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经济金融学院暑期实践周教学心得分
TUhjnbcbe - 2020/12/15 13:27:00
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7540336.html

实践周《电子商务动态与实践》教学心得

《电子商务》课程和专业本身具备知识复合型和创新快速性的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作为国贸类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项必修基础课,其知识覆盖面广,理论和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践性强,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因此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电子商务课程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是知识型、实践型和创新型,同时为了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引入学科竞赛和基础课程的互促双赢机制,在实践周进行《电子商务动态与实践》教学。

教学内容

实践周《电子商务动态与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对全球和中国的电子商务动态进行分析,主要辅以最新数据,进行最新趋势探讨,本学期引入新冠状病*疫情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分析,有利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和实操感,提升学生分析时事热点问题及运用本学科知识和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介绍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以下简称“三创赛”),并对比赛内容、准备流程以及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和阐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同实战精神,为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产学研之间联系打下基础。

教学反馈效果

第一,学生对当前电商动态和时事热点很感兴趣,也能做出积极反馈和思考。第二,有意向参加“三创赛”的同学数量增加,并向我进行了单独咨询。同时,今年校赛筛选出的队伍积极主动提交参赛计划书,咨询老师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能积极备战省赛。第三,有一些同学对未来就业和创业与老师进行了探讨。

存在的问题

第一,实践周课程只涉及前沿动态等比较浅的知识介绍,较深入的理论和思路探讨需要和学期内课程相互补充,这点也是未来《电子商务》课程的教改方式之一。第二,由于线上授课,无法当面进行互动,无法观察学生听课效果,上课人数较多,与教师互动的是个别同学,教师进行教学效果的判断只能抽样进行,无法保证每一个同学的接受程度。(经济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杨蕾)

实践周教学心得

级经济学专业实践周的课程《经济分析能力综合提升训练》旨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本科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经验,为下一学期的毕业论文撰写和未来的就业学习夯实基础。

张伟进老师主要为学生讲解“研究报告撰写”模块内容。研究报告写作规范模块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上报给国家部委的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与*策建议报告为样例,将学生导入到如何进行研究报告写作。课程通过多份报告样例,详细给学生介绍了研究报告的目标和用途、报告类型、内容结构、写作步骤、及需要注意技巧。课程还专门给学生介绍了研究报告中图表如何制作,通过让学生们选取报告样例中感兴趣特别想学的图表,给学生展示了图表实现的程序代码,制作图表需要了解的规范事项,及如何选择正确图表有效传到研究结果。最后,课程给学生介绍了研究报告演讲汇报过程需要注意要点和技巧。曾倩老师主要为学生介绍“毕业论文写作”模块内容。毕业论文写作模块包括撰写时间安排、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和题目拟定、布局谋篇、语言风格、格式规范和答辩注意事项。课程以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为样本,为学生详细介绍选题的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应与经济学研究领域相关、勿大勿小、不宜太新也不宜过旧,题目应准确、简练和新颖。写作过程中应注意各部分有机结合、各司其职、起承转合以及一以贯之的写作线索。学术论文语言与其他文体不同,应简明、扼要、准确、科学、严谨、周密。另外,答辩是评价论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一步修改、充实和提高论文质量的过程,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希望学生注意衣着得体、谦逊有礼、沉着冷静,答辩前谙熟论文、准备答辩纲要,对论文的选题价值、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了然于心。刘津汝老师主要为学生讲授“学术论文写作”模块内容。学术论文中的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虽然不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但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摘要在客观上要起到“见摘要如见全文的效果”,要体现文章的“卖点”,关键词能帮助读者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库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因此要体现文章的研究领域与创新性。文献综述最能体现作者对于本领域研究的熟悉程度及逻辑梳理能力。然而学生在进行这三部分写作时,往往不能抓住要点。以文献综述为例,很多学生简单采取罗列式写法,将学者的研究观点堆砌在一起,甚至写一些不相关的论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也不做梳理总结,体现不出在本领域的学术造诣。针对这些情况,刘老师以经济学权威期刊的文章和往届优秀论文作为范例,着重讲解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最后针对学术论文整体框架安排,总结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点。课程考核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行业分析报告或者学术小论文,制作演讲PPT并进行展示。评委老师针对论文或行业报告考察选题意义、内容架构、层次逻辑、行文规范,针对PPT展示考察语言表述是否清晰、PPT设计是否美观规范、论述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最后进行考核评价。实践周课程《经济分析能力综合提升训练》教学不拘泥于教材,激发了学生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查阅和整理资料,开展统计和分析工作,其科学研究尤其是经济分析的能力得到提高。课程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促进学生小组协作形成报告、论文等成果,并通过评价、交流、研讨和辩论,让学生学习理解、合作与分享,进行客观分析与辩证思考,迈出了实践教学创新的新步伐。

(经济金融学院经济教研室张伟进)

实践周《财*学》教学心得

《财*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作为经济类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项必修基础课,其涵盖面广,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为本科学生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储备并为其进一步深造培养有效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因此在本科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认为实践周的《财*学》教学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财*学》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便失去对课程本身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其专业认知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事实上,财*学类课程与纷繁芜杂的各类财*现象存在相当密切的联系,再加上我国近年来财税制度频繁改革,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财*现象及待解决的财*问题。在本次实践周的《财*学》教学中,教师根据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首先通过典型事实讲解了-年“分灶吃饭”时期我国的财*包干制,让学生通过历史事实理解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财*包干制”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第二,提升学生分析时事热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现有财*分权体制现状的深入剖析,提出财*分权体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土地财*问题,有利于学生从*府角度理解“环境污染”和“高房价”的原因,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但在授课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三点问题:第一,部分学生误以为学习这门课就是为了掌握一些经济学理论。一些学生意识不到地方财*学课程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地方财*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没有认真思考如何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第二,大班授课效果较差。案例分析虽然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国财*现象的深入理解,但是由于上课人数较多,教师不能参与每组学生之间的讨论,不利于师生互动,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第三,此次由于疫情选择线上授课与讨论,但是线上授课与讨论存在教师无法监督每一位学生上课情况,授课效果较差的问题。
  (经济金融学院金融教研室赵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因为疫情,本学期课程全部改为线上课程,借助许群航教授建设的《商务英语写作》SPOC课程材料,我初步尝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际操作步骤如下:提前一周给学生提供需要学习的内容,并将知识点整理成问题,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导向,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查找答案;课上我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完成写作任务的方式,带领学生梳理知识点并对写作任务进行现场点评。本学期教学结束后,我通过调查问卷对翻转教学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共有90名同学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87.78%的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形式感到满意。有47%的同学课前完成量在80%-%,45%的同学课前完成量在60%-80%。54%的同学在课堂内能坚持听完80%-%的内容,38%的同学能完成课堂内容的60%-80%。74%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53%的学生认为“通过课堂提问,督促了他们的学习并且再次阐明了重要知识点”。72%的同学认为因为有课堂检查,可以督促他们课下学习,68%的学生认为课下练习和课堂检查让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虽然这些数字并不能让人感到%的满意,但可以看到翻转课堂的教学是可以让大部分学生感到满意的教学模式,并且实现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更多的知识产出和互动的机会,从而达到让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的目的。

(经济金融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李静)

排版:郁紫祎

责编:闫庆

审核:李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金融学院暑期实践周教学心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