这样说吧,有些单位虽然承诺给户口但最后————并不会切实履行。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你研究生校招唯一一次的名额。除非你再读个博.....
所以,一定要提前都了解清楚,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一切。
2、对体制内的岗位放低期待。毕竟,北京的高校多,人才多,你不想干,会有下一个人来顶,从来都不缺的。
3、不要只盯着国社*报(竞争太激烈),其实有些别的岗位都还是不错的选择。
举例我同学(嗯,大部分都是女生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户口),在东城区宣传中心(有户口),在农民日报社(有户口),在石景山青少艺术中心(有户口),在北京青年报(有户口),在海淀区人大附小(有户口),在十一中学(有户口),在陈经纶中学(有户口),在某部委下属的一个和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岗位(有户口),在怀柔区的区电视台(有户口),还有的去了某公安部门的行*宣传口(有户口)。
4、如果你是研究生毕业,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我再强调一遍,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像填报高考志愿一样重要。第一份,一定要慎重选择。为什么要慎重,看我写的第5条。
借晓璃老师的话——对于每个人而言,关键性的选择关口就那么几个,与其观望犹豫,不如进行系统分析,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并尽快付诸行动......
这世上一切好的东西,都需要我们去拼去抢,而不请自来的只有两样,一个是穷,一个是老。
5、本科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都是有弹性的,毕竟也才22岁,还年轻,有几年时间折腾、试水,容错空间很大。而和本科生的轻装上阵不同,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基本决定了你未来一系列的工种和事业。一步走错,步步皆错。一步走对,往后越走越宽阔。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切换职场轨道,真的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和容易。所有的社会岗位招聘,人力都要看你之前的学历、单位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这都是一连串一连串的相关选择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一片是孤立的岛屿,岛岛相连。
假设你研究生25岁正常毕业,离30岁——真的也就不远了。5年,真的就是眨眼即过。你能幸运选择在一个你热爱且擅长的领域去深耕下去,好好运作,作出一些成绩,人生就已经非常棒了。6、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有一夜暴富和年薪百万的神话。普通真的就是人生常态。我们要学会接受普通的人生和普通的自己,但绝不放弃自己的个人成长、职场积累和经验沉淀。
也许此刻的你会幻想着,未来自己的人生有无限可能;但终有一天你会明白,明天的无限要靠今天的有限才能达成。因为多数普通人的职场成功,到头来拼的就是谁能咬住牙不松口。
7、想考北京的公务员(是自己真的想考),请尽早做准备。
8、想毕业后进体制(是自己真的想进体制),大学期间请尽快入*。
9、想进北京的高校做教书的老师(不是行*岗哈),别拖,研究生读完请马上考博。因为你知道吗?北京的高校教师编制对年龄都是有限制的,35岁之前你没有读完博,没有出核心论文,就还蛮尴尬的。北京就是这样残酷无情,基本不会有留错缝隙给你的,所以你要学会适应。10、内卷时代,一个萝卜一个坑,一趟公交一个座,赶上趟了咱就继续前行,没挤上去咱再想别的办法。总之,天无绝人之路,要有信条:自己的人生自己努力做主。你命由你不由天。
11、最后,我想说——人生其实也不完全需要按照以上那些指标一一对标。
如果人生只是由学历、工作、户口、婚姻等组成的一连串标准化事物,没有经历过痛苦和挫败,也没有经历过激情和追求,人生岂不是太过乏味。你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完一生,就很成功。
活在属于自己的时区,也很快乐。
另,文末的备忘录??是我未来一个月要写的选题,93-96,争取元旦到来之际写满篇原创,求点个,感谢坚持写东西的自己,也感谢坚持看我文章的你。??
??
??
??
??
??
祝大家都有好的事业和归属。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