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年10月19日
正文共:字4图
预计阅读时间:38分钟
来源:央视网
胡刚复(~),又名文生。著名物理学家,我国最早从事X射线的研究者和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年首届庚款留美,就读哈佛大学,年毕业回国,是哈佛第一个获得物理学博士的中国学生。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大同大学、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校任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工学院院长、校长等职。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兄弟出身教育世家,早年就读南洋公学,青年时代官派留美,归国后投身教育,先后执教交通大学,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科学界、教育界的知名人物和交大学生崇拜的大教授。受家庭和时代思潮影响,三人抱有强烈的科学与教育救国的共同理想,携手共进,呕心沥血,奋斗一生,在当时影响甚大,被誉为“胡氏三杰”。他们当年的一位学生曾说,他在中学时代就听说中国有两大家族,各有三兄弟在当时学术界出类拔萃,卓有盛名,一是顾毓琇三兄弟,二是胡敦复三兄弟。就读南洋公学胡氏兄弟早年先后就读南洋公学。三人中敦复最长,明复次之,刚复又次之。年11月,12岁的胡敦复考入南洋公学外院。当时南洋公学成立仅一年,作为附属小学的外院是首次招生,在被录取的名8~18岁考生中,胡敦复名列前茅。南洋公学是中国近代最早和最著名的新式学堂之一,要求甚严。外院生每日上课6小时,上午3小时为中文课,分为地理、历史、读文,由公学的师范生轮流执教。下午3小时为西文、西学课,分为英文文法、读本及笔算,由公学师范院的教师兼教。此外还有绘画等课程。所有中西各门课程均于每月月终考试一次,分门出榜,成绩优秀者发给奖银。学生均寄宿校内,作息有严格规定,平时不得出校门一步,节假日须凭家长来信,经学监核准后发给出门证回家,并于当日午后6时前返校。胡敦复天资聪颖,勤奋努力,学业优异。据《上海交通大学纪事》记载,年农历二月,外院各班中西功课月考和平时成绩排名中,胡敦复获中学(即国学)第一、英文第三、数学第六3个名次,得奖洋1元3角。年4月,南洋公学中院(相当于中学)开办,胡敦复因成绩优秀,被挑选直接进入中院四班就读。此时他就读外院仅半年。在中院3年多时间里,胡敦复的学业成绩仍然名列前茅:年农历二月,中院中西功课成绩排名中,胡敦复列第二名,得奖洋2元;农历三月成绩排名中,胡敦复又列中院第一名,得奖洋3元。8月21日,公学总理何嗣焜评定各班学生德行,胡敦复在人才济济的中院四班学生中名列第一。年9月6日,胡敦复所在中院四班教习钮永建因事离校,由吴稚晖暂代。吴在为学生讲解严复所译《原富》时,提出会讲之法,让学生在教室轮讲,讲者先后继之,听者环而坐之,遇讲得不明,尚可质疑,形如西方议会。这样集全班智慧,使人人开智受益。这种类似讨论会的现代教学法在今天很普遍,而对19世纪末的中国学校教育来说却是件新鲜事。毫无疑问,它对胡敦复后来的教育生涯有着潜在的影响。年8月,蔡元培受聘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胡敦复虽然不是特班学生,但与蔡元培常相往来,受其影响较深。是年秋,蔡元培从马相伯学习拉丁文,马相伯建议,从南洋公学挑选一些优秀青年一起来学,于是蔡元培就选了胡敦复等24人。他们每天前往马相伯住处学习拉丁文,马相伯对胡敦复十分赞赏,曾说:“从前笑话我们的外国人,也不能不钦佩我们的青年学生的努力,胡敦复就是其中之一。”年7月,胡敦复从中院毕业升入*治班学习。这年8月,两个弟弟胡明复和胡刚复同时进入公学附属小学堂。两人因年龄相近,从小饮食起居、游戏诵读均在一起,入校后又在一个班,同出同进,形影不离。两兄弟稚气未脱又聪明过人,教员们十分